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435章 机械化大纵深作战,懂不懂啊

对抗之势愈演愈烈,双方持续向前线增兵。

而运输物资这件事,没有真正安排过军队的人不知道它的难度。

有铁路线可以减少大量的后勤压力,反观没有铁路线的地方作战,就得先想办法搞定作战所需的弹药。

摆在关东军面前的是物资紧俏,并非是运输距离的问题。

他们的运载能力可以支撑极限250公里作战,意思是这个范围内可以保障物资的运输效率。

光有运输效率没用,你得有足够的物资来运输啊。

光有卡车有屁用,跑空车吗?

所需的燃油、草料、口粮、子弹跟炮弹,都需要一车车的拉到前线,缺一样都不行。

如果开一个天眼,就能看到双方的车辆、人手反复的在一段路上来来回回。

光调遣兵力就用了个把月时间。

趁着关东军精力都在前线,利用这个把月,第一战区再一次稳固了关外的情报网。

遣送的第一批200名特务,目前有一百多人保持着活跃。

随后又让吴敬中、靳洋两人,安排了第二批特务进入关外,同样是200人的规模。

按照甲等军统站点的标志,也就是大型城市的军统站点,一般配备160人。

乙种军统站点只有120人,小型的军统站只有60人。

张宪一口气送了400人到关外,既有小团体安排的,也有零星渗透的,哪怕这些人活下来一半,也足够完成一个甲种军统站点的编制了。

固定由靳洋的特务机构定时联络,部分优秀的特务,可以主动联络。

除了拉拢临澧特训班的特务外,张宪也计划稳定的筹备特训班,为军队提供特务人员。

之前是委托了汉斯的教官培训特务营,陆陆续续也有情报人员毕业。

目前来看远远不够,还需加强投入。

因为第一战区的地盘扩大了,又新增了8个主力师的编制,8个治安师的编制,光兵力提升20多万人。

其余的警备局、警备队零零总总也有不少。

人手多了,必然要强化特务机构,成立对应的通讯处、情报处等。

形成体系化,把执行效率提升上来。

楚云飞的指挥部搬进了四九城,这座城市的城墙坚固,设施完备,更适合作为兵团的指挥所在。

他手上的8个师兵力顺势向燕山、津门、京奉铁路一线逼近,追着鬼子的屁股跑。

清扫残余兵力的同时,也跟冀北的第三军两个师碰面。

当楚云飞提出向燕山猛攻的时候,却遭到了张宪的拒绝。

百思不得其解,楚云飞只能找上门来,求着张宪答疑解惑。

张宪给的答复很模糊,再等等…

此次调动兵力的第一个目的是拿回北平及冀北地区的主动权。

目的已经达到了,歼灭鬼子三四千人,俘虏日伪军差不多5000人,大大完成了心理预期。

继续往山区打得不偿失,山区的道路条件不足以支撑楚云飞麾下的大批重炮、坦克通行。

如果只安排轻步兵带着山炮进山,那不是失去了王牌师重炮的威慑力?自己把自己的优势给葬送了?

接下来有新的策略,让绥远的三个军持续猛攻热河,谁打下来的地盘,地盘就是谁的。

他们本就缺少火炮,以轻步兵为主,也缺乏汽车、坦克这类武器。

出行全靠畜力,在山区作战反而更得心应手。

攻城略地拿地盘,对有野心的人而言,诱惑力十足。

张宪只需要稍微的推波助澜一番,就足够绥远军卖命了。

再向关外发布招安令,向关外的大量伪军、皇协军、土匪发布招安令,用洗白的诱惑力,拉拢一些可用的势力,让他们跟鬼子狗咬狗。

到如今的地位跟实力,越发的明白一个问题,要能够把事情安排下去,由左膀右臂的心腹人员帮你执行,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势力为你卖命。

如果事事都要他张宪本人去做,那估计累半死也做不好。

等待诺门坎机械化大纵深作战的结果,日寇会有一两个师团葬送在那,大大的锐减一下关东军的锐气。

消磨一下鬼子的作战物资。

等双方打完了,打的没脾气了,他再动手猛攻,拿回奉天兵工厂跟周边的工业。

张宪非常愿意给关东军、远东军一个展现的舞台,趁着难得的坐山观虎斗的机会,夯实自己的兵力跟后勤基础,把第一战区军政体系搭建起来。

他目前缺少一位政治上的盟友,亦或者说帮手,为第一战区鼓风。

这个帮手早就有想法,分别是第五战区长官,以及江浙地区的政务省长黄少宏。

前者一同经历了徐州战事,后者一同经历了太源战事,还找他买过飞机,两人都是需要盟友的两位政治上的强劲队友。

若是三方达成政治跟军事上的合作,强强联合,就没有统帅部什么事儿了,完全可以架空统帅。

远可取势,近可争权,根本不需要他张宪自己封司令了。

估计得有人上赶着给他披黄衣服,衣服多的能压死人。

沪城南部已经跟江浙地区连通

老西在沪城混的风生水起,花张宪的钱,搞地方的事业,他拿政绩跟名望,赚麻了。

作为军阀时期的老人,威望还是有一点的,名声也有一点,能吸引到不少商人投奔,联合搞一搞实业。

受张宪的授意,此次单独约黄少宏。两人曾经在第二战区合作抗敌,现在有机会叙叙旧,何乐而不为啊。

况且都有政治价值,老西的邀请,他黄少宏总要给个面子。

老西背后第一战区的邀请,他还是要给个面子。

张宪真是屡屡让人高看一眼,距离采购飞机才多久,从集团军副司令一跃成为战区司令,而且是实权职务,说一不二的那种。

在北部地区,张宪放个屁都比统帅部的命令有用,更具威慑力。

这两人联合邀请,必然是要来一趟沪城的。

一路上颇有感慨,开战之初一路败退,已有亡国的气象。

上下毫无希冀,一入深渊不见天日。

今日前往沪城,却已看到勃勃生机,正在废墟中重新迸发出来。

看到了不可思议之景象。

天朝的穷苦人啊,命如野草,无论多么艰难的局面,只要给它一点点机会,总能逆转生死,令枯草返青,令晦暗复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