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17章 单安仁的死讯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317章 单安仁的死讯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延安侯府,在唐胜宗回来之后,就将自己关在房间内,暴怒的将目光所及的一切东西都砸了个粉碎。

“哼,一群老东西,一点立场都没有!”

在一阵发泄之后,他也慢慢冷静下来,他很清楚自己这些年在凤阳作威作福,一旦徐子卿和朱允熥将一切都理清后,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现在神机营已经控制了凤阳的防务,自己没有一点翻盘的机会,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跑路,现在朝廷已经开放了海禁,自己只要乘船出海,一切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想到此处,唐胜宗走出房门,唤来管家。

“你,去将侯府内所有的金银都准备好。”

管家还很疑惑的问道:“侯爷,好端端的,把所有的金银都整理出来干什么?”

唐胜宗眼睛一瞪,怒气冲冲的道:“让你去就去,哪来的那么多话?”

管家一看唐胜宗发火了,也不敢多问,赶忙转身去收拾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唐胜宗的妻子,她看着如此反常的丈夫,赶忙问道:“侯爷,到底怎么了?”

唐胜宗叹了口气道:“别问了,咱们以后恐怕得换个地方生活了。”

在这个三纲五常的社会中,既然丈夫决定了,那妻子就只有服从的份。

所以唐夫人就只能闭上了嘴巴,转身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很快,两辆马车就停在了侯府的后门,唐胜宗带着一家人上了马车,准备出城,但是刚到城门,就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脸。

唐胜宗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道:“陈国公,您这是何意啊?”

徐子卿骑在马上,云淡风轻的道:“侯爷这是要去哪里?”

唐胜宗虽然内心紧张,但是表面还是故作不悦的道:“陈国公,本侯的夫人要回家省亲,本侯护送她出城,有什么问题吗?”

徐子卿意有所指的冷笑道:“出城省亲?可用不到带上全部的家当吧?”

唐胜宗陡然色变,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

“陈国公此言什么意思?本侯怎么听不懂呢?”

徐子卿摇了摇头道:“都是明白人,侯爷又是何必呢?接旨吧。”

唐胜宗赶忙翻身下马,跪在地上恭敬的道:“末将延安侯唐胜宗,接旨。”

徐子卿朗声道:“陛下口谕,唐胜宗,老老实实滚回侯府,交出留守司的将军印,等朕倒出空来再收拾你,钦此。”

唐胜宗浑身颤抖,当今天子的圣旨一向特立独行,他也是有所耳闻的,一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可能都已经被陛下知道了。

他整个人就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般,瘫倒在了原地。

徐子卿一挥手,数名神机营的将士就将唐胜宗扶了起来,向延安侯府走去。

一直到这时,凤阳的大局才算是彻底被掌控,徐子卿也终于放下了心。

第二天一早,凤阳府衙外就排起了长龙。

这是徐子卿承诺的第四天,三天的时间已经过了,所有的百姓都翘首以盼,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似乎是在幻想,自己以后的生活。

而徐子卿也没有让凤阳的百姓失望。

伴随着府衙大门打开,上百名官差鱼贯而出。

有巡农御史,有皇家钱庄的人,还有很多负责登记的户部官员,是朱允熥从京城带回来的。

“乡亲们,大家不要着急,我是吴王朱允熥,大家有序的排队,我代表朝廷向大家保证,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田地买。”

有了朱允熥的保证,人群中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俺叫王二牛,家住荷花村,俺想买三十亩田地。”

负责登记的官员一顿,好奇的问道:“三十亩?你可知道养活一家三口人的话,只需要五亩地就绰绰有余了?”

王二牛点了点头,认真的道:“俺家有我,还有两个弟弟,都是能吃的年纪,再加上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房子也该修了,所以想多租些。”

官员看着他一身的腱子肉,也没有为难他, 只是特意叮嘱几句道:“好,那你这就需要很辛苦了,如果需要耕牛和农具的话,可以来府衙求助。”

王二牛感激的看了官员一眼:“谢谢官爷,俺一定好好种地。”

官员笑呵呵的印下了盖章,王二牛则欢天喜地的去换自己的土地去了。

在朱允熥的主持下,凤阳的土地改革慢慢走上了正轨,百姓们的脸上也终于洋溢了幸福的笑容。

在历史上,凤阳一直流传着一首歌谣。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想来这首歌谣再也不会出现在新的历史上了。

入夜之后,朱允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府衙,一屁股坐了下去,饱饱的喝了一壶水。

徐子卿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

“殿下,您这是有多渴啊,一壶水都喝没了?”

朱允熥一摆手,诉苦道:“先生,你是不知道啊,凤阳的百姓真是苦日子过久了,今天那场面,哎呦,真是震撼啊,这一整天,我就没坐下过,您说能不渴吗?”

徐子卿淡淡的笑道:“殿下能够一直陪着百姓,在一旁协助,已经是极为难得了,这次出来可有些感悟?”

朱允熥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道:“感悟是一定有的,本王之前一直生活在京城,一直以为天下百姓都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来到了这里,才算看到了底层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

徐子卿满意的道:“不错,这也是陛下要你过来主持凤阳土地改革的用意,您的身份贵重,以后还会有更多更重的担子交给您,多经历一些,对您的未来是一定有好处的。”

朱允熥认真的点了点头,很明显是将这番话听进去了。

“多谢先生知道,学生铭记于心。”

徐子卿摆手拒绝道:“您是吴王,我哪有这个荣幸做您的先生?”

但是朱允熥却固执的道:“皇兄不止一次和学生提起过先生,说您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咱们大明的国之重臣,能够跟在您身边学习是学生的荣幸。”

见到朱允熥如此坚持,徐子卿也只能由得他了。

在凤阳的土地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突如其来的一阵噩耗,传到了京城。

河道衙门的总督,内阁阁老单安仁病故。

消息传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朱雄英正在太极宫勤勉的处理着政务。

王九成有些慌乱的走了进来。

朱雄英抬起头问道:“怎么了?慌慌张张的?”

王九成低声道:“陛下,单阁老,去了。”

什么?!一阵惊雷响起,惊掉了朱雄英手中的奏折。

“陛下?陛下?”

王九成小心翼翼的呼唤了两声,才将出神的朱雄英叫的清醒过来。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面容离自己而去,他的内心却越来越难以平静。

过了好一会,朱雄英才沙哑的开口道:“王九成,准备一下,朕想去趟京城学校。”

王九成看着一脸悲伤的朱雄英,眼眶一红,赶忙跪下道:“陛下,人死不能复生,您千万要节哀啊。”

朱雄英挤出一丝笑容,笑骂道:“你这奴才,想什么呢?朕只是有些想老师了,想要去和他说说话,你去准备吧。”

王九成这才起身:“好,奴才这就去准备。”

很快,在大批禁军的护送下,朱雄英来到了刘三吾一手创办的京城学校。

在京城学校的后山,单独留出了一块空地,作为刘三吾的墓地。

因为生前的威望很高,所以这每天都有专门的人打扫,前来拜祭的人也多,隐隐有了开宗立派的圣人之资。

朱雄英跪在刘三吾的墓前,手中握着一些纸钱不停的往火盆里填。

“老师,现在学生已经坐上了曾经最期盼的位置,原本学生以为从今往后,能够为大明开创一个新的未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离学生远去,这个时候学生才懂得了什么是孤独。”

“很多时候学生会想念很多故去的人,想我爹,想您,想中山王,哎,可能是学生经历的还是不够多吧,总是会觉得惋惜。”

“你们都是能够惊艳一个时代的人,但是最后却只能沦为历史书上冰冷的几个字符,虽然学生以后也会经历一样的事情,但还是会觉得有些惋惜。”

夜晚寂静的墓地自然不会有人回应朱雄英的思念之语,只有风声在飒飒作响。

又在刘三吾的坟前静坐了许久,朱雄英才缓缓起身,准备离去。

这时傅让突然走了进来道:“陛下,京城学院的院长陈怀瑾和赵谦求见。”

他们两个要见朕?

朱雄英有些意外,当初这两个老古董可是拥护儒家,与要推行新学的自己闹的水火不容的,虽然最后几人还是走到了同一个战线,但是彼此之间还是有些芥蒂。

如今两个曾经的儒学大家能放下身段来找自己,也是不容易了,所以朱雄英淡淡的道:“行,让他们在山脚等朕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