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74章 北海行省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74章 北海行省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捷报,水师大捷,攻克京都。”

黄海水师的战绩很快就传回了京城,正在奉天殿上朝的朱雄英和群臣都大喜,虽然对征讨倭国一直成竹在胸。

但是真正当捷报传回来的时刻,还是会让人喜出望外。

“快将捷报拿过来,朕看看。”

王九成迈着小碎步,将捷报放到了朱雄英面前的桌案之上,在翻阅之后,朱雄英更是大笑三声。

“王九成,念念,让臣工们都跟着开心一下。”

王九成清了清嗓子,拿起军报朗声道:“启奏陛下,臣汤和奏报,截止天启元年十二月七日,我黄海水师在攻克九州岛之后,一鼓作气,攻入京都,南朝大将军新田义贞战死,北朝大将军足利尊战死,北朝天皇光明天皇战死,共杀敌超过三十万,俘虏近五万,金银财宝无数,倭国主力已灭,最多月余,倭国全境都将成为我大明领土。”

这可是天启一朝对外的第一次战争,就取得了如此大捷,满朝文武皆喜笑颜开。

就连朱雄英也觉得欣喜异常,当即便传令道:“很好,让陈国公押送缴获的物资先行返京,朕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内阁张紞在恭喜之余还不忘提醒道:“陛下,水师大捷可喜可贺,但是倭国土地应该如何妥善安置依然是个问题。”

朱雄英自然也没被喜悦冲昏头脑,对于倭国这块土地他早就有了具体的计划,当即开口道:“倭国虽然是个弹丸岛国,但是地理位置优越,而且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大量的温泉和湖泊,气候宜人,所以朕有意改倭国为大明的北海行省,教化百姓说汉语,识汉字,彻底成为我大明的领土,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

内阁杨思义第一个站出来,面带忧虑的道:“陛下,近年来我大明兼并的土地实在是太多,如今阿尔泰、山南、山北三个北境行省还没完全掌控在我们手中,朝廷又在乌斯藏地区驻军,如今再增加一个北海行省,会不会步伐太大了些。”

内阁凌汉也有同样的忧虑,附和道:“是啊,陛下,不管是漠北,黄海,还是后面增加的行省,只要完成一件,都是不朽的功绩了,如今陛下短短数年之间,先灭朝鲜,再败北元,后灭倭国已经算是千古一帝了,但是绝对不能好大喜功啊。”

朱雄英也知道忠言逆耳,内阁的几位大人都是为国家利益,绝无半点私心,但是他更知道倭国人的脾性,如果不一次把他们彻底打服,日后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所以他也放下了身段和大臣们商议道:“这样吧,朕答应你们,倭国事了之后,十年之内,朕不再对外兴兵,休养生息,专心治理朝政如何?”

内阁几位阁老对视了一眼,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作为臣子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虽然将倭国变成北海行省会让朝廷运转的压力大增,但是换来陛下十年不动刀兵,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没办法啊,这新皇哪里都好,励精图治,勤于朝政,就是动不动就灭人家国,再不加以控制,恐怕他还会继续打,再打下去,大明是真的承受不住了。

就在内阁的三位阁老都同意的时候,新任吏部尚书韩宜可却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如今刑部与御史台在江南彻查先太子遇刺一案已经审结半月有余,涉及六品以下官员三百四十一名,五品官员七十三名,四品官员十九名,四品以上七名,至今吏部也没有补全,如今再开设北海行省,微臣请问,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官员去治理?”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他也知道现在大明的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而在洪武年间,自己的皇爷爷又将朝堂杀了个血流成河,所以大明的官员一直都处于稀缺状态,虽然这几年有所好转,但是面对大明快速的发展速度来书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礼部尚书唐阙察言观色,自然要绞尽脑汁为陛下排忧解难,所以提议道:“陛下,如今新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是不是考虑重新开设科举?为朝廷选拔人才?”

自从推行新学后,朝廷就断了科举,已经有数年没有流入新的血液了,所以文武百官都面露期待的看向皇上。

朱雄英沉思了一阵之后,还是摇了摇头:“不行,如今很多地区的学校刚刚建好,很多教习还没到位,这个时候开科举对他们不公平,而且新学推行的时间并不长,就算开设科举,能通过的人也不多,如果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为国家排忧解难,那就不如不选,这样吧,科举定为天启三年的六月中旬,这段时间,让学子们沉下心来,好好研读新学的内容。”

朱雄英的话彻底断了利用科举选拔新人的机会,群臣不由得有些叫苦连天,毕竟现在每个大臣的工作量都很大,他们也是过的苦不堪言。

韩宜可继续追问道:“那陛下可有人选派往北海行省?”

朱雄英脑海中不断的闪过一个个的名字,又被他一个个的否决。

“杨士奇在河南刚升任布政使。”

“杨荣与杨溥在北境历练。”

“陈家书在漠北刚升任左参议,寇淮安现在是顺天府尹位置重要不能轻动。”

“铁铉现在在黄海行省担任参政的职位,也是历练的时期,虽然黄海现在有韩巨儒和顾修在不会出什么乱子,但是没有一个自己人盯着终究是不太放心。”

“夏元吉更是在治理黄河也不能轻动。”

“景清与暴昭管着刑部和御史台更是不能出京。”

思来想去,自己手中能动用的人真的是太少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名字突然蹦到自己的脑袋里,对啊,自己怎么把他给忘了?

“高炽啊,你现在也在内阁历练了一段时间了,朕有意派你去黄海历练一番,你觉得如何啊?”

朱高炽虽然近期瘦了些,但是体重依然超标,站在那里就气喘吁吁的,正在给自己擦汗的时候,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被惊的手帕都差点掉到地上了。

“这..陛下,臣弟才疏学浅,怕耽误朝廷的正事啊。”

朱高炽的能力朱雄英是很了解的,而且很放心,只是担心他的身体,不过想着如果到那边水土不服,身材能瘦一点,说不定对他的健康还有些好处,所以当即就打定主意的道:“行了,就你了,接旨吧。”

朱高炽膝盖一软,无奈的跪在地上:“臣弟接旨。”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传旨,册封水师大将军汤和为北海大都督,率领黄海水师驻扎北海行省,册封镇北王世子朱高炽为北海布政使,前国子监监生黄淮为左参议,前国子监监生陈默林为右参议,前往北海,主持政务,钦此。”

朱高炽的汗水都滴到了地上,心道“坏了,这次跑到北海去了,离北境是越来越远喽。”

见到陛下已经钦点了北海行省的班底,韩宜可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只要不给他们吏部增加难题,他就是能够接受的。

朱雄英见到别人也没有什么问题了,直接就宣布退朝。

太极宫内。

朱高炽,黄淮,陈默林三个被钦点即将远赴北海的官员齐齐聚集在这里。

朱雄英有些感慨的道:“黄淮,陈默林,你们两个都是国子监的老人了,为了新学的推行一直在京城学校里担任教习,辛苦你们了,这次是你们的机会,协助世子把北海治理好,回来之后朝廷里就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黄淮和陈默林都很激动,天下臣子何其多,能被皇帝放在心里的可没有几个。

两人同时跪地,感激涕零的道:“微臣多谢陛下,臣等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朱雄英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两个站起来,随后将目光停在朱高炽身上:“副手朕都给你配好了,这里两个人可都说朕的爱将,你到黄海之后尽管放手施为,朕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让北海在最短的时间,变成我大明真正的领土。”

朱高炽也想跪下, 但是奈何肚子实在是太大了,有些费劲,朱雄英忍不住皱了下眉头,有些嫌弃的道:“还有,你这体型怎么又圆润了?”

朱高炽也很苦恼,有些无奈的道:“臣弟也不知道啊,每天就是喝凉水,他也一直在长肉。”

黄淮看着朱高炽的体型,若有所思的道:“陛下,世子这种情况臣在家乡也遇到过,应该是一种病,只要吃东西就会不停的长胖。”

这是一种病?朱高炽的眼睛亮起来了,有些期待的问道:“黄大人,那可有医治之法?”

黄淮摇了摇头,拱手道:“虽然臣没有医治之法,但是臣听闻陛下身边有一名医,能够医死人,生白骨,想必会有办法。”

朱雄英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一个身穿破烂的邋遢道人,沉声道:“你所说的之人名为林戬,确实是个神医,这样吧,高炽,你出宫之后,就让黄淮陪你去趟,看看是否能有办法医治。”

朱高炽闻言,眼睛里面瞬间爆发出两道精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