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59章 黄海行省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59章 黄海行省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经历了短暂时间的绝望之后,韩巨儒猛的从地上爬起来,他还不能绝望,现在汉江附近还有十万大军,朝鲜的国土上,还有数百万百姓,他必须要为这些人寻找一条生路。

与此同时的朱雄英也犯了难,现在汉江的十万大军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没有了反抗之力,但是应该如何处理呢?

从内心的情感来说,他们都曾经拿着武器走上过大明的领土,罪不容诛。

但是都杀了似乎也有些不妥,所以一时之间陷入了纠结。

见到打了胜仗还不开心的朱雄英,徐子卿瞬间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不由得出声提醒道:“殿下,如今朝鲜打下来了,那就是我大明的领土,如今可是百废待兴啊。”

是啊,如今朝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十万大军不就是免费的力工吗?

杀了他们反而让他们解脱了,应该让他们留下来赎罪!

想到这里,朱雄英也拿定了主意。

就在这个时候,韩巨儒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沉声道:“殿下,如今朝鲜已灭,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处理朝鲜的国土和百姓啊?”

朱雄英心中暗笑,这不是想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吗?

这老头在朝鲜的威望只弱于国主,只要他愿意配合,掌控朝鲜就会变的轻松很多。

“韩大人,毕竟是朝鲜先发动的战争,本王也知道朝鲜的百姓无辜,那倒不如韩大人想一个办法,既能保全朝鲜的百姓,也能让本王对朝廷有个交代,如何?”

韩巨儒的眼睛一眯,顿时就知道了吴王的意思,这是要自己做他手中的一把刀啊。

不过现在朝鲜的形势已经由不得他做出别的选择了,为了朝鲜百姓,就算是让他做一把刀,他也甘之如饴。

这位一心为国的老者低下了脊梁,恭声道:“殿下,罪臣认为,朝鲜可以效仿漠北,设行省,如今朝鲜有平安道、黄海道、江源道、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京畿道七个行政区,按照大明的规制改道为府,由大明统一派官员管辖,如今朝鲜虽然已经国灭,但是江源、忠清、庆尚、全罗四道之地尚未经历过战火,只要有罪臣出面,一定可以让他们放下抵抗之心,彻底投效大明。”

朱雄英故作沉吟的思考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韩大人真是用心良苦啊,那汉江附近的十万大军应该如何处理啊?”

听到这个话题,韩巨儒的心中猛的一颤,按照大明的行事风格来看,只要是敢欺辱大明的,都没有好下场。

盖州与镇江,还有羲州都是前车之鉴啊。

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韩巨儒咬紧牙关道:“殿下,罪臣愿意说服十万大军,放下武器,向大明投降,听凭大明的发落。”

他知道这十万大军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如果惹怒了大明,受苦的是朝鲜的百姓啊。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雄英满意一笑:“好,韩大人果然是一心为民,就依您所言,朝鲜改为黄海行省,裁撤各道行政区,重新划分为平安府,江陵府,全罗府,庆尚府与汉城府,大明将在平安府设驻军,驻扎在平壤,韩大人在朝鲜德高望重,就由您担任黄海行省第一任布政史,主持朝鲜变革,您觉得如何?”

韩巨儒忙不迭的点头应下:“罪臣遵旨,殿下,请给臣一段时间,让臣先去劝降汉江的十万大军,如何?”

朱雄英点了点头,挥手道:“去吧,不过韩大人现在算是大明的官员了,宋卓风,带五百神机营,保护韩大人的安全。”

这倒不是监视,而是真的怕出现什么意外,毕竟有这老头在,朝鲜彻底变为大明领土的进程会顺畅数倍不止。

在韩巨儒离开平壤之后。

朱高煦面色古怪的走了进来,有些欲言又止。

朱雄英忍不住打趣道:“怎么了?你朱高煦都学会委婉了?”

朱高煦将手中的军报递了上来,低声道:“殿下,信国公他...纵兵抢劫,朝鲜的国库,都被抢空了....而且,据说他还酒后穿了朝鲜国主的龙袍...”

朱雄英接过军报,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好,本王知道了。”

朱高煦试探性的问道:“殿下,要不要现在就给信国公提个醒啊?”

朱雄英斜了他一眼,有些不可思议的道:“呦,咱们高煦不止学会了委婉,还学会了为别人考虑呢。”

朱高煦面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这不是觉得汤老公爷这么大岁数了,可别晚节不保啊,这私穿龙袍,如果传到陛下耳朵里,那可了不得啊。”

朱雄英笑了笑,安慰道:“行了,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倒是你,这次东征立下了汗马功劳,你是想要留在朝鲜历练,还是回漠北,你父亲身边。”

朱高煦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殿下,我想留在朝鲜历练,雏鹰只有离开父母的羽翼,才能茁壮成长。”

看来这孩子真是长大了,朱雄英也没拒绝,反而很赞同:“好,朝鲜转为黄海行省后,会在平安府筹建一支新军,名为平安军,你就担任平安军第一卫的指挥使吧。”

朱高煦闻言大喜,毕竟他还没成年,能做到正三品的指挥使已经极其难得了,心满意足的领命而去。

朱雄英沉默了一会后,缓缓开口道:“九江,写军报吧。”

李景隆有些拿不准关于汤和的那部分写不写,所以犹豫的问道:“殿下,信国公那边?”

“如实写就好。”

李景隆若有所思的点头道:“是,臣明白。”

从殿下的态度他大概可以判断出,这事应该是殿下和信国公商量好的,要不然殿下绝对不会如此平静。

所以自己只需要如实记录便可。

其实这确实是朱雄英提前安排好的,毕竟汤和如今确实是封无可封了,好在汤和对功名利禄已经全不在意,有生之年,能够收复倭国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所以自己主动将一个把柄,递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希望能够打消无情帝王对他的猜忌。

委屈你了,汤和,日后,本王都会给你补回来。

朱雄英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道。

与此同时,汉江朝鲜军营的中军大帐内,金鹏正面无表情的擦拭着自己的宝剑。

回忆起自己峥嵘的一生,少时从军,南征北战,一刀一枪拼杀到如今的地位,却还是改变不了朝鲜灭国的结局。

他已经无颜,也不能再存活于这个世界了,他现在在等,等韩巨儒回来,他知道他一定会回来。

果然,在韩巨儒走进帐篷的时候,金鹏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像是见到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开心的道:“你终于回来了。”

韩巨儒面带苦涩的坐在他身边,有些无奈的道:“我去晚了,我见到吴王的时候,大明的水师已经登陆了。”

金鹏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他反倒洒脱了起来:“不重要了,如今朝鲜的局势不能逆转,有你在,我也能放心的去了。”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已经被擦拭的一尘不染的宝剑,韩巨儒皱起眉头道:“吴王殿下已经准许了我的提议,将朝鲜过改为大明的黄海行省,以后朝鲜的臣民就都是大明的百姓了。你也一样,何必如此呢?”

金鹏摇了摇头,意兴阑珊的道:“不一样,你是文臣之首,能够协助吴王治理朝鲜,但是我是武将之首,有我在,这十万大军就一直有主心骨,所以我必须死,我死了,这十万大军就是一盘散沙,再也不能对大明造成威胁了,他们才能活。”

韩巨儒默然,诚然,他也知道金鹏的担忧是对的,吴王能容忍他活下来,但是却不能容忍一个掌握了朝鲜军权数十年的枢密使活着。

金鹏从身后拿出两壶酒,先是为韩巨儒斟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韩大人,有您在,我很放心,大明吴王虽然杀伐果断,但是到底也不是弑杀之人,要不然这十万大军早就变成十万具骸骨了,只要朝鲜不再反抗大明的统治,大明就不会再举起屠刀了。”

韩巨儒点了点头,面对这种时刻,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默默地将面前的酒杯端起,一饮而尽。

金鹏见状笑了笑,他们二人同朝为官了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如此痛快的饮酒。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聊起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

很快,一壶酒就被两人喝完了。

金鹏叹了一句:“好了,老夫也该上路了,朝鲜就交给韩大人了。”

说完不再犹豫,提剑划过自己的咽喉,轰然倒地。

韩巨儒面色沉重的对着金鹏的尸体,行了一礼:“金大人,一路走好。”

这一切都落在了宋卓风的眼睛里,很快,中军大帐内发生的一切都摆在了朱雄英的案头。

朱雄英看完之后,长叹了一口气:“厚葬,将这十万大军打散,收缴武器,流放到沿海诸城,让他们筑城墙,做建设,开荒地都好,一日三餐不要苛待,去吧。”

金鹏最终还是用他自己的命,为这十万大军换来了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