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279章 泄洪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279章 泄洪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河南开封,周王府。

自从上次河南灾情之后,周王朱橚虽然依然沉迷于自己的花花草草,专心于医术,但是对地方政务也变得更加上心。

后面黄河数次泛滥他都亲自前往前线,与当地官员一起,对灾情处理的很得当,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再加上杨士奇这个能臣在身侧,河南政务被处理的井井有条,周橚也可以更放心的用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医术上面。

在周王府的后院,一名老者正躺在一个摇椅上,悠闲的摇着蒲扇,看着在药田里的朱橚忙碌,时不时还出言嘲讽几句。

“咱说你那个黄色的药草是咋样的,都要枯死了,不能多浇点水?”

朱橚一头黑线的反驳道:“爹,这是黄皮,就是这个颜色,您老人家要是不认识就在一边看着吧,这又不是你种的那些粮食。”

原来这老者正是退位之后,四处云游的朱元璋,见到朱橚还敢反驳,不由得眼睛一斜:“切,你小子懂什么?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咱还能不知道?咱是逗你玩呢..”

朱橚只能无奈的道:“行,爹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朱元璋这才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继续躺在摇椅上眯着眼睛。

这时一名翩翩少年从前院走了进来:“皇爷爷,父王,皇祖母说饭好了,让你们两个过去吃饭。”

朱元璋看着来人瞬间喜笑颜开,满眼的宠溺之色:“ 有炖啊,过来皇爷爷这里。”

少年正是朱橚的嫡长子,周王世子朱有炖。

朱有炖乖巧的走到朱元璋的身边,扶着那双布满风霜的双手。

朱元璋笑着道:“走,跟皇爷爷去吃饭,不管你爹。”

朱橚无奈的从药田里抽身出来,找地方去清理身上沾上的泥土,还不忘记叮嘱一声:“爹,你给我留点饭,别都吃了。”

对此朱元璋全当没听见,拉着自己的孙子就向前厅走去。

周王妃早就已经做好了一桌子的药膳,马皇后看起来的气色也好了很多,从紫禁城离开后,朱元璋就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开封。

朱橚的医术确实很高明,原本因为朱标之死,两位老人都黯然神伤,但是经过朱橚做的药膳调理之后,两人的身体明显的变好,所以两人就在河南多留了一段时间。

在朱元璋和朱有炖来到前厅的时候,朱权也紧跟着到了大厅,自顾自的坐了下来:“爹,有炖,快过来坐吧,我都要饿死了。”

朱有炖四周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十七叔,长辈们还没入座,侄儿哪敢坐啊。”

朱权摇了摇头,看着桌子中间烤的发亮的烤鸡就伸出了自己的手,被朱元璋一下子拍掉,冷哼一声:“没规矩,老子还没动筷子呢,轮得到你?”

朱权缩回有些发红的手,疼的龇牙咧嘴,还不忘记吐槽道:“爹,你这力气是越来越大了,那还用吃药膳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对朱有炖语重心长的道:“有炖啊,以后你可不能学你十七叔,一点规矩都不懂,也不能学你爹,太老实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话正好落在了刚进来的朱橚耳朵里,他有些无奈的道:“爹,您能不能不在背后讲儿子的坏话,像什么样子嘛?”

朱元璋眼睛一瞪,不满的道:“老子讲你坏话还用在背后?”

朱橚只能举起双手投降道:“好了好了,您最大好了吧,您快坐下吧。”

马皇后,哦不,现在已经是太后了。

马太后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也有些开心的道:“好了,都别斗嘴了,快坐下吧,吃饭。”

见到马太后开口,所有人这才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王府的长史突然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王爷,大事不好了...”

话还没说完,他看到朱元璋也在席上,赶忙跪下行礼道:“见过太上皇,太后娘娘。”

朱元璋故意当做没看见,自顾自的吃着盘子里的饭菜,交给朱橚自己处理。

朱橚见到长史神色慌张,也知道一定是出了急事,赶忙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这里说吧。”

长史焦急的道:“前段日子在黄河渡口修建的减水坝决堤了,洪水沿江而下,已经淹没了不少的良田和房屋,沿岸百姓死伤众多。”

什么?周橚大惊失色的道:“怎么可能,那碱水坝建成之日,本王亲自去视察过,高数十丈,有十丈宽,今日黄河水流已经得到控制,怎么会出现决堤?”

长史也觉得奇怪,但是现在已经顾不上了:“王爷,现在当务之急是处理险情,不是追究为何决堤啊,杨大人已经带着衙役赶到坝上去了,单阁老现在也在坝上抢险。”

朱橚很快就冷静下来,立刻传令道:“你现在带着本王的手令,去河南都司调兵,让他们马上出兵,治理灾情。”

“叫上府里所有的男丁,跟着本王去坝上。”

话音落下,朱有炖和朱权也自觉的站起来,异口同声的道:“五哥(父王)我跟你一起去。”

事出紧急,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所以朱橚也没拒绝,在和朱元璋打了个招呼之后,就急匆匆的出了府门。

在朱橚离开王府之后,朱元璋就开始了坐立不安,在大厅内走来走去。

马太后见状也知道他是坐不住了,所以开口道:“重八,你想去就跟着去看看吧,让蒋瓛和朴半成跟着。”

朱元璋不好意思的搓搓手:“好的,妹子,咱就是跟着去看看,很快就回来。”

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跟在后面走了出去。

在朱橚赶到坝上的时候,杨士奇带着的衙役,和单安仁的护卫兵已经初步控制住了局势。

原本减水坝的作用是当洪水上涨时,通过开启减水坝来分洪,使江河之水溢流到其他地方,从而保护下游堤防,防止或减轻险情。

但是如今减水坝决堤,让原本偏于平缓的黄河水瞬间失去了控制,以不能控制的速度冲向了两岸。

朱橚带人顶着洪水来到了坝上,对着杨士奇喊道:“杨大人,现在是什么情况?”

杨士奇现在浑身已经湿透,脸上也满是泥污,大声喊道:“现在黄河水位越来越高,咱们需要大量的泥土加高堤坝,否则就会很快就会再次泛滥成灾。”

泥土?朱橚闻言立刻安排手下:“去,挖土,将附近的民居都拆了,告诉百姓等待险情过去,官府负责给他们建新家!”

就在这时,单安仁从坝上下来,面色难看的道:“不行,水位上涨的太快了,按照这个趋势,堤坝增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水位上涨的速度。”

说完,还面露担忧的看着下游的方向,叹了口气:“上游虽然控制住了,也不知道下游是什么情况。”

一群人顿时陷入了愁眉不展之中。

这时,从下游方向,赶来一队骑马的士兵,为首的正是应该在下游的夏元吉。

只见他虽然神色匆匆,但是行动之间并没有任何的慌乱。

“诸位大人,下官有一策,或许可解当前的困境。”

在场的人闻言都大喜过望,朱橚更是直接道:“夏大人,你有什么办法,不妨直接说出来。”

夏元吉正色道:“如今的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加高堤坝,而是应该想办法减缓黄河的流速。”

朱橚如今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焦急的开口问道:“如何减缓流速,你有什么办法就直接说出来吧。”

夏元吉也不在兜圈子,直接道:“很简单,开闸泄洪,北岸靠近开封城,民居多,而麦田少,南岸民居少而麦田多,下官建议,将南岸的百姓转移到北岸,将黄河之水引向南岸,如此,黄河之水的流速才能降下来。”

夏元吉的话说完,现场陷入了沉寂当中。

朱权双眼放光,拍了拍夏元吉的肩膀,赞许道:“这小子,我喜欢。”

朱橚皱着眉头,呵斥道:“老十七,别添乱。”

随后,他有些为难的看着夏元吉,沉声道:“夏大人,你可知道,南岸可是河南最大的良田,足足有上千顷,占据着河南将近四分之一的产量,一旦按你所言,这千顷良田就完了。”

杨士奇和单安仁一时之间也陷入了两难。

这时夏元吉昂首挺胸,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的道:“殿下,几位大人,现在时机紧迫,绝对不能犹豫,现在两岸都有百姓还没撤离,一旦再次决堤,不止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下游的各省也都会受到波及,到时候造成的损失更大。”

眼见周王还在犹豫,夏元吉的声音更加激动,他直接道:“殿下,如果您下不定主意 ,就将这个权利给下官,下官承担一切后果。”

看着夏元吉激动的脸色潮红,周橚一咬牙,怒声道:“好,本王就信你一次,来人,按照夏大人说的做。”

这时他身边的属官还有些犹豫,毕竟后面朝廷如果问责起来,自己王爷一定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没听到本王的话吗?”

一旁的官员见到周王已经下令了主意,只能无奈的行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