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67章 八千壮士扼孤城,百战血干握残刃

【要说‘安史之乱’中最悲壮的一战,莫过于‘睢阳之战’。】

‘嘶!’唐之后天幕之下响起一片吸凉气之声。

李世民心里有些发堵,安西白发兵已经足够悲壮,但这‘睢阳之战’又是何情况?

【在唐朝,如果你是‘睢阳之战’活下来的老兵,那恐怕再泼皮的无赖也得敬你三分,因为当时人们都知道,‘睢阳之战’的幸存者那绝对是阎王爷都不敢收的活瘟神。

冷兵器时代的经典攻城战几乎都逃不过两大剧情,先用冲车、云梯、投石机等重武器来配合步兵猛打猛攻,等攻城方确认守方是个啃不下的硬骨头时,用‘耗’字诀围而不攻。

‘睢阳之战’亦是如此,十三万叛军摆出铁桶阵的时候,守将张巡就知道最艰难、也最考验指挥官智慧和意志力的时候到了。

张巡是个书生但不是个读死书的书呆子,他知道这种情况下断粮是迟早之事。

但比饥饿更可怕的是守军信念崩溃,因此张巡先派南霁云带死士杀出重围去寻找援兵。

其实张巡心中明白,此时天下已乱成一锅粥,谁都指望不上。

只要南霁云能出去,睢阳的军民就有了希望的种子。

另外,城内哪怕是三岁小孩都参加过张巡的战前动员,这一点很重要,一支部队如果不知道为谁而战,那就没有意志力可言。

张巡告诉大家,丢了睢阳,叛军就能南下江淮,斩断大唐中央军的补给线,一旦如此,郭子仪等人在河北的行动就将功亏一篑,所以此战就是大唐的国运之战。

城中仅有3万担粮食,可带上百姓却有5万张嘴,六千多士兵很快就开始吃茶叶、纸张,杀战马,抓老鼠、飞鸟。

然而睢阳这边度日如年,外面南霁云情况也不乐观,转一大圈只带来3000老弱病残。

这个剧情很像当年的刘秀,但不得不说,打仗这件事真的是多少有点运气在里面,当年位面之子刘秀带几千人杀回,上天都在帮他,又是陨石又是狂风,王莽的大军在完全懵的状态下被杀的阵脚打乱。】

迎着大臣们怪异的目光,刘秀脚趾头都能在地板上扣一个洞,‘贼天幕,你这造谣一张嘴,不知道朕辟谣跑断腿吗?而且位面之子到底什么玩意?’

【可南南霁云带人回来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叛军老远就看到一小撮人往睢阳城靠近,叛军主将甚至下令不要阻拦援军入城,因为他明白,睢阳城马上就是一个饥饿的炼狱,任谁进去都是一个死字。

与张巡会师后,二人感慨万分,好消息是来了3000人,坏消息是这又多了3000张嘴。

张巡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某一日,张巡巡城仅围着城转一圈,他亲眼看到饿死的士兵就不下十个,其中一人饿到极点,竟发疯般将布衣撕成条吞噬,结果就当着张巡的面被活活疼死。

张巡心急如焚,他知道再想守下去,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人吃人。

或许大家早就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谁也不敢背上食人魔的恶名罢了,这个恶人恐怕还得自己来做。

张巡回到府中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言必全家无声。

此时,一位小妾站了出来,这个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姑娘打破了沉默,他想用一壶酒来壮胆,但仗打到这一步,那还有什么酒?

于是他转头就向墙上撞去,登时脑浆四溅,一命呜呼。

一家老小瞬间哭声震天,张巡两眼血红,命人抬锅生火。

那一夜,士兵们终于吃上了热乎饭,而城中早已无盐,但每碗肉羹却有咸味,细想之下,原来是这些汉子们吃饭时留下的眼泪。】

天幕上画面浮现出睢阳城中士兵含泪吃肉的场景。

贞观年间,泪水再也忍不从这位千古一帝的眼中流出,这是他的大唐、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大唐,“别吃!不能吃啊!投降吧,求你们,求求你们。”

贞观众臣皆别过头去,更有甚者直接扶地痛哭。

【次日,叛军攻城,那些心中实在过不了吃人肉这道坎的士兵们,抱着登上城的敌军同归于尽。

这种自杀式的防守吓坏了叛军,随即机收回攻势,继续嘶吼。

数月过去,守军需要吃饭,叛军也需要粮草,双方的临界点都到了极限。

但叛军们死都想不到,睢阳城内已开始有计划的杀人作粮。

先从俘虏开始,然后老弱,接着是无法治愈的伤兵。

如此下来,睢阳守军硬是从夏天挺到了冬天。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大帐内的叛军大将做了一次复盘。

从攻城那一天算起,十来万大军居然已经折了一半。

自己的一只左眼也在攻城中被一箭射穿。

他越想越气,决定寒冬一过就全面攻城。

于是这个漫长的冬天刚过去就迫不及待吹响城楼号。这一次叛军异常顺利的爬上了城头,原来这个冬天要了睢阳守军的命,整个城防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士兵,这些士兵早已因饥饿而变得浮肿虚弱。

口中还有一口气的人,虽无法持刀引弓,但还在无力的拨弄着手中武器。

再看张巡,已经饿成了一滩泥,他拼命的张嘴,想要咬死靠近自己的士兵,并咒骂着这群乱臣贼子。

丢了一只眼都没被打垮的他,此时走在睢阳城里,腿肚子却直打转,这也难怪,什么是地狱,一座5万人的城池,如今只剩下400个饿得摇摇晃晃的幸存者在尸山血海中痛哭流涕,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人间地狱?

从此,凡有兵家延吉守城之战,皆有意避谈睢阳,因为这一仗实在是太惨。】

【睢阳陷落三天后,唐朝援军终于到达。

唐军随即开始围攻睢阳,尹子奇花了十个月才啃下来的骨头,只享用了7天就被迫吐了出来。

上一年,唐军的野战主力在潼关被全歼,安史叛军四面出击,唐军没余力援助睢阳,可以理解。

可张巡拖住叛军主力半年,北方战况逐渐好转,唐军已经快要收复长安。

这时候,为什么张巡还是求不到援军?

因为地方将领根本就不想救张巡。

他们害怕叛军对抵抗者的灭绝政策,还嫉妒张巡的功绩。

此外,张巡坚守睢阳十个月,杀伤叛军近十万人。

他凭借战功,从县令被提拔为御史中丞,这样的攀升速度自然让同僚嫉妒,更不愿意冒风险成就张巡的功名。

皇帝对武将疑心太重,他们不得不避战自保。

安禄山起兵时兵力不过十万,唐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葬送了时局的不是别人,正是唐玄宗。

当时叛军士气正盛,贸然出战是找死,一味防守又要被皇帝杀头,所以大家对叛军能躲就躲,根本不想为朝廷卖命。

所幸,唐朝还有张巡这一支孤军,在睢阳拖住了叛军主力,让接班的肃宗得以光复长安。

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张巡因功被列入凌烟阁,但后世对他的争论从未停止。

人当然不应相食,可睢阳也本可以不破,张巡本可以不死。

张巡为保全城池以人为食,是吃人;玄宗、肃宗为了坐稳皇位,对军队处处掣肘,让本来一战可定的安史之乱,演变成持续八年、荼毒江北的大害,多少生民死于战火,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吃人?】

本已打算励精图治的李隆基看到此时双眼血红一片,不知道自己晚年是犯了什么混,那一句‘对军队处处掣肘,让本来一战可定的安史之乱,演变成持续八年、荼毒江北的大害’让他直接破防。

【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呜呼哀哉。

老祖宗们,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再见!】

各朝各代并没有因为直播结束而平静,议论之声此起彼伏,看到‘睢阳之战’的惨况,许多人忍不住泪如雨下。

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们徒留一声叹息,在乱世之中挣扎求存之人则是满心悲凉,这天下何时才能没有战乱。

贞观年间,平复心情的众人依旧没有说话,最终还是二凤陛下打破沉默:“李靖你给朕好好练兵,这次朕绝对要让异族再也没有打进中原的机会。”

贞观武将们双眼发亮,憋了一肚子气的他们终于有了发泄的去处。

永乐年间,朱棣缓缓开口:“老大,这次你还要反对老头子我北征吗?”

肥嘟嘟的手抹去眼角的汗水,朱高炽嘴唇哆嗦:“爹!我觉得咱还是先造宝船打小日子,等拿下金山银山,咱直接灭了草原,俗话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朱棣眼角抽搐,没看出来这个胖儿子还有这么狠的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