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 第627章 老陶的幸福生活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第627章 老陶的幸福生活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22:58:30 来源:小说旗

陶春迎是个石匠,也是沂蒙游击队的一名炮兵,精通爆破,今年四十五了,从年龄方面讲,算是沂蒙游击队的老人了,在猛虎团破袭津浦线的时候由于拆炮拆慢了,被日军的迫击炮反制,一发炮弹落下来,一个炮兵小组两死一重伤,陶春迎就是那个重伤,队长在竹园里亲自做的手术,命是留下来了,但不能做任何重活了。

虽然退役之后每年都会发一些补助,但家里父母多病,三个儿子年龄十二到十五,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一家人过的无比艰难,工作组进了陶家,和陶春迎说明了沂蒙游击队移民的政策,老陶没有任何犹豫,带着全家在石壁山海边登船了。

陶家来了半个月了,家里已经安置好了,五间水泥石头磊的房子,一家七口完全够用,两亩地有些少了,经过陈国庆的变通,一家分成了两家,爹娘两亩地,陶春迎一家五口两亩地。

地里有婆娘和孩子照顾,陶春迎投身进了轰轰烈烈的采石工作,作为爆破组的队长,陶春迎一天的薪水是三块大洋,一个月九十,能买一千三百多斤稻米,根本吃不完,一人养活一家绰绰有余。

三个孩子进了学堂,每天只上一上午,周六周末休学,上学是不花钱的,不但不花钱,一天还管两顿饭,这就省大了,三个小子一天就能节省二斤大米。

家里的秧苗插好了,听说几个月的时间就熟,熟了还能继续插,一年能收三茬,前三年圣枪团不收半粒粮食,多余的可以卖给圣枪团,市价购买,陶家七口人全部充满了希望。

两个老人虽然身体不好,但照顾半亩菜园还是绰绰有余的,小白菜已经出苗了,芫荽,胡萝卜,水萝卜,黄花,韭菜,半亩地种的琳琅满目,浇水有三个半大小子负责,生活不易,三个孩子也很争气,学习非常刻苦,下了学尽量帮助母亲和爷爷奶奶干活,四亩地拾掇的利利索索的。

除了天气有些湿热,除了对卫生要求特别高,似乎这就是神仙日子,湿气大了怎么办,最好是每晚能喝上点烈酒,所有的物资从海边运过来的,成本很高,作为在酒坊干过十多年苦力的老陶父亲有了些打算,让儿子带着自己找到了日理万机的陈国庆,想让陈国庆给搞点工具酿酒。

陈国庆非常感叹,商业雏形啊!自己那兄弟说的没错,一切顺其自然,居民总会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路。

合同样本早就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工具由圣枪团出资赞助,圣枪团占一成的份子,不参与任何生产和销售。

老陶和老老陶自然是欣喜若狂,他们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这次准备把全部家当投进去,还得让陶春迎外借部分钱财,风险太大了,一旦亏空,老陶的薪水要还债,一家人可能又回到食不果腹的生活,现在好了,自家的钱财只需要买粮食就行,先从百斤做起,根据买卖的情况,小心翼翼的做大做强。

陈国庆控制的非常严格,城市设计的非常宏伟,但实际居民也就五六百家,加上圣枪团的战士和建城工人,总人口也不过是七千多,虽然各地还在继续搬迁,短时间很难达到大城市的规模。

每个行业暂时只允许一家投入,当然饭馆不算,现在饭馆一条街已经开了五家了,都是常年混迹海外的华人华侨开的,单县羊肉汤,广东煲仔饭,福建的沙县小吃,当然,年糕店和豆腐坊是不算饭馆的,他们都在各自家里生产,买卖可以在商业一条街租赁门头,还是不花钱。

仅过了一天,陶大爷需要的酿酒设备到了,没花多少大洋,就是从皮代小城运输过来麻烦了点。

陶氏酒坊正式成立了,除了已经开业的单县羊肉汤,这是第一家从鲁省迁移来的住户成立的工厂,虽然还只是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借好了东风,完全有机会一飞冲天。

在这个高温高湿的雨林里,一座新城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崛起,不管是土着还是华人华侨,来了就不想走了,漂亮的水泥房子免费,经商种地免税,有点小手艺就能快速发家,哪怕一无是处,只要能吃苦耐劳就不缺吃的穿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无忧。

陈老走了陈风的关系,以援华的名义从漂亮国手里订购了大量的优质军火,确保每个城市都有密集的防空火力。

这边的城市建设步入了正轨,所有的沿海小城也都驻军并建立了永久工事,一切稳定了,李二狗带着主力营又开始开拓疆土了。

从西亚奇和美沦小城一路向南,只攻打,不占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着风车国的残余力量,半个营攻打东面沿海,半个营攻打西侧沿海。

陈老组织了两艘商船,一直跟着李二狗队伍的开拓路线,每打下一地便运输钱财物资,对当地的土着只能算是友好,估计等吃完这个岛屿,完全可以弥补建设新城支出带来的亏空。

老陶家的酒坊出酒了,五十度左右,一百斤大米只出了六十三斤,老老陶有把握继续改进,争取每百斤大米出到八十斤以上。

圣枪团的金融组织正在研究新的货币,暂时还是用大洋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一百斤大米七块大洋,加上酵母和蔗糖等辅助配料,再加上人工成本,林林总总不到十块大洋。

六十三斤白酒,考虑到以后产量还会增加,并且量大了人工成本还能节省,按照总成本八块半大洋算的,卖十二块大洋,一块大洋五斤,算是真正的良心买卖了。

担心烈酒放在住宅区会有危险,陈国庆专门给酒坊陶家租了间铺子,同样是第一年不收租金。

老陶家联合华侨大刘一家还有土着寡妇萨莉亚一家,共同把烈酒搬去了铺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坛子,满大街上全是烈酒的香味,老老陶没有责怪毛手毛脚的萨莉亚,插秧还是人家教的,工作组三令五申,要和所有人搞好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