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 第319章 徐子卿入内阁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第319章 徐子卿入内阁

作者:云陵一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8:52 来源:小说旗

在决定了河道衙门由夏元吉主理后,朱雄英继续道:“建立内阁之初,朕的设想就是五个人,这样你们每个月也能有几天休沐的时间,但是一直也没凑齐过。”

“如今单阁老离世,朕有意趁此时机将内阁的建制补全,几位以为如何?”

如今大明土地辽阔,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多不胜数,再加上大明又开了海禁,所以三人每日都忙的焦头烂额,如今陛下有意减轻他们三人的压力,他们自然不会不愿意,纷纷在脑海中搜索合适的人选。

张紞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臣心中倒是有一个人选,云南布政使程本立。”

程本立?这个人朱雄英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能被张紞推荐,能力应该是不差的。

“这程本立朕只知道,在你回京城述职的时候,由你推荐接任云南布政使,这些年虽然政绩还不错,但是并没有做出什么了不得的成绩啊,张阁老竟如此推崇?”

张紞微微笑道:“陛下,此人能力绝对不在微臣之下,是洪武九年的进士科状元,太上皇也很看重他,封他为周王府的长史。”

“您还记得您去河南赈灾那年,如果不是他的话,恐怕灾情会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但是陛下没有惩罚周王,却把他贬到了云南。”

“按理说正常人无过被贬会有些怨天尤人,但是此人却好似全然不在乎,他将家人留在开封,携带一仆人上任。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因功升迁至布政司左参政的位置。”

“适逢土酋思可法煽动百夷作乱,程本立单骑入敌巢穴,谕以祸福,诸酋纷纷归附。由此足可证明其能力了。”

“臣最看重的就是他乐观的性格,从来不会抱怨,一心只做实事,这样的品格可真是太难得了。”

朱雄英闻言也对此人产生了好奇,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出声道:“好,此人算是一个备选,还有其他人吗?”

凌汉也提出了一个人选:“回陛下,老臣也有一个人选,只是资历有些不足。”

朱雄英随意的道:“无妨,你尽管说,资历不足也可以多加历练。”

凌汉这才开口道:“臣举荐国子祭酒胡俨,此人甚是好学,是洪武十七年进士,一直在京师附近任教喻,在陛下当年力排众议推行新学的时候,他是第一批接纳新学的人。”

“因为胡俨此人平日里待自己的学生极好,所以在他的带领下,方圆数十里的学子都接纳了新学,也正是因为他的表现很好,所以被刘阁老调入国子监,如今已经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微臣曾经与之有过几次交谈,此人见识超群,谈吐不凡,臣觉得可堪大用。”

朱雄英点了点头,又是一个没听过的人物,不过既然凌汉如此推崇,那想必能力也不会太差,可以给他个机会。

这时,朱雄英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杨思义,开口问道:“杨阁老心中可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杨思义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吐出一句:“陛下,臣不是没有人选,只是在纠结罢了。”

朱雄英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哦?听杨阁老这意思,心中倒是有些人选?”

杨思义点了点头道:“没错,首先,如今的吏部尚书韩宜可,自从接任张阁老的位置以来,吏部从来没有出过任何的差错,而且韩大人的资历也足够,如果要他接任内阁的职位,想必没有人会不服。”

“其次,河南布政使杨士奇也是个青年才俊,虽然资历不足,但是能在这个年纪做到一省布政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而且河南这些年的发展实在是有目共睹。”

“还有黄海行省江陵府知府铁铉,也是个难得的人才,这些年来将黄海治理的井井有条,就连韩巨儒都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对其嘉奖,也是个可培养的年轻俊才。”

“漠北布政使陈家书,更是我大明的一匹黑马,虽然刚升职不久,但是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漠北如今已经隐隐成了我大明的第一大省,每年的税收那可都稳稳的第一名。”

“还有在衍圣公手底下历练的杨荣和杨溥,都是难得的俊才啊,据说都已经坐到知府的位置上了,只要朝廷肯花心力培养,以后一定会大有建树。”

杨思义的说完,凌汉和张紞都惊呆了,除了韩宜可之外,他说的哪个人不是陛下的亲信?用你举荐?

再说了,这些人中,陈家书的年纪最大,也不过三十出头,杨士奇和铁铉如今不过刚刚三十,那杨荣和杨溥更是刚二十五六。

这等年纪能入内阁吗?你这不明显是拍马屁吗?不,是拍龙屁。

不过显然,从陛下现在的表情来看,他是拍对了。

果然,朱雄英哈哈笑道:“杨阁老,你啊,真是会哄朕开心啊,他们几个年纪尚浅,依然需要在各地历练一番。”

略微沉吟之后,朱雄英缓缓开口道:“这样吧,晋封吏部尚书韩宜可为武英殿大学士,参赞政务。”

“调任云南布政使程本立担任吏部尚书,立刻进京述职。”

“调任国子监祭酒胡俨担任吏部左侍郎,明日起开始上朝。”

几人都默默的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的异议,不过都在内心里面暗暗的猜测,最后一个内阁大臣陛下会任命给谁。

朱雄英自然也知道他们所想,也没卖关子,直接开口道:“朕有意让陈国公进入内阁,你们觉得如何?”

什么?陈国公?

张紞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不可,我大明立国以来,文臣武将泾渭分明,陈国公如今主持新政已经算是逾矩,如何还能入主内阁?”

杨思义与凌汉这次也是统一了战线,齐齐反对道:“陛下,并非是臣等针对陈国公,只是陈国公如今在天子六卫和神机营当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如果再让陈国公主持朝政,那岂不是威势会远超当年的胡惟庸?”

“是啊,陛下当年之所以主张建立内阁,就是为了避免权臣势大,怎么如今却要亲手缔造一个大明第一权臣吗?”

让徐子卿进入内阁会有阻力这是朱雄英之前就猜到的,但是却没有想到这反对会如此激烈。

朱雄英面色难看的道:“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但是朕只问你们一句话,如今的大明,有任何一个人有造反成功的可能吗?”

三人面面相觑,都选择了沉默。

很显然,如今的天子不管是在军队,朝堂还是民间,都有着无可匹敌的威望,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在这个时候造反,因为士兵都不会同意。

朱雄英继续道:“朕知道你们是担心陈国公的势力过大,会威胁到皇权,但是你们也知道,陈国公原本是方外之人,对世俗的权利其实没有什么**。”

“他之所以一直留在朝堂帮朕,是朕一直留着他,否则的话,快意江湖或许才是他最喜欢的地方。”

“如今我大明即将开放海禁,没人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了什么,所以朕必须要派一个有能力,信得过的朝中大员去主持海禁事宜,如果没有内阁的头衔,插手地方政务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这件事朕心意已决,诸位也不必再劝朕了。”

张紞沉默了片刻后,缓缓道:“好,既然陛下如此,臣等也不会多说什么,但是请陛下削去陈国公的兵权。”

朱雄英摇了摇头,拒绝道:“不可,陈国公并没有任何错处,而且刚在凤阳再立新功,朕没有理由削去他的兵权。”

“陛下...”

“咳咳...”

张紞还要继续劝说,但是却被杨思义轻咳两声打断。

朱雄英一脸不善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三个退下吧。”

张紞被凌汉和杨思义一左一右,簇拥着离开。

出了太极宫后,张紞一脸愤懑的道:“你们两个拦着我做什么?自三皇五帝开始,哪有一个臣子,可以在京畿周围手握重兵,还能插手政务的?陛下对陈国公是不是太过于信任了?”

杨思义叹了口气:“哎,张大人,你回朝堂的时间短些,不知道陛下与陈国公之间的感情,我就这么和你说吧,陈国公不止一次救过陛下的命,而且陛下之所以很多改革能够顺利的进行,也离不开陈国公的暗中相助,”

凌汉在一边补充道:“他还救过马太后的命,你说陛下能不相信他吗?”

张紞冷哼道:“那又如何?身为天子,自然要将私情与国家大事分开,哪怕再信任一个人。也不能让其大权在握,不受节制。”

凌汉摇了摇头,无语的道:“你啊,是真的不了解陛下,也不了解陈国公啊。”

说完,就背着手转身离去。

张紞一脸茫然的道:“凌阁老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思义笑着道:“张阁老啊,这么和你说吧,就算是徐子卿想要陛下的命,陛下都不会拒绝,反之,也一样。”

“我们刚才之所以反对,只是尽臣子的本分罢了,不用太认真。”

“就算是咱们几个老家伙一起造反,陈国公也不会造反,放心吧。”

这些话进入张紞的耳朵中,直接让他雷在了原地,久久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