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436章 局势惊变,汉斯要开始动手了

老西把吃饭的地点放在了沪城的工业区,这边虽然看着糟乱些,但那些大型设备,反而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感触。

“少宏,太源一别,你我分属南北,不曾想在沪城相聚,真是造化弄人。”

黄少宏客气的打了招呼,站在视野开阔处,看着沪城地区的工业评头论足。

“论国内搞实业,人人都比不了你,这才多长时间,我看大多数工厂全部复工了。”

小小的吹捧了一番老西,搞实业确实有点本事的。

两人都是知根知底,说了客套话后,开始试探彼此的虚实。

任何政治伙伴的基础是互相收益,我帮你,我能得到什么?

这是话题的根本。

老西一直帮张宪,他能得到的是太源地区引入进来的工业底子,花张宪的钱,拓展了西北实业。

同样的道理,黄少宏如果加入进来,他能得到什么?

当然可以得到很多,但张宪无疑得到的更多。

如果获得了黄少宏的支持,至少可以拿到江浙区域的话语权。

那统帅部确实没什么看头了。

再来一次选举,完全可以把统帅给顶下去。

他们这几个人聚在一起,能力可太大了。正因为有能力,每个人心中想要的东西才更多。

位置只有一个,你坐?我坐?还是他坐?

坐不上最高位,就得商量次一点的位置,安排实权的部门,安排相互制衡的手段,这是一个合格政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张宪的军事分太高,政治分马马虎虎。

黄少宏的军事分基本没有,手上也没多少可用的兵力,政治分却可以达到优秀水平。

他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张宪将其吞掉,毕竟战乱时期,有军权的人话语权更大。

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一个情况,那就是手握军队的人执掌大权,那就变成了超级大号的军统了,对所有政客都大大的不利。

此时的第一战区,此时的张宪,已非昨日阿蒙。

不是那个小小的营长,可以受他扶持拉拢,谋求团长的时候了。

此一时,彼一时。

两人想要坐在同一条船上,黄少宏得先考虑如何自保,才能踏踏实实的上船。

也想要得到一些承诺,否则他可不敢轻易的被老西忽悠。

整体的交流还是愉快的,双方有一些渊源,而第一战区确实实力雄厚,强强联合必有用处。

统帅部内也是暗流涌动,趁着日军没有多余的精力进攻,抓紧整肃兵力,依靠后方的军工厂修缮枪械,补充弹药,征收新兵。

当初向后方迁移了一些器械设备,在川蜀地区开了几个兵工厂,产能一直有限。

客观原因是沿海港口被封堵,原材料进不来,实际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善,另一方面就是纯**,能在战争时期把兵工厂干倒闭的,也只有统帅部一家了吧。

反观张宪手下的工业,能够勃勃生机。

统帅部内安排了一个代表,想买一批火炮,增强新整编部队的战斗力。

明明第一战区就有不错的制式火炮,价格肯定也不会太高。这群人依然找上了租界董事,要买进口货。

进口货不一定好,但价钱一定高,回扣肯定是多多的。

就这尿性,没救了。

张宪关注的大事有了新的进展,国际上的形势一直紧张。

汉斯这两年的扩张愈演愈烈,已经引动了西方的重点关注。在日寇进犯决定北进之前,他们双方做了一个深层次的交流,意图东西夹击毛熊。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在诺门坎战事即将推进到巅峰的时候,突然爆出来一件事。

各大报社纷纷刊印报纸,传出了惊天一闻,汉斯与毛熊签订了和平互不侵犯条约。

消息经双方官方宣布,瞬间传播到各地,令关东军内部惊诧不已。

啥情况啊?

不是说好了夹击毛熊,东西并进,一起瓜分广袤无垠之地吗?怎么一转眼汉斯跟毛熊递交和平条约了?

这让日军所有的北进派齐齐傻眼,如果没有汉斯的承诺,他们绝对不会贸然发起北进策略的。

在诺门坎前线互相屯兵,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汉斯背刺了盟友,这是万万不可以饶恕的行为。

张宪敏锐的感觉到了核心所在,汉斯是要稳住毛熊,准备闪击**了。

来了,来了,精彩的第二赛季要进入正轨了。

对我们而言,第二赛季早就触发了,从日寇进犯就是第二赛季的序章。

对西方的那几个列强而言,时间又不固定,每个人都有一杆秤。

对中立国而言,那就更不重要了,他们根本没有经历第二赛季。

愈演愈烈的风波,都在宣告着惊涛巨浪,它随时有可能拍下来,引爆整个不稳定的阵线。

汉斯的这一手,着实狠辣。

一脚把小日子踢开,跟毛熊短时间的天下第一好,让远东军有了足够的精力应对冲突。

在作战前线调集了500多辆坦克,300多架飞机,还有几百门大炮。更是第一次将批量坦克作为冲锋使用。

迎头撞上日寇师团,双方之间的战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利用几百辆坦克集群冲锋。

缺少反坦克炮,步坦协同拉跨的关东军只能用血肉硬扛坦克冲击。

狂热士兵身上绑着炸弹,不要命的往苏式坦克上撞。

引爆的时候尸体吓得七零八落。

前线负责指挥的山县武光大佐更是想出了绝妙的主意,用卡车撞击坦克,一换一不亏。

23师团指挥部内,两个大聪明聚在一起,小松原道太郎自以为非常了解大白熊的打法,而辻政信始终坚信帝国士兵不可战胜,能够以一敌三。

通过前线战报,竟然得出了坦克无用论。

“你看,我们士兵绑上炸弹,就可以让远东军的坦克趴地。帝国有千千万万的士兵,远东军有多少坦克?”

辻政信也点头称是,称赞小松原道太郎的结论有道理,可以向帝国提出建议,根本不需要花费精力打造坦克,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就够了。

“帝国士兵不可战胜,天皇万岁。”

日军的疯狂也让远东军的战神指挥官大皱眉头,看对方如此的负隅顽抗,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要求所有的坦克冲上去碾压。

倒要看看是鬼子的身体硬,还是他们远东军的坦克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