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39章 太子亲征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39章 太子亲征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朱标的话直接镇住了整个朝堂,没人敢再说什么。

这时,吏部尚书张紞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语气有些沉重的道:“太子殿下,如今太孙已立,储位已定,而且太孙一直以来并无过错,反而屡建奇功,这个时候让藏王临朝,于理不合,还请殿下将收回旨意。”

吏部原本就是六部之首,张紞的资历也足够,而且刚立下了出使东察合台汗国的大功,所以见到他开口了,其余人也不再犹豫。

礼部尚书唐阙没有丝毫犹豫的站了出来,朗声道:“太子殿下,微臣现为礼部尚书,太孙尚在,其余藩王断无临朝之礼,如果太孙犯错,还请明示太孙之过,上传宗室,否则的话,请殿下收回旨意。”

除了兵部尚书王建国外,其余各部尚书纷纷站了出来,跟在张紞的身后。

被朱雄英一手提拔的崔淼,解缙,方孝儒三人此刻却一言不发, 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朱标的眼睛里面充满了异样的情绪,森然道:“看来朝堂之上对孤有意见的人很多嘛,孤从来没说过太孙有什么过失,让藏王临朝也不过是协助孤处理朝政而已,既然诸位如此有意见,那此事就先作罢吧。”

在一旁站着的朱允炆面色很难看,他没想到在朱标这么明显的袒护之下,还有这么多的朝臣敢站出来反对自己。

他将站出来的群臣都牢牢记在了心里,等到自己登基之后,这些老东西一个都别想活。

“既然诸位大人不想让本王出现在朝堂上,那本王现在就走,还请诸位不要为难我爹。”

见到这个场景,朱允炆只能以退为进,故作委屈的退出了朝堂。

等到朱允炆的身影消失之后,诸位大臣才算松了口气。

原本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王建国突然站了出来:“启奏殿下,前日福建水师遭到倭寇偷袭,幸亏陈国公指挥得当,这才没有造成大量的损失,但是倭寇明显是有备而来,恐怕还有后续的计划。”

朱标的脸色一沉,勃然大怒道:“小小倭寇,竟然敢屡屡犯我大明海域,实在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传旨下去,孤决意带着亲自前往福建水师督战,务必荡除倭寇,消除我大明东南沿海的隐患。”

此言一出,群臣色变,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乃是国本,万万不可轻出啊。”

“是啊,如今皇上在养病,太孙去了北境,如果太子再去福建沿海吗,朝廷大事应该怎么办?”

“太子殿下三思,还请收回成命。”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应该大力劝阻的六部尚书此刻却出奇般的沉默,没有一个人出言劝阻。

没有足够分量的大佬阻止,朱标自然没有什么顾虑,直接一锤定音道:“行了,就这么定了,兵部尚书王建国,藏王朱允炆,右都御史林不群随行。”

随后,朱标又点了几十个名字,都是这段时间靠着谄媚和弹劾太孙上位的臣子。

被点到名字的大臣们都春风得意,仿佛中了大奖一般。

随后朱标轻咳了一声:“孤离开京城之后,朝政就交给杨思义杨阁老和其余各部尚书合议。”

这...有的朝臣出言提醒道:“殿下,杨阁老现在还病着呢。”

朱标冷笑一声:“病着?他有没有病孤心中没数吗?告诉他,这差事他必须得接着。”

说完之后,也没有给群臣反应的时间,直接拂袖而去。

散朝之后,张紞,唐阙,郁新,单安仁,周祯五部尚书默契的对视了一眼,彼此之间的眼神中蕴含着同样的决定。

五人回府之后,脱下朝服,换上便装,从后门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西山别院。

尚书是朝廷正二品的官职,同时五位到访,自然是天大的事,王怡雯不敢有丝毫懈怠,将五人都带到了议事厅。

张紞进门后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敢问姑娘,古今西山别院做主的人是哪位?”

王怡雯微微欠身,不卑不亢的道:“回大人,殿下在离开京城之前曾经有过交待,西山别院之事,在下就可以做主。”

张紞并没有因为王怡雯是个女流之辈就有所轻视,而是正色道:“既然如此,姑娘,还请你立刻给太孙传信,让他回京主持大局。”

王怡雯眉头皱起,心中一动,但是脸上却充满了不解的问道:“诸位大人这是何意?如今太子殿下监国,还有皇上坐镇朝堂,怎么也轮不到太孙殿下主持大局啊。”

唐阙来过几次西山别院,也是认识王怡雯的,所以有些焦急的道:“哎呦,王姑娘,现在不是打马虎眼的时候,如今皇上在坤宁宫养病,根本谁也看不到,太子殿下不知为何性情大变,如今朝堂上乌烟瘴气,这个时候太子离京,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必须得马上把太孙叫回来,要不然大明就真的要乱了。”

王怡雯不是不知道现在形势的危急,但是作为西山别院现在的主事人,她现在不能乱。

“诸位大人,你们有没有想过,不管太子殿下现在行事有多荒唐,但是他终究是太子,太孙如果无诏回京的话,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这岂不是送给有心之人以把柄。”

郁新虽然作为户部尚书,但是资历尚浅,所以一般的时候并不怎么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此刻却冷静的道:“太子殿下说过,他走之后,朝政由内阁杨阁老和我们几人共同商议,我们联名起草一份诏书,内阁用印就是,那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

其余几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同意道:“可以,我们几人并无意见,想来杨阁老也不会反对。”

“没错,我们所行之事用心正大,绝无私念,就算日后追究起来,也绝不后悔。”

见到几位大人将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怡雯也不再藏着掖着,先是起身行了一礼:“诸位大人一片赤诚之心,在下佩服,实不相瞒,太孙殿下应该在返京的途中了,自从刘先生的死讯传出之后,太孙殿下一定会放下一切返回京城,到时还望诸位大人能够施以援手,不授人以柄。”

这时众人才想起来,是啊,刘三吾可是太孙的老师,以太孙重情重义的性格,怎么会视而不见呢。

想到太孙殿下即将回京,几人原本有些不安的心此刻也放松了许多。

不过王怡雯没说的是,就在刘三吾离世的同时,禁军副指挥使傅让带着五千禁军,离开了京城北上。

太子殿下下了死命令,只要禁军有一个人活着,就不能让太孙回到京城。

虽然傅让是太孙的兄弟,但是颖国公一样是朝廷的死忠,他们父子二人一向忠君爱国,对于朱标的命令,傅让多半是会一丝不苟的执行。

朱雄英念及兄弟之情,一定会被束缚住手脚,所以太孙能不能顺利回京,没有人知道。

而此刻的朱雄英确实已经在回京的途中了。

在得到刘三吾死讯的第一时间,朱雄英就已经往回走了,沈灵儿并没有劝阻,而是默默地跟在身后。

夜晚,朱雄英一个人靠在火堆旁边,眼神深邃的看着天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朝阳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他身侧,面色少有的凝重道:“殿下,这个时候回京真的合适吗?虽然我知道不应该劝您,但是咱们是不是要提前做些安排?”

朱雄英的思绪被拉了回来,露出一丝笑容:“朝阳,这好像是你第一次主动在我身边表达自己的看法。”

林朝阳常年穿着那套黑色劲衣,有些感慨的道:“我只是殿下的护卫,殿下一直以来运筹帷幄,并不需要我多言,只是这次,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太诡异了,让人摸不到头脑。”

朱雄英听了林朝阳的话,面色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内心却并不平静,跟着叹了口气道:“是啊,这一切都让人看不懂,所以我必须要回去,我最重要的人都在京城,我有种预感,再不回去,我会后悔一辈子。”

林朝阳点了点头,突然语气轻松了很多道:“好,既然如此,咱们就杀回京城。”

朱雄英有些诧异的看着林朝阳:“你不是来劝我的吗?怎么突然之间好像你松了口气一般?”

林朝阳嘿嘿一笑,一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道理的样子道:“之前我出言劝阻,是因为我怕殿下在急怒或者悲伤的情绪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但是现在看来,您并没有失去理智,那以后要做什么就不是我要想的了,只要按照殿下的指示去做就好了,哪怕前面有刀山火海,咱们一起闯过去就好了。”

朱雄英的内心滑过一道暖流,这就是兄弟,不问原因,没有理由的跟着自己。

“林大侠不愧是天下第一帮的帮主,这份英雄气概,真是无人能及。”

林朝阳听到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有些唏嘘的道:“记得第一次见到殿下的时候,朝阳帮还只是管着两三条街道的小帮派,靠着帮街坊们解决一些小事,赚些辛苦费卫生,现在的朝阳帮已经发展的这么大了。”

朱雄英站起身,拍了拍林朝阳的肩膀,信誓旦旦的道:“以后,朝阳帮会更大,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伴随着朱雄英的这句话,远处的朝阳也随之缓缓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