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60章 平安军大将军,平安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60章 平安军大将军,平安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朝鲜大局安定之际,朱雄英也没闲着,要知道,这次东征朝鲜,所动用的兵力达到十二万,粮草辎重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动用的火器,那可都是实打实的银子,足足花费了四千万两左右。

如今将朝鲜全境搜刮一遍也只弄到了五千万两,但是这钱拿不走啊,如今朝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以前朝鲜的皇室坐在百姓的头上,无情的压榨着他们的一切。

各种苛捐杂税就不说了,就算是赶上大丰收,绝大部分收益也都归了上层权贵,底层的百姓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如果有的地主心黑,甚至还会饿死人。

所以朝鲜的百姓现在已经麻木了,对他们来说,不管是朝鲜国还是黄海行省,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如今大明主政了,想要消除朝鲜百姓心中抵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所以朱雄英与韩巨儒两个人一天一个政策,两天一个条程。

将压在朝鲜百姓身上的大山一座一座的搬了下去。

朝鲜的绝大部分权贵都在汉城被攻破的那晚,死在了大明水师的刀下。

所以朱雄英干脆将原来属于地主的土地,全数发给了百姓。

一开始百姓是不信的,他们被欺压了几辈子,根本不相信这种好事会落在自己身上,但是有韩巨儒的保证,又有顾修这种在民间官声极好的官员带头推行。

百姓们慢慢也就选择了相信。

拿到了切身实际的好处之后,百姓们开始接受了大明的统治,一项项改革的措施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如今整个黄海行省都沉浸在生机勃勃的发展当中。

就在这个时候,从京城来的特使也到了汉城。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义子,大将军平安。

自从朱雄英到了汉城之后,就将原来的皇宫暂时封存,搬到了临时的布政司衙门居住,毕竟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也没时间享受。

平安在走进布政司衙门的时候,看到所有人都在忙碌的奔波也有些感慨,这吴王还真是到哪里都不闲着。

要是别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早就开始到处宣扬了,但是吴王却一刻都没闲着,打下朝鲜之后就开始着手于治理黄海行省的政务。

与京城的往来信件之中,提及的都是在黄海行省推行的新政,对自己的功劳那是绝口不提,就连请功表上也没有自己的名字。

想到这点,平安对这位吴王殿下还是很钦佩的。

这时,平安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赶忙急步走了过去,恭敬的道:“属下平安,见过汤老公爷。”

汤和刚刚从吴王殿下那里出来,正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平安。

汤和诧异的道:“平安?你怎么在这?是陛下让你来的?”

平安早期从军一直在汤和麾下做事,所以自称属下也习惯了,汤和也没反驳。

“是的,属下奉陛下旨意,前来接任平安军大将军之职,顺带着宣读圣旨。”

说完便从怀中拿出圣旨。

见到圣旨汤和也不敢耽搁,带着平安就走进了吴王坐在的议政处。

还没进道殿内,就听到朱雄英的声音:“我说韩大人,现在朝鲜的百姓都已经穷成什么样子了?以前种地的工具和耕牛都是地主的,现在朝廷如果不提供这些,那百姓们怎么种地?”

韩巨儒苍老的声音响起,据理力争道:“殿下,就为了保障百姓的生活,现在库银都快花光了,但是修水泥路需要银子,构造沿海的防卫工事需要银子,如果连工具都由朝廷发放,那布政司就没钱了,新城还建不建?您还想刺激生育,每家多生一个孩子,就给一两银子,按您这么个花法,再有四千万两也不够啊。”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这韩巨儒是被杨思义附身了吗?怎么干啥都说没钱,他无语的呵斥道:“韩巨儒,那可是你们朝鲜的百姓。”

韩巨儒昂首挺胸的道:“现在已经没有朝鲜了,我们都是大明的臣民!”

朱雄英实在是拿这个老头没有办法,只能商量着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韩巨儒略微思索一番,想出了一个办法:“殿下,您看这样如何?每十户人家为一个单元,共享耕牛和工具,协助他们耕种,但是等到秋收的时候,要根据收成向当地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作为使用耕牛和工具的交换。”

闻言朱雄英的眼睛一亮,这不是前世的联合供销社嘛?自己怎么没想到,这韩巨儒真是个人才。

但是他还是有些担忧道:“可以是可以,但是现在黄海行省的经济还没复苏,现在就让百姓交粮会不会引起他们的抵触?”

韩巨儒摇了摇头,坚定的道:“不会的,殿下,现在百姓们过的日子,已经比之前好的太多了,如果还有人因此事产生不满的情绪,老臣自然会解决。”

朱雄英只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好吧,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听了这段对话的平安都懵了,到底谁是明人,谁是朝鲜人啊?

一路走来,所见到的景象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原本以为黄海行省刚刚建立,自己过来会面临各种威胁与挑战,自己要不停的带着军队到处镇压。

可是现在看来根本没人想反抗啊,甚至大家都很享受。

一旁的汤和推了平安一把,不解的道:“进来吧,还等什么?”

平安缓了下自己的心神,老老实实的跟在汤和身后走了进去。

朱雄英抬头见到平安的一瞬间,就知道这位爷是来宣旨的,当即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迎了上去。

作为朱元璋得意的义子,朱雄英自然是认识的,上来就亲昵的喊道:“平叔,你怎么亲自来了?”

平安笑了笑,指着圣旨道:“先宣旨,再叙旧。”

朱元璋点了点头,殿内所有的官员齐齐跪下,准备迎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你个臭小子联合汤和故意算计咱是吧,把那朝鲜国主穿过的破龙袍直接赐给汤和,让那老家伙拿回家玩去吧,让汤和带着水师就驻扎在黄海吧,咱现在不想看见他,还有你这个臭小子,处理完黄海行省的事情后,马上滚回来完婚。 钦此。”

朱元璋与汤和都是朱元璋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他的脾气都有些了解,知道朱元璋这么说就是没事了,所以都舒了一口气。

但是韩巨儒和顾修等朝鲜旧臣都懵了,这是圣旨吗?这大明皇帝也太随意了吧?

朱雄英起身接过圣旨,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这个动作顿时又让众人捏了把冷汗,这也太不敬重了吧.....

“平叔,皇爷爷这是让您过来接管平安军了?”

平安点了点头,看着朱雄英比上次见面瘦了很多的模样,有些心疼的道:“殿下平时还是要注意身体,切记不可过分操劳啊。”

朱雄英哈哈笑道:“没办法啊,能者多劳嘛,平叔你先在一旁休息一下,等我处理完政务,晚上我们好好说会话。”

“好,殿下先忙。”

这一路奔波,平安夜是累了,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躺下就睡了起来。

一直到太阳落山,朱雄英才忙完手中的事情,将平安唤醒。

来到了汉城最大的酒楼。

掌柜的知道吴王要在这里设宴后,顿时紧张了起来,每道菜都自己亲自盯着做完。

虽然现在明君在黄海行省的名声很好,吴王也推行了很多仁政,老百姓的日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万一哪道菜不合吴王的口味,因此触怒了殿下,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很快,朱雄英带着平安,就走了进来。

掌柜的马上谄媚的迎了上去:“草民见过殿下,见过这位将军,您二位能来小店,实在是...”

朱雄英摆了摆手,挥手打趣道:“行了,掌柜的,去做菜吧,不用管我们,只要你的菜好吃,比你拍一百句马屁都管用。”

见到传说中的吴王殿下如此随和,掌柜的也放松了下来。

“殿下,已经有几位大人先到了,在雅间等候,您楼上请。”

朱雄英点了点头,示意掌柜的带路。

楼上的房间内,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平安相熟的,信国公汤和,汤和的儿子,现任水师将军的汤醴,曹国公李景隆,还有一直淡然出尘的徐子卿。

见到平安进来,大家都熟络的打着招呼。

朱雄英作为晚宴的发起者,率先举杯道:“平叔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黄海不比咱们大明腹地,菜品少了些,就将就一下吧。”

平安则是随意的摆了摆手:“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就见外了,讲实话,在来的路上我还一直担心,黄海行省的局势会不安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殿下的治理下,黄海行省的局面如此稳定,实在是佩服啊。”

其实对于这点,大家在最开始的时候也都没想到,朝鲜百姓之前被荼毒的实在是太严重,对朝鲜皇室没有一点归属感,只要大明对他们释放一点善意,他们就会自然的倒在大明这边。

朱雄英笑了笑,对着平安道:“平叔,你刚来道黄海,对很多事情不太了解,平安军主要的防范目标是努尔干都司,我已经掌握了可靠的线报,蒙古族与女真族已经和北元秘密联合,这次朝鲜之所以敢偷袭锦州,就是得到了他们的授意,所以您绝对不能大意。”

平安闻言大怒:“什么?那些蛮子竟然敢和北元勾结,这如何能忍?我现在就上报朝廷,起兵征讨他们。”

朱雄英顿时一抚额头,心道:“得,又是个一点就着的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