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464章 第二次北伐之议

建业城中,吴殿之上,孙权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一众臣子。

张昭、庞统、周瑜、鲁肃、顾雍、陆绩、潘濬等人皆神色肃穆,他们深知此次商议的北伐事宜关系重大。

太子孙登赫然在列,他第一次参加规格这么高的会议。

孙权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

“今中原百姓渴望天下一统,北伐呼声日高。”

“诸位爱卿,且谈谈对北伐之事的看法。”

张昭微微拱手,上前一步道:

“陛下,臣以为北伐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如今可施行仁政,大力发展生产。”

“我们占据中原富庶之地,若能进一步提升国力,以逸待劳,敌军将不攻自破。”

“那邺城虽有魏王曹丕坐镇,但他养着四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

“我们只需稳步发展,便可一步步拖垮邺城。待时机成熟,再行北伐,必能一举成功。”

顾雍轻抚胡须,微微点头道:

“张公所言有理,如今虽民心所向,但战争并非仅凭一时之勇。”

“我们需从长计议,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为日后的大战做好充分准备。”

孙登英姿勃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父亲,儿臣以为张公之策可行。”

“但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当加强军事训练,时刻关注邺城动态。”

“一旦时机出现,便可迅速出击。”

潘濬点了点头,也赞同道:

“陛下,我们可一边施行仁政,发展生产,一边与各方势力保持联系,孤立邺城。”

“如此,北伐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孙权听着众臣子的建议,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微微抬头道: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但北伐之事关乎国家命运,不可听天由命。”

宫殿之中,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庞统站出一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他慷慨陈词道:

“陛下,如今民心所向,正是北伐的绝佳时机。”

“应当趁势起兵,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拿下北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错过此时,恐日后再难有此等良机。”

周瑜微微颔首,他那俊朗的面容上满是英气与自信:

“陛下,士元所言极是,如今我方士气正盛。”

“而北方虽有曹丕坐镇,但他面临诸多问题,如四十万大军的消耗、冀州蝗灾之后的困境等。”

“我们若此时出兵,以我吴国精锐之师,定能如破竹之势,迅速攻占北方。”

鲁肃也上前一步,神色郑重地道:

“陛下,臣亦赞成此时北伐。”

“北方百姓对我东吴之仁政已有耳闻,若我军北上,定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且我吴军水师天下无敌,可沿水路迅速进军邺城,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孙权听着重臣们的话语,陷入了沉思。

一方面,张昭主张施行仁政,发展生产,一步步拖垮邺城,此策稳妥。

而另一方面,庞统、周瑜和鲁肃主张趁势北伐,以雷霆之势夺取北方,此策激进但也充满诱惑。

孙权缓缓起身,踱步于殿中,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

良久,孙权停下脚步,沉声道:

“北伐之事,关乎天下之命运,不可草率决定。”

“众卿所言皆有道理,容朕再思量思量。”

宫殿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在等待着孙权的最终决策。

而天下苍生的未来,也在这决策之中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