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77章 围住礼部衙门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77章 围住礼部衙门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朱元璋自己搬了个椅子,横刀立马的坐在坤宁宫的门口。

常茂一脸古怪的将一众跪着求见臣子带到了朱元璋面前。

京都学院的老头看到朱元璋的第一时间就控制不住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开始了鬼嚎道:“陛下啊,您可不能不管啊,吴王他倒行逆施,打算与全天下的学子为敌啊。”

朱元璋老神自在,似乎是完全没听到一般。

“给咱仔细说说,咱大孙儿都做了什么?”

老头闻言,还以为皇帝要为自己等人鸣冤,当下大喜,将应天府内,吴王没有向学校报备,直接将身上有功名的学子索拿下狱,甚至扬言要废除天下读书人特权之言和盘托出。

朱元璋的眉头扬起,哈哈大笑道:“不错,这臭小子有魄力,你们这些读书人啊,是不是读书读傻了?读书人的特权本就是皇家赐给你们的,现在收回也无可厚非,你们从哪来就滚哪去吧,别影响咱休息。”

见到皇上也如此荒谬,老头顿时怒发冲冠,心有戚戚的道:“陛下,您不能不管啊,自古以来的皇室都是与读书人共天下,读书人协助皇室治理,皇室给予读书人荣誉与地位,如果取消了读书人的特权,这天下还有谁会读书?谁来帮您治理天下啊?”

朱元璋嗤之以鼻的道:“看来咱大孙儿还是不够狠啊,常茂,你他娘的眼睛瞎了,拖下去打廷杖,就在这打,让他们都看看。”

常茂心里一阵腹诽,您老人家不发话,我哪敢动啊。

不过既然皇上都发话了,那就不能怪自己了,左右的禁军老早就对这些老学究厌烦的很,手下也是丝毫不留情。

抓起那老头,按在凳子上,就开始打,十几棍子下去,老头已经皮开肉绽,出气多进气少了。

不过这老头确实硬朗,一直到死,嘴里还在不停的谏言:“陛下,您如此宠信吴王,任由他对天下学子举起屠刀,如此下去,大明国将不国啊。”

对于这些诛心之言,朱元璋自动选择了过滤,随后将目光投向剩下的大臣,冷笑道:“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在咱大孙儿那讨不到好处,想着来咱这讨个公道,你们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都是什么德行,咱大孙说得对,你们这些读书人越发放肆了。”

“别总说皇帝要与读书人共天下,在咱听来那全是屁话,没有你们读书人,天下就真的玩不转了?咱大明还偏偏就不信这个邪,咱现在就告诉你,吴王的建议咱准了,从今往后,读书人与普通百姓一样,要纳税,不可使用奴婢,一旦触碰国法,官府一样有权利判罚,现有的各地学校也好,私塾也罢,愿意为新学做贡献的,就自己去学政司报道,如果不愿意的,就自己递交一份辞呈滚蛋。”

剩下的大臣们见到这等情景,哪里还敢多说什么?纷纷闭口不言。

但是朱元璋是好相与的吗?

“既然你们来了,就别空手回去,每人领二十廷杖,打死了就丢出去,打不死就自己滚回家。”

说完,就自顾自的回到了坤宁宫。

常茂看着这一群臣子,无奈的对着禁军点了点头,他一个大老粗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群老大人非要来这里找死。

禁军可不管你是文学大儒还是饱学之士,对他们而言,皇上下了旨,他们就要一丝不苟的执行,所以很快,坤宁宫前就变得哀嚎声一片。

等到朱标赶到坤宁宫的时候,来谏言的七十二位老臣,已经被打死了四十多位,剩下的二十多人也有一部分眼看就活不成了。

常茂见到太子过来,忙迎了过去,低声道:“殿下,这是皇上的旨意,您可万万不可求情啊。”

朱标看着一地的尸体,这些可都是国家的臣子啊,何必如此呢?

无奈的叹了口气,低声对常茂交待道:“行了,孤心里有数,让禁军将这些大人的尸体收殓了,交给他们的家人吧。”

常茂知道太子的心软,所以也没拒绝,直接答应了下来:“好,殿下,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您先回去处理政务吧。”

现在全国的政务都压在他和内阁的身上,朱标也确实分身乏术,只能先行返回内阁。

刚回到内阁,就听到凌汉焦急的声音:“太子殿下,不好了,听说朝廷要取消学子的特权,数千名身上有功名的秀才,举人甚至进士在群情汹涌之下,直接包围了礼部衙门,争着吵着要个说法,杨思义和刘三吾老大人已经赶过去了,吴王殿下一怒之下,将五城兵马司的兵马都调过去了,恐怕要出大事了。”

朱标只觉得眼前一黑,他们在之前都知道一旦推行新学,学子们一定会有抵触甚至开始抗议,但是却没想到这反应如此强烈,行为如此激进。

英儿年轻气盛,一旦真的发生镇压学子的事件,那吴王的名声在史书上可就臭了。

这件事情万万不能发生。

朱标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急匆匆的赶往礼部衙门。

此刻的礼部衙门内,唐阙已经跳起脚骂娘了。

“什么东西,又不是本官要取消他们学子的特权,不敢找吴王殿下的麻烦,过来围了礼部的衙门,本官有什么办法?”

礼部的官员都是些文官,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心里都很害怕,纷纷躲在了唐阙的身后。

而崔淼和学政司的官员则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端坐在原地,还在商议着规划学校的一些细节。

唐阙见到崔淼如此镇定,不由得心中一动,凑了过去,低声问道:“崔大人,是不是殿下有什么安排,没有通知本官啊?”

崔淼从容不迫的道:“殿下的安排连大人都不知道,下官又怎么会知道?”

唐阙继续语气委婉的试探道:“眼下都火烧眉毛了,崔大人难道不怕吗?如果殿下提前有什么安排,不如和本官透露一些,本官心里也有些底。”

崔淼嗤笑一声,眼神中透露着狂傲:“我说唐大人,你想的太多了,就算殿下神机妙算,也想不到这些学子竟然有胆子敢冲击朝廷的礼部衙门,所以殿下不可能提前有什么安排的?”

见到崔淼的神情不似有做伪的痕迹,唐阙再也坐不住了,瞪大了眼睛道:“外面可是数千名学子,一旦冲进来,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崔大人,现在该怎么办,你快拿个主意啊。”

崔淼的表情似笑非笑,语气平淡的道:“唐大人急什么,别说这些学子还不定真的有胆子敢冲击礼部衙门,就算是真有,你我以身殉国就是了,殿下会为我们报仇的。”

唐阙闻言呆愣在了原地,自己不会真的要死在这些学子手里吧?

与此同时,杨思义和刘三吾两位内阁学士终于赶到了礼部衙门外,在禁军的护送下,挤进了人群。

两位老大人站在高处,声嘶力竭的呐喊道:“各位学子,请先安静一下,老夫内阁学士刘三吾(杨思义)在此,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们说。”

见到两位重量级的大臣出现,学子们不再继续大喊大叫,而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刘大人,我等学子都是有功名在身上的,当初朝廷是有承诺的,要优待我们读书人,可是现在呢,吴王殿下一句话,礼部就要将朝廷承诺给我们的优待全部收回,这不是耍我们呢吗?”

“是啊,在座的有多少人,日夜苦读,就为了今朝春闱,通过科举一鸣惊人,但是朝廷异想天开,说把科举的考试内容改了就改了,那我们这些年的苦读又算是什么?朝廷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就是啊,陈怀瑾,赵谦等大儒何错之有,竟然被锁拿下了诏狱,锦衣卫这段时间满京城的抓人,闹得整个京城鸡飞狗跳,这种行为,与前元何异?”

“是啊,朝中出了奸臣,吴王还有太子殿下都被唐阙,崔淼这些礼部官员给蒙蔽了,我们要为朝廷铲除奸臣,杀了唐阙,崔淼。”

刘三吾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但还是苦口婆心的劝道:“各位学子,你们稍安勿躁,推行新学乃是大势所趋,你们依然可以回到当地,通过朝廷建立的学校学习,继续参加科举,依然有出头之地啊。”

“至于说朝廷给读书人的特权,那是皇上亲自定的,如果皇上没点头,吴王和礼部是没有权利废除的,就算是废除了,诸位可以入仕为官,为大明做出贡献,之前的特权不就又回到你们手中了吗?何至于此啊?”

一旁的杨思义也配合着道:“刘大人说的对啊,你们都是大明的学子,应该支持朝廷的新政,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冲击朝廷的衙门呢?你们现在散去,本官保证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如果继续执迷不悟,等到锦衣卫过来,事情就大了。”

听了杨思义的话,一些因为热血上头的学子,此刻也都冷静了下来,毕竟冲击衙门,这可是谋反的大罪。

但是有的学子还是觉得气不过,叫嚣道:“我们这里这么多人,朝廷难道还能都抓了不成?诏狱能关的下我们这么多人吗?”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从远处射来,正中那名叫嚣学子的肩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