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116章 如果你考试落榜(二)

【它国外的落榜生‘牛逼’,咱华夏的落榜生也不能落下不是。】

唐朝之后的人们:来了,来了,它来了。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嘴角泛起坏坏的弧度:“嘿嘿,咱真的很想看看唐太宗听完后的表情。”

【自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也拉开古代封建王朝农民起义的篇章,说起起义,此人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出身于富商之家,却对科举之路屡试不第;

他本是文人墨客,却最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掀起了一场震撼天下的风暴。

他是一个被后世称为“牛逼落榜生”的传奇人物,但也是一个争议十足的人物。

他的故事充满了曲折与悲壮,他的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更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津津有味听着的贞观君臣瞬间懵逼,什么叫‘唐朝的腐朽统治’。

李世民的脸色十分难看,但却没有发作,估计也是王朝末年的那些糟心事,看来自己还得更加努力,给这后世子孙留下更大家业才是。

魏征刚要向前劝诫,直接被房玄龄和杜如晦拉住,长孙无忌更是在其耳边小声说道:“魏征老儿,没看到陛下脸色吗?要是你敢气着陛下,我们饶不了你。”

【他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

然他并未因此而沉溺于享乐之中,他自幼聪明好学,不仅精通剑术、马术和箭法,还粗通笔墨,有着不俗的文学才华。

不得不说,唐朝的读书人真的让人向往,大唐能成为全华夏儿女向往的时代不是没有原因的,是男儿怎么少却这份血勇。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唉,从大宋开始,这读书人怎成了手无缚鸡之力了呢,说起来有点悲哀。】

赵匡胤仿佛受到一万点暴击,这说着落榜生呢,咋又把他大宋拉出来鞭尸。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他在科举之路上却屡遭挫折。

每一次踏入考场,都满怀信心地认为自己能够一举夺魁。

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地给他泼冷水。

每当放榜之日,他总是失望而归,心中充满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愤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各个位面,世家之人瞬间感觉浑身一寒,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公元875年,他再次落榜。

这一次的打击尤为沉重,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都将被束缚在这个小小的书斋之中,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在长安的街头徘徊了数日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起义!】

李世民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哼!好大的胆子,落个榜竟然敢造反,要是、要是朕在,朕在。”

【他回到家乡,召集了子侄黄存、黄揆、黄邺以及外甥林言等人,共聚一堂商议起义大计。

众人闻听他的计划后无不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共闯天下。

于是便率领这支由数千人组成的起义军踏上了反抗唐朝腐朽统治的道路。

就在他起兵的同时,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也聚众数千人揭竿而起。

得知消息后迅速响应王仙芝的号召,两支起义军合兵一处共同作战。

他们转战南北攻掠城池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官军无不望风而逃。

与王仙芝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也逐渐产生了分歧。

王仙芝在多次击败官军后产生了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而他则坚决反对投降。

他认为只有彻底推翻唐朝的腐朽统治才能改变广大农民的命运。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论之后与王仙芝分道扬镳。

他率领自己的部众继续北上转战各地不断壮大势力,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避实击虚灵活多变,让官军疲于奔命难以应付。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还以其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爱戴。

他的起义军迅速壮大从最初的数千人发展到了数十万人,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唉!’知道这段历史的众人无不感叹,曾经那无比强盛的大唐后期是真的拉垮,平民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会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公元880年,他率领起义军攻占东都洛阳,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也看到推翻唐朝的希望。

不久之后他便挥师西进攻占了长安城。

不得不说大唐的生命力真的顽强,‘国都六陷,天子九逃’都能苟延残喘。】

李世民此刻不仅是脸黑,脑子也开始变黑,差点晕倒当场,嘴里喃喃自语:“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好好好,好得很啊。”

想起大明亡国之君都能与国共存亡,自己的子孙都是什么玩意。

朱棣抚掌大笑,“哈哈哈,不知他唐太宗听到这里脸色该如何好看,虽然都是亡国,还是咱大明有骨气。”

群臣心中翻了个白眼,‘您是忘了瓦剌留学生还是怎滴。’当然肯定没人说出来,他们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进入长安后立即着手建立农民政权。

自称“率土大将军”,不久便正式称帝国号大齐建年号为金统。

他任命尚让、赵璋等人为宰相组建农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以救济贫民、打击官僚贵族。

然而他的政权并未能长久维持下去。

由于起义军内部成分复杂且缺乏有效管理,这些政策并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加之其本人在攻占长安后也逐渐沉迷于享乐和腐化,导致起义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

尽管如此,在攻占两京的过程中仍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地击败唐朝军队建立政权,虽然这个政权只是昙花一现,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唉,不得不说农民起义都有个通病,起势时都是势如破竹,但缺乏政治眼光的毛病真的非常致命,大多因权力纷争或沉迷享乐都土崩瓦解,九应该学学朱元璋,看看人家是怎么成功的。】

朱元璋:大可不必,咱的成功经验没必要让这群人学了去。

秦凌雪轻轻咳嗽两声,稍微坐直身体,接下来可是个大雷,希望有些人能坐得住吧。

【在建立大齐政权后,对唐朝的门阀贵族展开了残酷的打击。

深知这些门阀贵族是唐朝统治的基石,只有彻底摧毁他们才能动摇唐朝的根基。

下令没收大贵族、官僚的土地和浮财,用以救济贫民,撤掉唐朝三品以上全部官员以削弱官僚势力。】

唐朝许多大家族之人瞬间红眼,这是要干什么,要掘他们的根?

【但这仅仅是个开胃菜。】

好吧,世家大族更加感到不安。

【他对于那些拒不投降的门阀贵族更是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屠灭满门!

每当起义军攻入一座城池便会下令搜捕当地的门阀贵族,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无一幸免。

士兵们如同饿狼般扑向这些贵族府邸,将里面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然后将所有贵族成员斩尽杀绝。

屠灭门阀之举虽然残忍,但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

许多门阀贵族在得知黄巢的手段后,纷纷选择投降以保全家族性命。

然而对他来说,这些投降者也只是暂时的妥协。

在攻打长安附近城池时,遇到当地最为显赫的李家。

李家世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是唐朝的重要支柱之一。

深知要想彻底摧毁唐朝的统治,就必须拔掉李家这颗钉子。

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攻打李家府邸。

经过一番激战起义军攻破李家府邸,将里面的所有人全部杀死,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无一漏网。

李家府邸顿时变成了一片血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他站在李家府邸的高台上望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怜悯和悔意。

自此,存在六百多年的门阀世家基本被一波带走,真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不仅仅是双眼发红,门阀世家之人感觉置身九幽地狱,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大世家,如果到了那一步,一些小世家还可以投降得以保全。

但他们这些超大世家,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人能做到这个程度,肯定不是傻瓜,绝对不会留着他们。

【然他“均平”理想并未能完全实现。

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缺乏有效管理,许多政策都未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加之唐军和其他藩镇势力的联合打击,起义军逐渐陷入了困境。

公元884年,在狼虎谷遭遇了唐军的重创。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身受重伤却依然坚持指挥作战。

然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起义军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眼见大势已去便自刎而死。

他就是大唐落榜生-黄巢。

黄巢的起义虽然失败,但他的传奇故事却流传千古。

他从一个落榜的书生,到农民起义领袖,再到历史洪流中的悲剧人物,经历无数的起伏和波折。】

【但黄巢此人却存在诸多争议。

《新唐书》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旧唐书》记载:黄巢率军进入泰山,徐率领时溥派遣将领张朋友与尚让的军队逮捕了。到狼虎谷,黄巢的将领林言斩下黄巢和二弟黄邺等七人的脑袋,将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送到徐州” 。

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而其他文献记载其被尚让杀害或出家为僧,但真相已然湮灭在历史洪流之中。

而这却不是争议最大的,最大的争议是黄巢为了筹集军粮,以‘人’为粮,这也是最让后人诟病的地方。

《旧唐书》中说:“(黄巢)攻陈州……纵兵四掠,远近皆罹其难,时仍岁大饥,民无积聚,贼俘人为食,其炮炙处谓之‘舂磨寨’,白骨山积,丧乱至极,无甚于斯。”

“(黄巢)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黄巢和他的军队攻打陈州时候,出现军粮不足的现象。

在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黄巢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采用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碾碎,以人肉作军粮, 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

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

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

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据不完全的最保守统计,这一年里,黄巢的“起义军”至少吃掉三十万老百姓。】

知道或不知道此段历史的,都感到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实在无法想象此等惨烈场景。

虽然睢阳张巡也吃人,但那是被逼无奈,像黄巢这种规模化将人制成‘军粮’真的骇人听闻。

【唉!真的意难平,有时间给大家出一期朱元璋起兵的故事,看看这位是如何做的,至少能让准备起义的英雄们做个参考。

门阀的覆灭标志着新政治秩序的形成,由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技术发展,科举制的完善,庶族地主出身的士大夫登上历史舞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进步。

遗憾的是,宋朝没有完成历史任务,过分的纵容直接让这群人集体堕落。

没有经过大争之势,庶族地主只剩门户私记、没有国家大义,虽然他们上限很高,但底线却低的可怕。

我想,明朝的皇帝尤其中后期的皇帝们肯定深有体悟,这群没有下限的玩意直接把大明玩没了。

清朝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直接用屠刀把他们变成一群奴才。

但也把整个国家变成一滩没有任何活力的死水,底层人民集体在十八层地狱中苦苦挣扎,只等偌大的国家被人生吞活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