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26章 镇南军改制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26章 镇南军改制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离开王府后,蓝玉看见朱雄英身边跟着的两名属官没有跟在身边,所以好奇的问道:“你的那两个属官呢?”

朱雄英笑着道:“他们两个啊?留在北境了,我打发他们两个做了孔士行的助手,希望他们能够多学些本事,以后还留着他们有大用呢。”

蓝玉平日里也能感受到朱雄英对那两名属官的看重,所以调笑道:“那两个看着都是人才啊,你就这么放心的把他们留在北境了?”

朱雄英有些感慨道:“玉不琢不成器啊,四婶能放心把自己的亲弟弟放在知县的位置开始历练,难道我还舍不得自己的属官不成?”

蓝玉对这位镇北王妃的魄力也觉得钦佩,但是话音一转道:“你对孔士行这个人怎么看?”

朱雄英一愣,他没想到蓝玉会关心孔士行,但是既然被问起,他也不会隐瞒,只能如实道:“此人雄才大略,善于算计,但是面对我的时候还算坦诚,而且对大明也算忠心耿耿,所以我才会选择重用于他。”

蓝玉的眼睛里面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提醒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很少这么容易相信一个人。”

朱雄英伸了个懒腰,有些好奇地问道:“舅姥爷是觉得这个人有问题?”

蓝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顾自的感慨道:“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你推行新学,让他这个衍圣公名存实亡,他非但不计较,还为你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人。”

听了蓝玉的话,朱雄英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是啊,原本两人应该水火不容的,但是却被此人短短时间内化敌为友,还能取得自己无条件的信任,这孔士行虽然现在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妥,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自己还是应该加一道保险才行。

“来人,笔墨伺候。”

很快就有亲军将上等的笔墨纸砚送了过来。

只见朱雄英在纸上奋笔疾书,不知道写了什么,随后招手让亲兵营的副统领宋卓风过来。

“你将这封信,亲手交到杨荣的手上,记住,不要让其他人看到这封信。”

见到太孙这么严肃,宋卓风也认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郑重的点了点头后,将信放入自己的怀中,就脱离了大部队。

而蓝玉则是旁观着这一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用人不疑是件好事,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就算再相信一个人,也要在他的身边放置一枚可以随时翻盘的棋子。

而做了这一切的朱雄英则在马车上陷入了沉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在这一阵诡异的沉默中,北伐大军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回到了京城。

京城百姓依然将宽敞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其实京城百姓已经习惯了,近些年来,大明对外的战争就没输过,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百姓们的热情。

早就见识过百姓热情的朱雄英直接换了套衣服,一溜烟的进了宫,直奔坤宁宫而去。

坤宁宫内,朱元璋悠然的躺在摇椅上,一旁的蒋瓛和朴半城像是两尊门神一样,一左一右站在两旁,马皇后则笑意盈盈的做着女工,看那模样似乎是一双小鞋。

“皇祖母的手艺可真好,只是这鞋子有点小啊,怕是允熥都穿不下吧?”

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马皇后一跳,随后就是掩饰不住的狂喜,拉着朱雄英上上下下的打量。

“大孙儿,你可算是回来了,让皇祖母看看,有没有受伤?”

两人的谈话也惊醒了正在午睡的朱元璋,睁开眼睛后瞥了一眼,没好气的道:“大惊小怪的干啥呢?臭小子空手回来了?”

朱雄英赶忙道:“哪能呢,皇爷爷,孙儿是先行溜进来的,蓝帅等人还在城门处堵着呢,等到他们进了城,礼物马上就到。”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才像话嘛。”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嗔怪道:“多大的人了,和个小孩子一样。”

随后,拉着朱雄英就开始嘘寒问暖了起来,母孙两人寒暄了很久,朱雄英才有机会向朱元璋打听到:“皇爷爷,现在朝廷内可还太平?”

朱元璋漫不经心的掀起眼皮道:“不知道,咱说过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爹做主,咱不过问,既然北伐之事已了,咱和你皇祖母就打算巡游去了。”

巡游?朱雄英愕然,真的什么都不管了?

看着朱雄英的样子,朱元璋怒其不争的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啊,成亲那么久了,也没个孩子,等我们回来的时候,你要是和灵儿还没生个大胖小子,咱把你腿打断。”

朱雄英的额头冒出一阵冷汗,自己成亲才多久啊,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仗,上哪有孩子去啊。

“皇爷爷,正好孙儿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朱元璋有些嫌弃的道:“就知道你放下一切先来找咱是有事,说吧,什么事?”

朱雄英将董小宛的事情和盘托出,就连她的出身和经历都没有隐瞒。

朱元璋听完之后,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这点小事还用的着来问咱?喜欢就娶,你自己决定,谁敢背后嘀咕你媳妇,你手里的刀是吃干饭的?”

这也行?朱雄英原本以为会有很多阻碍,却没想到自己的皇爷爷这么简单粗暴,不过也是,世间之事大多简单,只不过会被人想的复杂而已。

看着朱雄英还在发呆,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的道:“行了,你也别在这里躲清闲了,去武英殿吧,你爹这些天忙的脚不沾地,你也过去帮帮忙。”

朱雄英这才起身告退。

此刻的武英殿内,朱标正有些头疼的揉着脑袋,重铸北境防线所需要的物资,改革军制遇到的问题,福建水师的筹建,黄河决堤之后的赈灾事宜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去处理。

虽然兵部尚书王建国回来之后一反常态,解决了改革军制的很多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困难的地方。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军费的问题,虽然手中有数千万两黄金,但是如果说不出来源的话,王建国是提也不敢提啊。

户部尚书郁新有些气急败坏的道:“王大人,你们兵部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镇南王麾下三十万大军,想要拆分,派往各地的驻地,那需要多少银子?而且乌斯藏都司原本就是大明的领土,在乌斯藏边境也需要驻军?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建国也寸步不让的回怼道:“大明的领土?谁不知道乌斯藏地区的主宰是俄里斯军民元帅府,这些年来大明在这片区域的驻军不到两千,除了藏王是新封的藩王外,整个乌斯藏地区一个宗室都没有,难道不应该加以防范嘛?”

郁新不服的反驳道:“难道俄里斯军民元帅府敢不服从大明的命令吗?简直可笑。”

王建国胖胖的脸上满是讥讽:“呵呵,穷酸文人,书生误国,没有强大的力量威慑 ,他们会乖乖的听大明的话?”

郁新气的脸色铁青,拂袖道:“哼,匹夫,粗鄙不堪。”

两人都是尚书之职,各执己见,互不退让,眼见着两人都要吵起来了,朱标只能敲着桌子道:“行了,两位大人,你们都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员,现在吵吵闹闹像是什么样子?”

说完还不忘问道:“太孙到哪里了?”

“回太子殿下的话,儿子已经到了。”

朱雄英熟悉的声音从武英殿外传来,朱标没好气的道:“到了就滚进来。”

直到朱雄英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大殿上的时候,众人都觉得有些恍惚,经过这次北伐,朱雄英身上的威严更重,隐隐之中还带有一丝煞气。

“老爹,诸位大人,别来无恙啊。”

朱标轻咳了一声,有些责怪的道:“到了也不进来议事,躲在外面看热闹是吧?”

朱雄英尴尬的摸着鼻子,语气平静的道:“儿子听到了,无非是两位大人在讨论镇南王麾下三十万大军的改制问题。”

看着朱雄英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标忍不住挑眉问道:“听你这语气,是对镇南军改制有了一定的想法了?”

朱雄英随意的摊了一下手道:“很简单,三十万镇南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十五万人,沿袭镇南军的旗号,随镇南王返回云南,镇守南境,另一部分五万人,编入云南都司,受指挥佥事的领导和兵部的节制。”

“最后一部分十万人,另立旗号,入藏。”

入藏?群臣都皱着眉头,明军入藏可不是件小事情。

在云南主政多年的张紞对乌斯藏地区的形势很了解,所以反对道:“殿下有所不知,乌斯藏地区面积辽阔,但是地形复杂,高山河谷等地貌屡见不鲜,交通极为不便利,而且地势极高,不适合明人居住,辖区内以藏族居多,所以强行驻军,恐怕会引起藏人的不满。”

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会不知道乌斯藏地区的敏感,但是正是有了后世的经验,他才坚持要驻军,毕竟以后这是向西域各国和东察合台汗国进军的跳板,也是重要的防御力量。

所以朱雄英坚持道:“张大人,乌斯藏地区必须驻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