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176章 取消读书人特权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176章 取消读书人特权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应天府的大堂上,赵谦虽然将吴王的话听了进去,也对新学没有那么抵触了,但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殿下,草民承认,如今大明如此富强与您在朝堂上的举措离不了关系,新学究竟能不能取代儒学也还需要商议,但是陈怀瑾大人并无错处啊,何辜被抓进诏狱啊?不如将陈大人放出来,与天下学子共同商定新学事宜可否?”

见到赵谦这样说,应天府尹顿时松了口气,只要带头的赵谦服软,那剩下的学子就会一哄而散,这场游行的闹剧就算结束了。

可是朱雄英却冷哼一声:“与天下读书人共同商议?看来我大明对你们这些读书人实在是太优待了,才让你们如此有恃无恐。”

在明朝读书人有很多的特权,只要进了学,成为秀才,法律规定可免户内二丁差役。

明朝里役负担是很重的,要是有二十亩田地的中农,假如家里不出一个秀才,一轮到里役,便得破家荡产。以此,一个县里秀才举人愈多,百姓便越穷,因为他们得把绅士的负担分担下来。

其次就是可以有奴婢使唤,按照明制,平民百姓是不许存养奴婢的,但是只要成为秀才,家里就可以豢养奴婢,伺候自己的起居。

还有就是法律的优待,明初规定一般进士、举人、贡生犯了死罪,可以特赦三次,以后虽然没有执行,但是,还是受到优待,秀才犯了法,地方官在通知学校把他开除之前,是不能用刑的。如犯的不是重罪,便只通知学校当局,加以处分了事。

最不合理的优待就是免粮,家道寒苦,无力完粮的,可由地方官奏销豁免。

因之,不但秀才自己免了役,免了赋,甚至包揽隐庇,借此发财。

廪生照规定由国家每年给膏火银一百二十两,不安分的便揽地主钱粮在自己名下,请求豁免,“坐一百,走三百”,不动腿呢,每年一百二十两,多跑跑县衙门呢,一年三百两,是当时的民间口语。

剩下的就是一些礼法上的优待了,只要中了秀才就不再是平民了,算是绅士,绅士只能和宗族讲尊卑的礼法,至于宴会,要另设席位,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

和异姓无官者相见,不必答礼。庶民见绅士要用见官礼谒见。

其实说白了,这些不过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读书人的手段罢了,但是如今的皇帝可是朱元璋,贫苦百姓出身,以前的皇帝不敢得罪读书人,但是他可不怕。

甚至现在主政的太子朱标也不怕,自己就更不必说了。

原本朱雄英就打算取消读书人的诸多特权,但是苦于没有理由,现在他们自己凑了上来,如果不顺势扒他们一层皮,他就不是朱雄英了。

只见朱雄英的面色阴沉,眼神不善的盯着外面还没离开的学子,冷冰冰的道:“来人,将人带上来。”

赵谦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带上来的人贩是谁。

但是很快,在天香楼内吃酒享乐的一众富豪就被带了上来,他们平日里面养尊处优都习惯了,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所以一时之间,大堂之上充满了哀嚎。

很多围观的学子瞬间脸色大变,下意识的就想逃走,但是已经晚了,锦衣卫已经悄无声息的围住了这里,所有面色有异的,行为异常的都被锦衣卫扣了下来。

朱雄英声音冷冽的道:“赵大人,你不好奇吗?就算你威望很高,从者云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号召起上万的学子?”

赵谦脸色大变,原本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现在被吴王当众点破,也是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

看着被押上来的一众富绅,不由得大惊失色道:“殿下,难道是他们?”

朱雄英点了点头,恨声道:“不错,他们就是这次游行的主谋,在你身后跟着呐喊的学子当中,有几个人是真心想为儒学出头?大部分学子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罢了,赵大人,你一心为国,本王可以从轻发落,但是对于这种见风使舵,蓄意破坏新学推行的,本王绝不姑息。”

说话间,锦衣卫已经将行为有异的学子们也都压了上来。

朱雄英身上上位者的威严压的这些本就心虚的学子喘不过气,只顾得拼命的求饶,没有一丝骨气。

鄙夷的看了一下这些学子,朱雄英的语气森然:“你们都认识本王,也都认识锦衣卫的这身衣服,所以本王问你们什么,最好如实回答。”

一众学子纷纷浑身颤抖的点头。

朱雄英随便指了一个学子,开口问道:“你,是谁指使你在游行的队伍中煽风点火的?”

被选中的学子哪里还敢有所隐瞒,指着一名富绅道:“是方老板,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顺势而为,煽风点火,还承诺我一旦考中了进士,每年给我五百两纹银。”

方姓富绅顿时大惊失色,他也没想到这些学子这么不靠谱,连大刑都没用,就全招了。

“你放屁,殿下,这是污蔑啊,草民万万不敢啊,还望殿下明察。”

那名学子生怕怪罪到自己身上,连忙磕头道:“殿下,他送银子的时候,还有师爷在场,还有其他人也都是收了贿赂,才答应为他们做事的啊。”

随后又说出了好多他知道的人名,锦衣卫一一记下,等到事后清算。

朱雄英嘲讽的道:“赵大人,这就是你引以为傲的儒家学子,呵呵。”

赵谦羞的面红耳赤,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

朱雄英大手一挥:“行了,都带下去吧,直接索拿下狱。”

一旁的锦衣卫早就看这些学子不顺眼了,当即就如狼似虎的冲了上来,架着他们就向堂下走去。

“慢着。”

这时,一名头发发白的老者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对着吴王急道:“见过吴王殿下,老夫是京城学院的官员,这些都是京城的学子,按照明制,官府无权处置,需要先通知学校,在开除之前不能用刑,不能责罚,还望殿下高抬贵手啊。”

见到老者,一众学子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纷纷呼救。

但是朱雄英却充耳不闻,冷冰冰的道:“明制?从今天开始,对读书人所有的特权都可以取消了,在我大明,所有的百姓都是平等的,不要以为有了学子的身份,行事就可以肆无忌惮,统统带走。”

老者忍不住大惊失色道:“吴王殿下,给读书人的特权是祖制,您无权擅自取消,如果皇上和太子殿下知道了,一定不会同意的。”

朱雄英眼睛看向一边的锦衣卫:“怎么,本王的命令没有听到吗?带下去,出了问题,本王来负责!”

闻言锦衣卫也不再犹豫,将所有犯事的学子统统带了下去。

老者愤怒的看向朱雄英:“好,既然吴王殿下一意孤行,老夫现在就去见陛下,老夫就不信,陛下会纵容您如此胡作非为。”

朱雄英的脸色依然没有变化,甚至都没有看他一眼,气的老者拂袖而去。

赵谦则苦笑道:“殿下,草民也知罪,还请殿下责罚。”

身后跟着的弟子也同样选择跪了下去。

朱雄英叹了口气:“哎,本王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国法就是国法,没有退让的余地,你们可以不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用游行这种方式来威胁朝廷,来人,一同押入诏狱。”

随着赵谦自愿入狱,游行的队伍自然而然的散开,只剩下锦衣卫按照供述的名单挨家挨户的上门抓人。

朱标在得知了游行的学子已经散去之后,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了下来。

不过很快,东宫总管余德海就匆匆走了进来:“殿下,不好了,京城学院的院长带着好多大臣去找皇上去了,现在齐齐跪在皇宫面前,怎么说也不管用,吵着闹着要见皇上。”

什么?朱标大惊失色,这些老东西是读书读傻了吗?

皇上那是什么人?自己和吴王还会和你们讲道理,惹到了皇上那不是找死吗?皇上杀人什么时候需要过理由?真是找死。

想到此处,朱标马上就坐不住了:“走,去坤宁宫,这事绝对不能让那个父皇知道。”

自从将朝政交给朱标后,朱元璋就搬进了坤宁宫,再也没有过问过朝政,和马皇后在坤宁宫自己开辟了一个小园子,准备种些蔬菜。

马皇后轻摇扇子,乐呵呵的看着朱元璋干活。

“重八,过来歇会吧,吃块西瓜。”

朱元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接过递过来的西瓜,毫无形象的啃了起来。

这时,掌握禁军,负责宫城防卫的常茂走了进来,有些欲言又止。

朱元璋没好气的骂了句:“有事就说,有屁快放,咱还要接着干活呢。”

“陛下,宫外有一群老大人,跪着要求面圣。”

朱元璋眉头一挑,有些不解的道:“要见咱?干嘛?”

常茂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禀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眼睛一眯,不可置信的道:“所以那些老学究是来找咱给他们主持公道的?”

呵呵,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既然他们想见咱,就让他们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