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18章 大明英烈祠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318章 大明英烈祠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山脚下的凉亭之中,陈怀瑾与赵谦恭敬的跪地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朱雄英从他们身前走过,没有丝毫架子的坐下,随意的道:“都是老熟人了,不必多礼,直说吧,见朕想做什么?”

陈怀瑾与赵谦两人一直操持着京城学院的事宜,所以都显得有些苍老,赵谦还好些,毕竟年纪尚轻,至今还不到五十岁,但是陈怀瑾就不一样了,以他的高龄,看起来已经如风中的烛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了。

“陛下,我二人听闻陛下深夜来拜祭刘大人,所以想过来问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朱雄英叹了口气,也没有隐瞒。

“单阁老亡故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感伤,但是赵谦还是拱手道:“陛下,我等二人之前有些迂腐,阻碍新学的推行,实在是惭愧。”

“近些年来,看着接受新学的学子逐渐成才,我二人也是感慨颇多,听闻今年陛下在全国只录取了二百名学子入仕,是不是有些少了?”

“如今大明正是用人之际,臣斗胆为天下学子来求陛下的恩典,能否给这些落榜但是成绩同样优秀的学子一些机会?”

朱雄英沉默了片刻后,缓缓点了点头,他明白赵谦的意思,如今大明的人口已经将近两亿了,虽然大部分都是新生儿,需要一段时间成长,但是人口基数依然很大了,只录取两百人确实有些少。

“这样吧,北境三省还有黄海北海五个行省都地处贫瘠,百废待兴,急需用人,如果有成绩优异的学子,不怕吃苦的话,可以通过京城学校报名,由吏部审核,派往这五个行省任地方的长史或者通判这些小吏,表现突出则提拔,表现不好则裁撤,你们一位如何?”

虽然长史和通判都是八品的小吏,但是对于这些学子而言,也算是有了一条进身之梯。

所以赵谦感激涕零的道:“臣代天下学子叩谢陛下天恩。”

朱雄英摆了摆手:“说什么感谢的话?你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明的昌盛,要说些也是朕该谢你们。”

说完之后,又看向陈怀瑾道:“陈院长的身体看起来可憔悴了不少,不如朕准你继续挂着院长的头衔,在京城附近找套宅子,颐养天年吧?”

怎料陈怀瑾却坚定的摇了摇头道:“陛下,老臣谢过陛下的美意,但是老臣这把老骨头,还想趁着能动弹,为大明尽最后一丝心力呢。”

朱雄英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大明有你们,何愁不能兴盛啊?”

赵谦此刻心悦诚服的道:“大明之所以兴盛,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陛下啊。”

朱雄英一愣,随后哈哈大笑道:“赵院长啊,满朝文武只有你能拍马屁拍的这么朕这么开心啊。”

“行了,时候不早了,朕也该回去准备早朝了,有时间了,就来宫里坐坐,与朕聊聊天。”

撂下这句话后,朱雄英就起身,走了出去。

这时赵谦才敢小声吐槽道:“陈院长,你有没有发现,陛下年纪不大,但是语气怎么比咱们两个还要老气横秋?”

陈怀瑾摇了摇头,一言不发的走开。

开玩笑,他本来就没多少日子可活了,万一因为背后嚼陛下的舌根赔上自己的名声,那多不值啊。

等到早朝的时候,单安仁的死讯传遍了京城,朝臣皆震动。

朱雄英也难得的在早朝的时候一度哽咽。

杨思义站出来谏言道:“陛下,单阁老一生都兢兢业业,为了大明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以古稀之龄请命治理黄河,如今死在任上,朝廷应该通令嘉奖,令逝者安息啊。”

朱雄英点了点头,强忍悲痛的开口道:“是啊,建国之初,单阁老就负责地位最卑微的工部,任劳任怨多年,没有丝毫的怨言,如今也算为国捐躯,朝廷自然应该有所表示。”

“传旨,追封单阁老太师一职,谥号文正,另外设立大明英烈祠,只要是为大明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朝中重臣,皆可以葬入此处,享受万民的祭祀与香火。”

大明英烈祠?朝中所有大臣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按照陛下所言,能葬入其中必将青史留名,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激励。

如果说武将毕生的追求是封狼居胥,那文臣追求的不就是青史留名吗?

不过对于这大明英烈祠,张紞还是有些担忧的道:“陛下,这大明英烈祠应该设在何处?进入其中的标准又是如何?如果设立的话,那之前辞世的重臣是否应该迁入其中?”

对于这些,朱雄英早就有所考量,直接开口答道:“大明英烈祠就设在皇陵附近,从今往后,自朕开始,皇帝拜祭完皇陵后,还要在英烈祠祭拜。”

“除了皇家祭拜的固定时间外,大明英烈祠对外开放,所有百姓都可自发前往祭拜。”

“至于说进入英烈祠的标准,就是以圣意为准,还要内阁的大臣同意,只有这样,才能葬入英烈祠。”

“之前辞世的重臣,一样需要一视同仁,已故中山王徐达,还有前内阁阁老刘三吾,皆葬入忠烈祠,几位阁老可有意见?”

内阁三位阁老对视一眼后,都纷纷颔首:“臣等没有异议。”

朱雄英点了点头:“那就好,宋阳,你是工部尚书,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工部了,朕只有两点要求。”

“第一,忠烈祠要肃穆大气,不能堕了我大明的威名。”

“第二,尽快完工,朕要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前去拜祭。”

宋阳连忙起身,拍着胸脯保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在七日内完工。”

“好,七日后,朕带着众大臣亲自前往忠烈祠祭拜!”

散朝之后,大家都在对忠烈祠一事展开激烈的讨论。

“哎,单阁老真是好福气啊,因为他,陛下才开设的忠烈祠,这回是真的青史留名喽。”

“是啊,你我也应该以此共勉,争取也能进入大明的忠烈祠,只有这样,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啊。”

“哎,凭你我?怕是有点难啊,不过阁下有句话说的不错,应该以此共勉啊。”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议论声,内阁三个老家伙又凑到了一起。

凌汉有些感慨的道:“陛下这手段是真高明啊,一个大明忠烈祠,不止让单阁老在天之灵可以瞑目,还让群臣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杨思义也笑着道:“是啊,如今群臣各个都以能够进入大明忠烈祠为荣,想必办公的积极性会大大增高。”

只有张紞有些惆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说张阁老今日怎么有些沉默呢?”

张紞双目望着天空,叹了口气道:“我在想,咱们三个老骨头有没有资格进入忠烈祠,杨阁老还好,毕竟还有外出赈灾的功绩在身上,你我二人可就难喽。”

凌汉对此只是摇了摇头道:“哎,这些身后的虚名本阁从来不在乎,再说了,你张大人先是治理云南有功,又是出使东察合台汗国有功,你还怕这个?”

杨思义也在一边调笑道:“是啊,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张阁老惆怅的时候,真是平生一大幸事啊,张大人要不要考虑一下,以后说话不那么直接,省的总惹陛下生气。”

张紞摇了摇头,坚定的道:“委婉是不可能了,如果陛下的所作所为有所偏差,本阁一样会秉公直言。”

凌汉也跟着大笑道:“哈哈,这才是我们认识的张阁老嘛,别忘了,陛下当时还是太孙的时候,唯一敢弹劾他的就是你张紞啊。”

听到旧事重提,张紞也忍不住昂起头颅,倔强的道:“再给本阁一个机会,还会如此。”

“哈哈哈哈”

在三人说笑之际,王九成突然走了过来。

“三位阁老,陛下有请,太极宫议政。”

三人对视一眼,联袂来到了太极宫。

虽然单安仁的离世让人感伤,但是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他还是要振奋起来,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三位阁老都坐吧,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想和你们几位商议一下,单阁老离世后,河道衙门接下来应该由何人主理的问题。”

凌汉没有丝毫的犹豫道:“陛下,这事简单,虽然单阁老已经离世,但是河道衙门侍郎夏元吉这些年来变现的很优异,而且近些年来,黄河的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由他先行代理,应该问题不大。”

朱雄英心里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还是有些担心的道:“可是夏元吉毕竟资历尚浅,朕怕他有些场面压不住啊。”

凌汉呵呵笑道:“陛下,夏元吉是您亲自提拔起来的,虽然为人谦逊,但是在地方上,敢得罪夏侍郎还真不多,而且夏侍郎自己也说过,喝道想要彻底治理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

“五年之后,夏大人也已经历练的差不多了,证可以调回京城重用啊。”

见到凌汉对夏元吉如此推崇,朱雄英也很欣慰。

“好吧,那就如凌阁老所言,河道衙门侍郎夏元吉暂代河道衙门一切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