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111章 荼毒华夏三百年(一)

【明朝的灭亡势不可挡,但让满清入主中原才是华夏几千年历史最大的耻辱。

如果五胡乱华是杀人,那满清则是诛心。】

【李自成攻占北京之时,吴三桂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归顺大顺,要么投降满清。

起初民族情感占据上风,加之他昔日的同事在大顺获得了不错的爵位,他有意向投靠大顺。

然而当他率军行至河北玉田县时,传来父亲在北京受拷打、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的消息,这使他深感不安。

经过一番打听,吴三桂得知大顺军在北京为敛财已打死数千官员和财主。

他意识到,若投降大顺,恐怕也会步这些人的后尘。

于是,他对大顺彻底死心,心中愤慨:“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有何面目见人也?”

尽管他并非真的对陈圆圆情深意重,但这只是他找一个反叛的借口。

他深知,投降大顺可能是死路一条,而不投降则或许能保留一条富贵之路。

吴三桂决定回师山海关,想起祖大寿代表清军劝降时提到的割地酬功。

他与清军对峙多年,深知清军开出的价码远比大顺优厚。

他决定转投清军,并写信向多尔衮求援。

1644年4月22日,清军抵达他们多年未能攻破的山海关。

吴三桂出关拜见老对手多尔衮,迎接清军入关,杀白马会盟,准备共同对付大顺军。

李自成率大军迎战吴三桂,双方激战一日。

关键时刻,清军突然出击,李自成大败,于26日逃回北京。

为了泄愤,他杀了吴家上下34口人。

29日,李自成登基后弃北京回陕西。

5月2日,多尔衮由朝阳门进入北京。

北京城内的大明官僚原以为吴三桂会带太子回京,没想到却迎来了多尔衮。

这些老练的官僚们看到满人手中雪亮的快刀,毫不犹豫地迎接多尔衮进入武英殿,并跪下请安。

十月初一,满清定都北京,开始了对中国长达276年的统治。】

明洪武年间,听到这里直接给朱元璋气笑了,“废物、蠢货,造个反都不会,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洪武群臣集体懵逼,‘上位,你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这可是造的你老朱家的反。’

【满清的统治是建立在汉族世家、门阀阶层、知识分子、武将、地主、官吏阶层对国家平民的背叛之上的。

这些汉人特权阶层为了保全自身的富贵,与关外的满人媾和。

他们共同谋求对中国的统治,并采取种种极端手段来维持这一统治。

这使得华夏气象涣散,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黑暗时代。】

自秦到明所有朝代,上到帝王下到平民均义愤填膺,‘又是几百年的黑暗时代。’

【女真人曾建立过金朝,统治过北部中国,但仅119年就被推翻。

400多年后,这支在东北遗留的女真人曾被蒙古人击败,倒退回渔猎文明。

在苦寒之地重新蛮化后,他们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变得复杂多样。

但他们仍认为自己是女真人,后来改名为满人。

这次重新统治中国,他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大量接受汉人文官的建议,强化统治技巧和手段,从而压制汉人平民几百年不得翻身。

多尔衮进入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强制全北京人剃发,以此来压制汉人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承认自己被压迫的地位。

这一举措从思想和人格上打压汉人。

剃发令早在辽东地区执行过,表示对满人的服从。

此举激起了各州县的反抗,为了顾全大局,剃发令被迫暂时取消。

等到清军下江南、大势已成后,他们重新下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必须全照满洲式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从者斩。

剃发易服就是要汉人全部穿满族衣服、换满族发饰。

从此,清朝的汉人不得不穿着满人的服装度过了几百年。

在清初时期,满人为了方便作战,发型被称为“金钱鼠尾”。】

天幕之上展现了金钱鼠尾辫的变化历程,其丑陋程度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万历年间,李成梁扫过坐在中军大帐中的众位将领,声音有些低沉:“这些建奴竟如此欺我华夏,虽我等只是武人,但同时也是华夏之人,都说说吧。”

几人不是李成梁儿子、子侄就是家丁,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瞬间大帐之中吵闹声四起,李如松甚至涨红了脸吼着干掉野猪皮、杀光建奴。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观点,无论如何不能让满清再践踏华夏大地。

李成梁重重拍了几下桌子,“好!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那就这么干,李兴,你遣人去将野猪皮叫来,记得让他带上精锐兵丁,要派信得过的激灵的人去。如松,让将士们做好准备,等处理掉野猪皮,直接向北方进军,这次一个不留。”李成梁双眼微眯看向门口,拳手重重垂在桌面上。

【早期的金钱鼠尾辫只在头顶留有一撮头发,其丑陋程度令人不忍直视。

汉人向来以服饰之美、礼仪之大为荣。

这种丑陋的满人造型羞辱了汉人的人格,因此全国各处都爆发了反抗,尤以江苏江阴人的反抗最为激烈。

于是有了“江阴八十一日”的英勇抗争。

统治稳定后,满人对满汉实行两套统治方式。

满人拥有大量特权和军队,汉人不得任职其中。

在有八旗子弟驻军的城市里,汉人商贩不得进入。

繁华城市的中心建有满城,汉人不得学习满语等。

满人对汉人权贵做出了一定让步,搞所谓的“满汉一体”,以方便一起统治中国。

满洲贵族尊儒崇文,祭孔子、修孔庙,开科取士,还积极学习汉族典籍和努力学汉语。

顺治入关时还不会汉语,但经过九年的苦读后终于能通读奏章。

内阁中满汉各占两人,六部十二尚书也各占一半。

1658年再进行官职调整时,满汉官职品级化一,但军权和最高政令仍牢牢掌握在满人手中。

汉人知识分子获取荣华富贵的代价是绝对无条件服从满人统治。

从顺治到乾隆时期,表面和善的满清皇帝一旦看到汉人文字中有模棱两可,或对满人统治不满的地方就会杀气毕露、动辄杀人全家。

写《明史辑略》经略的庄廷隆因用了南明年号而全家70人被判刑、18人被活活凌迟。

乾隆时期又修四库全书时销毁了170余种、余卷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无数明代档案被彻底销毁或篡改,这是文化界的历史性灾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