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71章 唐阙入坑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71章 唐阙入坑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随着吴王大婚的落幕,一切都归于平静。

伴随着早朝的再一次来临,朱标以太子之尊监国,朱元璋回宫静养的消息终于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朝臣来说,太子朱标仁名传遍天下,自然是比朱元璋坐朝之时要更加宽松一些。

内阁的几人对视一眼后,也没什么提出什么异议,只是杨思义试探道:“陛下,如果遇到军国大事,太子殿下是否可以一言而决?”

朱元璋头都没抬,淡淡的道:“自然是太子可以做主,行了,从今往后,你们有什么问题直接向标儿请示就行了,咱今天就是过来宣读旨意,你们继续议事吧。”

朱雄英第一时间站了出来:“臣有本奏。”

朱标此刻已经坐在了朱元璋的身边,轻轻的点了点头:“说吧,”

朱雄英脸色有些疲惫的道:“臣如今身兼数职,实在是有些劳累,疲惫不堪,所以臣请撤去身上礼部尚书之职,择贤臣担任。”

朱标装作沉思的样子,缓缓道:“可有合适的人选接任?”

“臣以为,礼部侍郎唐阙,可堪重用。”

站在人群中的唐阙此刻激动的要跳起来一般,果然,战队吴王就是有好处啊。

自己一个仪制司郎中,短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三级跳?

直接担任礼部尚书吗?

朱标也没有拒绝,直接同意道:“好,那就由唐阙升任礼部尚书。”

唐阙赶忙从人群中站出来,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道:“微臣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吴王殿下的提拔之恩,臣以后一定克己职守,绝不让二位殿下失望。”

说完还从眼睛里挤出几滴眼泪。

群臣看向唐阙的眼神都充满了嫉妒和鄙夷。

“呸,以为抱上了吴王的大腿还真当自己是盘葱了。”

“就是,没有吴王,就凭他,当礼部尚书,他也配?”

对于这些不加掩饰的嘲讽,唐阙当做充耳不闻,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朱雄英继续道:“臣还在民间寻得一位名仕,此人名为崔淼,是昔日清河崔家的后人,对礼部事务极为精通,可以担任礼部侍郎的职位。”

朱雄英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如今担任学政司郎中的谢缙惊呼一声:“什么?难道是福建名仕崔淼,此人可是广有才名啊,没想到,殿下竟然能请的动如此大才!”

内阁其余几人纷纷对视一眼,崔淼?这人谁啊?怎么好像没听说过的样子。

一边的学政司员外郎方孝孺极为配合的道:“真的是崔淼吗?早年我在福建游学之时,就听过此人的名号,确实大才无疑,此人担任礼部侍郎,实在是绰绰有余啊。”

见到谢缙与方孝孺两位才名远播的学子都对此人这般推崇,其余官员开始纷纷附和。

“是啊,我也好像听说过这个人,确实大才。”

“嗯……那我也听说过。”

这下轮到凌汉和刘思义懵了,难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确实没听说过啊。

只有刘三吾看着谢缙和方孝孺一唱一和的,再看到吴王嘴角憋着的笑意,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朱标看着眼前的场景,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就坡下驴的道:“好,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此人是个大才,那就这么定了吧。”

接下来讨论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朱标基本上都能三下五除二的给出解决方案。

看的朱元璋连连点头,彻底放下心来。

散朝之后,群臣们三三两两汇集在一起,讨论着今天朝上发生的事情。

而唐阙也一跃成为朝堂新贵,很多没有背景的朝臣,都会过来道声贺。

唐阙也很享受这一刻万众瞩目的感觉。

这时,一名小太监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客气的道:“唐大人,吴王大人让您晚上去趟吴王府。”

唐阙眉间喜悦之色闪过,如今太子大权在握,吴王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个时候叫自己过府,很明显是把自己当成亲信了啊。

一旁的官员更加敬畏,纷纷道喜。

唐阙则是昂首阔胸的离开了皇宫,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已经等不及回礼部衙门,抖抖威风去了。

回到礼部衙门后,礼部的一众官员纷纷簇拥过来。

“唐大人回来了。”

“唐大人请上座。”

“唐大人您累不累?饿不饿啊?”

听着自己提拔起来的官员对自己的恭维,唐阙的内心很受用。

整个礼部,只有新成立的学政司,显得格格不入。

这时谢缙与方孝孺两人结伴而回,见到围着唐阙拍马屁的一群人,嘴角不由得浮现一丝冷笑。

没有凑过去,而是自顾自的准备着学政司的公务,见到这两人没有过来恭维自己。

唐阙的心中有些不悦,出言叫住二人:“解大人,方大人,你们两个人天天都在忙着什么呢?”

方孝孺脾性耿直,自然不会与唐阙虚以委蛇,谢缙上前一步,客气的道:“唐大人,您也知道,学政司是吴王殿下亲自设定,所以具体的公务没有吴王殿下的点头,我们也无权透露。”

唐阙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自己作为礼部尚书,会在谢缙这个下属面前碰了个软钉子。

“呵呵,解大人这是要拿吴王殿下压我?”

谢缙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道:“下官不敢,听说今晚吴王殿下请了唐大人过府,也许过了今晚,您就不会对学政司感兴趣了呢?”

唐阙皮笑肉不笑的道了句:“好,那就辛苦解大人和方大人了。”

说完就拂袖而去。

他清楚这两个人是吴王的亲信。所以也不敢得罪,留下句场面话后,也就走了。

“大人,这两个人也太猖狂了,以为有了吴王撑腰,就可以这么无视大人了?”

唐阙冷哼一声:“哼,等吴王对他们二人彻底厌弃了,有本官收拾他们的时候。”

入夜之后,唐大人穿着全新的礼部尚书官服大摇大摆的走进吴王府。

朱雄英在会客堂也已经等待多时了。

见到唐阙走进来,朱雄英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笑。

“唐大人,身上这身官服感觉怎么样?”

唐阙深深的低下了头,谦卑的道:“都是殿下提携,下官粉身碎骨难报其恩。”

朱雄英意味深长的问道:“唐大人所言可是真心实意?”

唐阙拍了拍胸膛,信誓旦旦的道:“下官如有半句虚言,定叫我五雷轰顶而亡。”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雄英自顾自鼓起了掌,叹道:“好,果然是忠肝义胆,不枉本王如此栽培你。”

说完就起身,淡淡的道:“唐大人,本王给你引荐几个朋友。”

随着话音落下,从他的身后鱼贯而出几道身影。

“这两位你已经认识,现在在你麾下做事的解缙与方孝孺二人,这位是新任的礼部侍郎崔淼。这位是内阁阁老刘三吾。”

见到这几个人,唐阙的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这几个可都是吴王亲信中的亲信。

“殿下,除了崔大人之外,其余几位大人。下官都见过。”

朱雄英的脸上仍然噙着笑意,笑眯眯的道:“唐大人,你之前是仪制司的郎中,不知道你对我大明的科举有什么看法?”

科举?唐阙的脑海中宛如划过一道闪电,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心中形成。

难道吴王想要改革科举?

心里这般想,唐阙试探性的问道:“殿下,可是觉得如今的科举制度有不妥之处?”

朱雄英也没有继续隐瞒,事到如今,已经由不得唐阙做选择了。

“本王觉得程朱理学不再适合作为科举的内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也早就过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已经到了推行新学的时刻,眼下科举将至,不如推迟两年,将新学作为科举的内容,唐大人以为如何?”

这……唐阙的表情宛如见了鬼一般,他万万没有想到吴王打的是这个主意,这不是要把天捅破吗?

怪不得国子监数年时间封闭管理,怪不得吴王之尊竟然亲自去礼部将钱用壬从礼部尚书的位置挤走,怪不得要独立出学政司,怪不得将自己推上礼部尚书的位置,一切的一切都说的通了。

唐阙有些紧张的劝道:“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如今大明读书的花费并不低,所以大部分的读书人都出自名门望族,就算是有寒门学子,背后也有商人资助才能完成学业,如今天下的学子都已经研读程朱理学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个时候更改科举考试内容,恐怕会遭到全天下读书人的集体抵制,每一个学子背后的氏族彼此之间都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殿下,您要三思啊。”

朱雄英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新学的推行他足足准备的数年,怎么可能会因为唐阙的几句话而退却。

“唐大人,本王只问你一句,你是否愿意随本王一起,站在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

唐阙的表情变幻再三,事到如今,自己被吴王一路提拔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已经被打上了铁杆吴王党的标签,现在退却怎么可能呢?

一旦新学推行,自己作为礼部尚书,会第一时间承受所有儒生的怒火,就连自己身后的唐家到时候都会对自己口诛笔伐!

想到此处,冷汗就浸湿了唐阙身上的官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