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22章 朱雄英被弹劾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22章 朱雄英被弹劾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大明与北元的谈判之中,时间悄然而逝,朱雄英也终于如愿以偿的休息了几天。

因为双方几乎都没什么争议,所以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

不管唐阙提什么要求,鬼力赤直接就两个字,照办。

所以唐阙也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丝毫没有成就感,很快双方就签订了协议,也为这场战争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也是这个时候,方白镜急匆匆的赶回了阿尔泰城。

“殿下,马哈木确实死了,遗体就放在皇宫的门口,供人瞻仰。”

在跟随朱雄英在与马哈木的纠缠中,方白镜数次见过马哈木的真容,虽然距离比较远,但是想来也不会认错。

不过朱雄英还是很好奇的嘀咕道:“难道马哈木真的死了?”

方白镜在一边补充道:“殿下,现在也先已经返回皇宫,继承帝位,国师姚广孝,顺义王脱欢,勇义王猛哥帖木儿同为辅政大臣,为了安抚鞑靼部,摩伦被封为忠义王,不过……”

朱雄英漫不经心的看了过去,淡淡的道:“不过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方白镜咬牙道:“是,臣总是觉得这件事透着诡异,臣怀疑马哈木并没有死,不管是将尸体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他死亡的时机,都太巧了也太刻意,倒是臣没有证据,一切都是臣的猜测。”

朱雄英有些慵懒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继而声音散漫的道:“相信自己的直觉,孤也觉得那老东西没死,不过不管他死没死,都不重要了,经此一战,北元没有十年根本缓不过来,十年之后的大明,北元更加难以望其项背,所以不要担心。”

听到殿下和自己的想法一样,方白镜更加确信自己的直觉了。

朱雄英话音一转:“对了,蒋瓛已经卸任了锦衣卫指挥使,由毛骧接任,你和胡宁同为指挥同知,如今大明再次多了三个行省,一个自治区,这几个地方的锦衣卫,依然交给你,从今以后,你可是大权在握,好好做,别让孤和子卿失望。”

方白镜的眼睛瞬间火热,原本他就管辖着辽东,北平,漠北,黄海四个行省的锦衣卫,如今势力范围更是扩建到了七个行省,一个自治区。

这意味着他能做的事情已经更多了。

“多谢殿下和首领的信任,微臣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朱雄英笑着将跪地谢恩的方白镜扶了起来,轻声叮嘱道:“行了,你先下去休息一下,孤最近会忙着构建新的北境防线,这些日子有你锦衣卫忙的时候。”

方白镜有些感动的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而朱雄英与朱棣共同起草的构建北境新防线的折子,也到了京城。

杨思义看着奏折上面的天文数字,差点没把自己的胡子都拔光。

“太子殿下,按照太孙和镇北王的构想,这三个行省恐怕得耗费两亿两白银,户部的结余恐怕根本就支撑不住。”

一旁的户部尚书郁新也苦笑道:“是啊,殿下,不是微臣哭穷,这次北征,将近五十万大军打了半年,国库的存银只有九千万两了,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份构想。”

朱标也很头疼,自己这儿子可真敢想,不过现在大明已经有十七个行省了,再加上三个行省一个自治区,大明的版图又扩大了四分之一,这怎么说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行了,户部也别哭穷了,这样,挤出五千万两,送往阿尔泰,其余的让太孙自己解决,另外,战事已了,构建新的北境防线迫在眉睫,王建国,你作为兵部尚书,去一趟北境,与太孙和镇北王一起,将此事尽快落定。”

朱标大手一挥,直接就将两亿两白银直接砍了一大半。

王建国原本还在发呆,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些愣然,但是随即就反应过来,苦着脸应道:“是,微臣遵旨。”

这时,刚从东察合台汗国返回的吏部尚书张紞突然站了出来:“臣有本奏。”

张紞原本就在云南立功颇多,如今又另立新功,可谓在朝堂上威望日重,声势直追内阁三老。

这样的重臣朱标自然不会忽略,所以点头示意道:“张大人,有什么要说的直接说吧。”

只见张紞上前一步,语气平静的道:“启奏太子殿下,微臣弹劾太孙殿下,按照朝廷的规矩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必须经过陛下预览同意,如今太子殿下监国,自然需要太子殿下点头后,由内阁明发御旨,吏部接到了,出具文书印信,这才是正常的流程,但是太孙殿下擅自任命三省布政使和指挥佥事,这是不是太过于藐视朝廷了?”

此言一出,整座朝堂都静了下来。

就连最头铁的刑部和御史台都没人敢搭话。

开玩笑,谁都知道太孙就是以后的皇上,而且如今又身为主帅取得这么大的军功,在这个节骨眼上,谁敢得罪太孙?

五军都督府的纯国公王弼直接就不干了,当即就站出来反驳道:“张大人,您是真站着说话不腰疼,阿尔泰离京城有多远?用最快的马,日夜不停的赶路,也得十天才能到京城,等你说的这一套流程走完,一个月都过去了,难道北境三省的建设不搞了?等着您的文书?”

张紞被王弼怼了一番也不恼,而是慢条斯理的道:“就算是战时,朝廷也有制度,可以代理但是不能受以正式官职,要通过朝廷审核后,才能决定官员的任命,就算是太孙,也没有权利任命三品以上官员。”

“你……”

王弼被怼的说不出话,只能气的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朱标也知道朱雄英有时候行事完全不按照章法来,其实这个毛病之前就有,老爷子在的时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久而久之,朱雄英自己也习惯了。

不过既然被张紞提了出来,自己作为监国太子总得有所表态。

“嗯,太孙虽然受了孤的指示,有权决定北境一切军政要务,但是行事确实有所僭越,念在其此次有大功于朝廷,就不罚了,功过相抵,再有下次,绝不轻饶。”

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子殿下这是闹的哪一出,不过既然太子发话了,自己等人听着就是了。

只有内阁三老彼此之间互看了一眼,眼里都是欣慰之色。

一个成熟的朝廷,就应该有不同的声音,这样上位者的行为才会越来越规范。

朝会结束后,张紞一身正气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的朝臣纷纷躲着他绕路走,而张紞对这一切都视若罔闻。

不一会,内阁的三位阁老就拦在了他回家的路上。

张紞眼睛一斜,沉稳的问道:“几位大人是为了太孙出头的?”

凌汉摇了摇头,有些不以为意的道:“我说张大人,别以为就你一个人有风骨,我们又不是护犊子的母鸡,还不至于找你麻烦。”

张紞有些出乎意料的看了一眼凌汉,有些不解的道:“那你们几位大人,拦住下官的去路所为何事啊?”

杨思义也是笑眯眯的道:“我们和太子殿下商量过了,如今大明的版图越来越来大,太孙如今也不适合继续在内阁任职,靠我们三个终究会有所疏漏,经过殿下的允准,内阁大学士的职位扩充到了五人,你此次出使东察台合汗国有功,我等三人准备保举你进内阁,你意下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上,三人对他的好意都已经溢于言表了,但是怎料张紞却不屑一顾的道:“下官能不能进内阁,什么时候进内阁,殿下心中自有公断,就不劳三位大人费心了。”

说完就拂袖而去,根本就没给三人任何好脸色。

气的凌汉怒骂道:“这张紞是不是脑子不好?怎么听不出好赖话的?”

刘三吾看着张紞离去的背影道:“这张大人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了,他这是想做一个纯臣啊。”

说完还叹了口气,摇头晃脑的离开了。

凌汉和杨思义也在此刻读懂了刘三吾的那句话,纷纷投去了敬佩的眼神。

散朝后,王建国带着兵部的官员,马不停蹄的向北境赶去。

不过一行人都是文官,自然和行军的速度没法比。

所以足足过了十八天,才抵达阿尔泰城。

这段时间里,朱雄英已经和朱棣将整个北境的新防线构想整理完毕。

就连构建新防线过后的沙盘都已经组建好了。

就连孔士行与李景隆都已经到了阿尔泰城,在构建防线的时候,孔士行的谋略再次得到了验证。

其实大部分的想法都是出自于他,不同于以往的构建防线的模式。

孔士行提出了批次防御的想法,在北境构建两道防线。

外松内紧,批次阻击,彻底杜绝了敌人想要一击摧毁北境防线的可能。

就连徐子卿也啧啧称奇,称赞其是世间大才。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应该在平安军历练的朱高煦竟然也跟在两人的身边。

在得知徐达遇害的消息后,朱高煦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为徐达报仇,但是被平安一直按着。

直到李景隆回去调神机营的时候,朱高煦再也忍不住,跟着李景隆就跑到了漠河军镇,在与北元的交战中屡次身先士卒,重创也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