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 第626章 军舰运兵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第626章 军舰运兵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2:58:30 来源:小说旗

知道小风和客人有话要谈,陈为平和刘明桂客套了一番都回了刘家,宋梓涵也懂事的跟着回去了,小乖不想走,找陈风抱了一会才跟着刘明桂走了。

酒过三巡,陈风终于有了主意。

“沈大哥,这样吧!你们先在蓬莱方向准备好,一旦大战开始,小鬼子肯定要调派大部分军舰回去参战,等渤海海防空虚,我派两艘军舰给你们运兵,一次运个团,连同武器装备物资,应该没什么问题”。

沈鸿烈几杯酒下肚,脸色逐渐红了。

“不行不行,那两艘军舰是你的宝贝,可不能让他们冒险”。

“没事的,明年年底之前,我们两艘军舰上的雷达都是领先日本的,下午开船,贴着一行岛屿走,到了地方卸货就回,不会那么巧让鬼子碰到的”。

沈鸿烈听完非常佩服,兄弟还是深藏不露,研究个雷达都比日本牛批。

“既然这样,我就先派人把几个比较大的岛给占了吧!省的鬼子在上面设置观察点”。

有了办法,两人喝的更痛快了,一顿酒喝到下午两点,沈鸿烈征求了陈风的意见,人选非沈自重莫属,三千人的部队完全够了,只是没有补给,军火要多带一些,尤其是攻城掠地的火箭炮,另外多带点钱财,关东不缺抗日之士,完全可以先占据山头拉队伍,有机会在和鬼子硬干抢夺地盘。

事情谈妥了,沈鸿烈也喝大了,占据了陈家给陈风准备的小床,躺下就打起了呼噜,陈风去刘家打了个招呼,拉着小乖满村子转悠。

村子的菜园子有一些空了,显然主人都提前南下了,剩下的也大部分要走,自然没心思再扩展菜地了,一群老兵也会下一次离开,准备去那边参与管理,继续发挥余热。

“叔叔,我们家马上就要出国了,你们家出不出去”?

小乖一句话拉回了走神的陈风。

“我以后再去,你陈爷爷和你们一起走,小乖,要带小狗狗一起么”?

小乖本来没什么精神,闻言立马激动起来。

“可以带么?妈妈说,狗狗不能上船,只能送给别人家养着,小乖哭了好几次了”。

小狗似乎听懂了,一直围着陈风和小乖摇着尾巴转悠。

“别人家不可以带,小乖的可以带,就说是叔叔特批的,好不好”。

小乖伸出了双手,示意陈风抱抱,被抱起来以后把头埋到了陈风的脖子里,小声说道:

“谢谢叔叔,狗狗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真不舍得把它送人”。

“小乖,怎么让叔叔抱着啊!下来自己走”。

小乖的母亲从家里出门,转头就看见孩子伸手被冷枪队长抱了起来,走到近前,赶紧把孩子接下来。

“小乖,这次不乖了啊!怎么还要找人抱”。

小乖一脸无辜,妈妈不是说不能找爷爷奶奶抱嘛,怕他们累,叔叔应该不累吧!

“没事,小乖听话着呢”。

回到家里,陈风也有了些困意,家里除了沈鸿烈鼾声如雷,大家都在刘家的院子里聊天,听声音是黑娃的娘,一个劲的在夸宋梓涵长的俊俏。

陈风占据了老爹的床铺,也很快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该吃晚饭了,饭菜准备好了,这就是在家的感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沈大哥,再喝点吧”?

“不喝了,中午喝多了,现在还头疼呢”。

陈风也不想喝了,两人喝着茶继续闲聊。

“兄弟,你说毛熊能撑几天啊!汉斯占领了毛熊就和小鬼子搭界了,到时候对我们两面夹击,那结果”?

陈风心中有些好笑,全世界的眼光都一样,开战两天毛熊被打的溃不成军,所有人都觉得毛熊会输,不过毛熊是出了名的抗揍,或许明年,会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的。

“不用操心太多,毛熊的战略纵深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历史上教训很多,汉斯早晚会被他们挡住的,说不定还得吃大亏”。

沈鸿烈叹了口气,按说应该相信兄弟说的,不过总感觉心里没底,汉斯表现的太强了,和小鬼子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万一打过来从北方入侵,到时候的格局就完全变了。

沈鸿烈在陈风家住了一晚,在清早的晨曦中搭乘飞机回了青岛,陈风带着宋梓涵回了蒙山,暂时可以躺平了,小鬼子消停了,再闹腾也不会在这边闹腾了。

东南亚,风车属千岛之国,圣枪军团已经在建城了,地形原因,圣枪军团实际控制的城市都在沿海地区,于防守非常不利,甭管谁偷摸靠靠近都敢拿炮轰,结合队长的建议,由陈国庆和丁三全权负责,在皮代和亚奇查亚小城中间的山区开始筑建城市。

圣枪城,这是新建城市的名字,虽然雨林中不缺树木,但陈风设计的城市是以巨石水泥为架构的,并对城市周边做了要求,除了把周边灌木清理干净,大小的树尽量保持原貌。

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了,起码的外围防御系统已经建立好了,西面山头下的水泥厂昼夜不歇,一天最低保证三十吨的产量,南面山头的采石场整天在爆破,石块顺着用圆木铺好的凹型滑道下滑,能直达圣枪城的城南。

离城市三公里的大山沟里,有一片灌木丛生的灌木林,圣枪团的战士花费了三天砍出了隔离带,一场大火把几千亩的山沟烧的个干干净净。

已经有妇孺在种庄稼了,圣枪之下人人平等,每家暂定两亩田地,种什么自己决定,不过大部分都在种植水稻,当然还得留点地种些蔬菜。

秧苗免费,一些北方来的家庭并不懂怎么插秧,虽然语言不通,土着居民还是给予了热心的指点,作为回报,一顿饭是必须有的,感情慢慢的建立起来了,陈国庆给所有居民做了搭配,称为自由生活互助小组,每个小组三户人家,一家土着,一家华人华侨的家庭,一家是遥远的北方来的安家者。

男人都去工地上赚钱了,一天三顿饭,每顿都有大鱼大肉,还根据不同的工种发工钱,一些石匠和木工的工钱让所有人听着都眼红,不过就算是干苦力工钱也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只要肯下力气,完全可以保证一家几口衣食无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