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25章 镇北王的气概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25章 镇北王的气概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漠北,镇北王府。

自从北境战事起后,镇北王府就一直空落落的,只有王妃和年幼的朱高燧在王府内,但是今天的王府就和往常不太一样。

整个王府之内热闹非常,因为王爷今天会回来,还有这次北伐的太孙和蓝玉等人。

王妃徐氏一大早就等待在了王府门口,左顾右盼之下,朱棣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只见朱棣化作一道黑色的残影,将朱雄英等人丢在了身后,直接将徐氏紧紧地抱在怀中,一旁的朱高燧哇的一下哭出了声,奶声奶气的道:“爹爹坏,抢娘亲。”

朱棣一脚将吵闹的朱高燧踢到一旁,硬气的道:“你娘亲是你爹的,记住了没。”

徐氏满脸羞红,伸手在朱棣腰间的软肉上拧了一把,嗔怪道:“要死啊你,孩子们都在呢。”

朱高炽和朱高煦同时双眼看天,表示自己什么都没看到,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时候蓝玉调笑的语气传来:“你们老朱家这不要脸的劲还真是遗传,啧啧啧,我说英儿怎么也这个德行。”

朱雄英顿时不干了,面不红心不跳的反驳道:“舅姥爷此言差矣,我平日行事极重礼法,还是很注意影响的。”

蓝玉撇了撇嘴,质疑道:“是吗?那是谁在还没成亲之前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啊?吓的整个京城的权贵都不敢自己家的闺女出门。”

朱雄英脸色一红,赶忙上前道:“四婶,饭做好了吗?侄儿都饿了。”

徐氏笑意盈盈的道:“早就准备好了,殿下,蓝帅请进吧。”

蓝玉上前一步,虽然脸色还是有些冷冰冰的,但是却淡淡吐出一句:“太子殿下都喊我一声舅舅,你们夫妻两个喊我一声舅舅也不吃亏。”

这一句话,直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要知道,之前蓝玉一直对朱棣抱有很深的敌意,双方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现在这一句话,意味着双方不再是敌人,而是一家人了。

徐氏有些惊喜的唤了声:“正该如此,舅舅,请。”

蓝玉这才心满意足的走了进去,后面跟着的朱高炽兄弟俩也松了口气,自己一家总算是彻底融入朱雄英身边的集团了。

过往种种都已经烟消云散,从今以后大家还是相互扶持的一家人。

宴席上,众人不停的推杯换盏,朱雄英有些感慨的道:“皇爷爷已经下旨,追封徐帅为中山王,魏国公的爵位自然由辉祖继承,但是现在辉祖远在倭国,一时半会也回不来,所以侄儿想让徐增寿那小子历练历练,这样也让魏国公的府邸看起来没那么冷清。”

徐增寿就是徐达的次子,也就是徐氏的弟弟。

听到朱雄英提起徐达的名字,王妃徐氏的眼睛有些发红,点头道:“有劳殿下挂念,太子殿下已经下旨,让徐增寿在京营中挂职。”

朱雄英摇了摇头,显然对自己老爹的安排有些不太满意:“四婶,京营内挂职也就是个虚职,起不到什么历练的作用,现在北境的官员奇缺,我与增寿也见过几次,那小子应该更适合文职,不如让他去北境当个知州吧,慢慢晋升,也算有了一份前途,而且离四叔四婶也更近了些,时长探望也方便。”

徐氏点了点头,显然对朱雄英的提议没什么意见,但是却主动道:“殿下有这份心是好的,但是增寿身上并无功名,还是让他从知县做起吧,如果他自己争气,自然不会给徐家丢人的。”

对于徐氏的要求,朱雄英自然不会拒绝,越是底层,越能磨炼一个人的性格。

朱棣端起酒杯,正色对着朱雄英道:“大侄子,你为我们做的一切,四叔都记在心里,这杯四叔敬你。”

朱雄英赶忙起身与朱棣共饮了这一杯,火辣辣的白酒下肚,朱雄英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趁着自己还没晕,得把正事都安排好,所以他赶忙道:“四叔,这次回京,高炽和高煦也得跟着,特别是高炽,守阿尔泰城他可是头功,虽然咱是一家人,但是该要的功劳咱可能少了。”

朱棣哈哈一笑:“都依你,高炽和高煦跟你回京咱也放心,你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去了京城多陪你们皇爷爷聊聊天,老子得镇守边疆,你们两个替爹多尽些孝心。”

朱高炽和朱高煦忙不迭的起身道:“孩儿谨遵父王的教诲。”

朱棣大手一挥,示意他们两个坐下,嘴里还嘟囔着:“你俩坐下,这是家宴,不要总是站起来,喝酒,来。”

看的出来,朱棣确实很高兴,和在席的众人不停的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后,众人都有些喝高了,朱雄英突然起身,提起一杯酒道:“四叔,这杯酒我敬您,这些年来你一直镇守北境,辛不辛苦的咱就不说了,这终日严寒就够熬人的了,这次大明的北境防线再次前移,王府就在漠北别动了,漠北怎么着也比新打下来的三省之地要强,四婶近年来的身体也不好,就算是搬回北平也行。”

还没等朱棣说话,徐氏就抢先开口道:“殿下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我们一家身负皇室血脉,又受太子与殿下的多番照顾,还被封为镇北王,那自然该为的大明镇守北疆,大明的北境防线在哪里,镇北王府就在哪里,此事绝对没得商量。”

“可是......”

朱雄英还想再劝,却被朱棣笑着打断道:“大侄子,此事不用再说了,你四婶说得对,你四叔我身为镇北王,自然与大明的北疆同在,在一个月前,我就已经想好了,镇北王府不日迁往阿尔泰城。”

此话说完,在场众人无不肃然起敬,这就是大明镇北王的气概。

蓝玉一拍桌子,忍不住喝彩了一声:“好,这才是我认识的朱棣,堂堂的大明镇北王,好气魄,好气概,该浮一大白。”

说完,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也许是受到气氛的渲染,纷纷跟着痛饮起来,将宴会的氛围推向了**。

朱雄英也同样感慨万千,在一杯接着一杯的狂饮下,所有人都东倒西歪的躺在了地上。

一直到第二天已经日上三竿的时候,朱雄英才悠然转醒,北境的酒不比京城的绵柔,一觉起来只觉得头痛欲裂。

杨荣与杨溥作为从军属官自然要随时伺候在身侧,见到朱雄英醒来,忙倒了一杯热茶递了上去。

朱雄英接过之后,直接将一杯茶水都倒进自己的肚子里面才有所好转,虚弱的问道:“杨荣,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杨荣看了眼窗外,低声道:“回殿下,现在刚过午时。”

午时都已经过了?朱雄英揉了揉自己还有些发胀的脑袋,挥手道:“你们两个,去找碗面,肚子里面现在有些空落落的。”

杨荣相对于杨溥来讲,就会更显得机灵许多,听到朱雄英的话就立刻跑了出去,找王府的小厨房去了。

而杨溥则像是个石柱子一般站在原地,朱雄英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不去?”

杨溥笑着道:“殿下,我等作为殿下的属官,有协助,规劝之责,帮殿下找面不在下官的职责范围内。”

朱雄英心道:“得了,又是一个不会转弯的直肠子。”

摇了摇头,朱雄英无奈的继续道:“那么扬大人,帮孤递杯水可以吧?”

杨溥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道:“自然可以。”

说完之后,还知道将水温控制在适宜的温度之内后,再递给朱雄英。

又喝了一杯茶水后,朱雄英的状态好了很多,正好杨荣从外面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葱油面走了进来。

朱雄英直接从床上蹦了下来,接过面条后如狼似虎的开始吃了起来。

短短时间内,那满满的一碗面就下了肚子里面,吃完之后,朱雄英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碗筷,随手擦了擦嘴角的汤汁。

“你们两个这次在这次北伐中做的很好,不管是军粮调度还是军情传达几乎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可见你们两个这些年的长进不小啊。”

得到了朱雄英的夸奖,杨荣与杨溥的表现也截然不同,杨荣表现得更加谦卑,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得意忘形,而杨溥则像是个木头一样,丝毫没有感觉。

“还是要感谢殿下多年来的栽培,才有我们两个现在的成绩。”

杨荣的话一如既往的圆滑。

朱雄英点了点头,正色道:“昨晚四婶的话也给了孤很多启发,现在孤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随孤回京,以你们两个的资历,可以在朝中直接选一个从三品的官职继续历练,这样比较平稳,日后也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另一个选择就是留在北境,这里环境艰苦,而且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作为孤的属官,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更会被人诟病,具体如何选择。还要看你们两个自己。”

杨荣与杨溥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道:“殿下,我们选择留在北境。”

其实对于他们两个的选择,朱雄英并不意外,都是有志之士,自然不会放弃靠自己晋升的机会。

又在王府休整了一天后,朱雄英一行人才继续向京城进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