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78章 黄河决堤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78章 黄河决堤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入夜之后的太极宫灯火通明。

如今南京城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

朱雄英以及三位阁老,还有几分醉意的唐阙围坐在火炉边上,王九成十分贴心的煮了几杯热茶,递给了几位大人。

朱雄英拨弄了一下火炉里的炭火,让火势更旺盛一些,身上更添了几分暖意的问道:“几位阁老,对今日扎马使臣提出的互市一事怎么看?”

凌汉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面色有些凝重的道:“互市虽然是利国利民之事,但是交易出大量的铁器和粮食,东察合台汗国的国力会稳步上升,到时候会不会对我大明边境产生威胁实在是未知之数啊。”

张紞作为在场最了解东察合台汗国的人则有些不以为然的道:“凌大人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根据老臣对东察合台汗国的了解,他们绝对不敢对大明有非分之想,其一是目前他们正面临着帖木儿帝国的步步紧逼,虽然短期之内不会有灭国之威,但是却已经被压制在了下风,连国都都已经迁往了内地,所以他们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大明。”

“其二就是他们的大汗对大明一直心存向往,一旦他们真的不敌帖木儿帝国,大明是唯一敢庇护他们的人,所以老臣认为开设互市对大明更有利些。”

张紞的话引起了杨思义的赞同:“老臣也认为开设互市对我大明更加有利,之前漠北的互市为我大明增添了不少的收入,如果在宣北开设互市,北境的商人一定会闻风而动,想必我大明也会从中获利良多。”

听着三人的讨论,朱雄英一直没有表态,凌汉不由得问道:“陛下,您的想法呢?”

朱雄英这才回过神来,语气中带了几分凝重道:“张阁老,你是去过东察合台汗国的,你觉得他们的战力如何?”

张紞认真思忖了片刻之后回答道:“回陛下,东察合台汗国的面积辽阔,民风彪悍,战力应该不在北元之下,最起码挤出五十万精锐是没有问题的。”

朱雄英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道:“是啊,这样一个强国,却被帖木儿帝国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这时,三位阁老才意识到不对,彼此的眼神之中带有一丝惊骇,是啊,这帖木儿帝国的战力是有多强啊。

朱雄英继续道:“朕之所以答应开设互市,还有一层用意就是希望东察合台汗国能在帖木儿帝国的攻伐下坚持的久一点。”

虽然在前世,帖木儿帝国并没有与大明产生过冲突,但是随着自己的穿越,历史的轨迹早就发生了偏移。

更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姚广孝,他能跑去北元,自然就能跑去帖木儿,在经过倭国一战后,大明已经隐隐有了当世第一强国的趋势。

但是这也意味着大明成为了周边所有国家的威胁,帖木儿帝国,沙皇俄国,北元,如果他们联合在一起,大明能赢吗?

这些忧虑自然不能说出口,三位阁老还在为朱雄英的高瞻远瞩而由衷的敬佩。

唐阙虽然喝的迷迷糊糊的,还不忘记恭维道:“陛下如此深谋远虑,实在是大明之福啊。”

朱雄英摆了摆手,对唐阙也是有些无奈:“互市的事情,你们理藩院也要盯着,户部协理,可别给朕惹出什么乱子,听到了吗?”

唐阙直接立下军令状:“陛下放心,如果臣把这件事搞砸了,您摘了臣这颗脑袋。”

朱雄英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话音一转道:“对了,三位阁老,今天对朕的义妹表现可还满意?”

三人对视一眼,心道陛下果然动了让女子为官的心思。

每次内阁有事,凌汉都是毫不犹豫的第一个站出来,他有些为难的道:“陛下,郡主的能力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想要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只怕还需要做出一些实际的功绩啊。”

朱雄英也知道以现在王怡雯的资历,根本不足以担当三品大员的重任,所以点头道:“没错,朕也有意让她出去历练一番,只是还没想好让她去哪里。”

杨思义的脑筋转的很快,当即就给出了主意:“陛下,不如让郡主先到礼部历练一下吧,近期礼部典礼杂多,也是最容易积攒功绩的地方。”

朱雄英沉思了片刻之后,刚要点头。

王九成突然从外面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面色十分焦急。

朱雄英知道王九成平日里十分稳重,所以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怎么了?慌慌张张的?”

王九成咽了口唾沫,低声道:“陛下,黄河决堤,甘肃,陕西,河南三省大灾,初步估算,死伤难民超十万,摧毁民屋上万间,下游良田被淹没无数,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单阁老就带人堵在了河道上,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消息,生死未卜。”

什么?!朱雄英手中的姜碗瞬间掉在地上,呆愣在了原地。

其余四人也都大惊失色,纷纷起身,从王九成的手中接过八百里加急的驿报一字不差的看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有自己亲自设计的治水方针,再加上夏元吉这个治水名臣,还有单安仁这个老臣盯着,怎么可能会出现决堤这种事情?

看着驿报上的伤亡情况,朱雄英的眼睛都红了,这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去把六部尚书都叫起来,太极宫议事。”

朱雄英的脸色很冰冷,他相信这件事情一定有蹊跷,不管是谁从中作梗,他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自朱雄英登基之后,从来没有过深夜召见臣子的时候,所以六部尚书都察觉到了不对,所以都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太极宫。

在得知了黄河决堤后,都面色大惊,但是很快就都镇定了下来,不管怎么说,既然灾情发生了,当务之急肯定是要先安抚难民。

户部尚书郁新当即表示道:“陛下,如今国库充盈,拿出五百万两安置灾民不成问题,而且国库储粮也比较充足,臣现在就去安排,即可发往受灾区域。”

朱雄英脸色稍缓,点了点头道:“好,郁尚书你先去安排,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些物资送到灾区。”

郁新面色凝重的走了出去,直奔吏部库房开始清点。

杨思义更是站了出来道:“陛下,这次受灾区域之广,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所以臣请命,前往灾区,安抚难民的情绪,主持赈灾事宜。”

对于杨思义,朱雄英自然一百个放心,当即下旨道:“好,传旨,封内阁大学士杨思义为钦差,由千牛卫护送,前往灾区赈灾,地方官府,一律受其节制,另外查清此次黄河决堤真相,四品以下涉事官员,先斩后奏,四品以上可先行羁押,送往京城。”

这相当于给了杨思义一把锋利无比的尚方宝剑,杨思义郑重的道:“老臣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朱雄英此刻已经冷静下来,面露担忧的叮嘱道:“杨阁老,您年岁也不小了,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朕等着你回来。”

杨思义也是笑着道:“陛下宽心,老臣还没活够。”

说完之后,就拜别了朱雄英,转身离去,事态紧急,实在是经不起耽搁。

随后,朱雄英又与其余大臣商议了一些赈灾的细节之后,这才放众臣离去。

靠在龙椅之上,脑海中不断浮现曾经自己去赈灾之时的人间惨剧,心中的杀意也越来越浓重。

“王九成,去把胡宁和王怡雯叫来。”

此刻天色已经开始转亮,朱雄英已经忙活了一天一夜,王九成有些担忧的道:“陛下,要不然先歇一歇吧,马上就要早朝了,您先眯一会,有什么事早朝上说吧。”

朱雄英摇了摇头,拒绝了王九成的好意,苦笑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朕怎么睡得着啊?去吧,不安排好,朕始终不放心。”

王九成叹了口气,无奈的转身去传唤两人。

王怡雯在接待了外宾之后,就被沈灵儿留在了坤宁宫,锦衣卫衙门距离皇城也并不远,所以两人来的很快。

在简单讲述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朱雄英面色凝重的道:“杨阁老并不擅长查案,所以想要知道黄河决堤的真相还是要靠你们。”

“胡宁,你带着锦衣卫,亲自去灾区探查,一定要将这件事查的水落石出,不管牵扯到谁,都给朕一查到底。”

胡宁丝毫不敢大意,一脸严肃的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全力,探查真相。”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王怡雯:“怡雯,朕封你为文成郡主,奉旨查案,朕让傅让在禁军里面挑了三千个好手,锦衣卫在暗,你在明,互相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此案,明白了吗?”

王怡雯有些迟疑的道:“陛下,臣妹毕竟是个女子之身,会不会在朝堂上给陛下造成麻烦。”

朱雄英挤出一丝温和的微笑:“无妨,只要你用最短的时间查出真相,朕在朝堂就有足够的底气力挺你,朕和皇后都很相信你,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听闻此言,王怡雯才坚定的点头道:“臣妹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

“叫皇兄,叫什么陛下啊。”

“皇...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