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 第76章 南明内斗史 一

开局:老祖宗们集体震惊 第76章 南明内斗史 一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5:00 来源:小说旗

不知为何,海南开始下起大雨,秦凌雪本来想赶往三亚,也只好待在海口酒店里发呆。

【老祖宗们大家好,今天讲的话题可能有点上头,各位请做好准备。

尤其是朱元璋先生和朱棣先生,作为后面朝代的帝王,相信你们对南宋的历史非常熟悉。】

朱元璋嘴角微撇,不屑的神情展露无遗。

【如果说看南宋史让人悲愤,那南明简直就让人吐血三升恨不得原地升天的节奏。】

好吧,一句话就让两位大帝直接破防。

【“一部南明史,半部内斗史”,白白把江山拱手送给满清。】

【明朝历经276年历史,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往北京以后,一直奉行两京制度。

虽然南京显得十分尴尬,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南京的命运彻底改变。】

【北京陷落以后,南京便成为了大明王朝唯一的首都,这个时候的南京拥有一整套官员体系,只缺一个皇帝。

所以只要任命一位大明天子,那么南京政府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唉,有时候人不能太要脸,这与土木堡之变后的形势完全不同,多希望崇祯学学赵构的不要脸就好了。】

一个趔趄差点闪了赵构的老腰:“朕~朕~一派胡言,朕乃是审时度势!”

已经准备躺平的崇祯面无表情,反正都这样了,算了,毁灭吧。

【可自从南明政府成立后依旧不是满清铁蹄的对手,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南明都是昏君,所以导致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有人则认为是因为大臣不肯效死力,没有忠诚度可言,所以才会灭亡。

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南明的明君有隆武帝朱聿键,贤臣有史可法、黄道周、郑成功等人,所以我认为南明的灭亡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内斗。】

秦朝,咸阳宫,嬴政眉头深皱,“李斯,你说大明他们是不是蠢货,都到了亡国边缘了还内斗,真的是蠢到家了。”

李斯也有些不解,思索片刻后回答:“陛下,君主不够强势甚至昏庸,臣子毫无眼光没有大义,估计是内斗的根源。”

嬴政何其聪明,这些道理如何能不明白,只是为这些不成器的后世子孙感到愤怒。

【弘光朝廷仅存八个月,可是内斗却没有哪一天终止过。

史可法用自己的血肉保卫扬州城,最终殒命,被后人赞颂为千古忠良。

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忠心的南明臣子,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史可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南京朝廷的兵部尚书。

南京作为第二首都,当时也设有一帮子大臣,格局跟北京一模一样,只不过南京没有内阁和皇帝,所以在南京群臣当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兵部尚书,也是实际掌权之人。

也就是说史可法一直都是南京朝廷的一把手,他们虽然在平时没什么职权,可是北京政府灭亡以后,南京政府掌握了天下大权。

不光是北京的大明朝臣都奔向南京,甚至连各地的赋税也都一起交到了南京政府。

史可法一下子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人物,那么为南明选择一位新皇帝,也就成为史可法肩头的重担。

当时可靠的人选有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等等,这个时候朝中就形成了态度完全不同的两派力量。】

【再次点名崇祯,你自己殉国就殉国吧,应该早把皇子送到南京,这样也不至于南明为了皇位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首先潞王朱常淓被彻底排除在外,因为跟万历皇帝的血缘关系比较远。

朱常瀛是万历的亲儿子,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所以他们都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帝国接班人的。

这个时候不少朝臣认为,福王朱由崧是郑贵妃的孙子,他老爸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当年东林党人为了争取让朱常洛登基,不惜跟万历皇帝死磕,当然也就得罪了郑贵妃。

这件事东林党人当然还记在心里,所以他们对立朱由崧是严厉反对的。

史可法是半个东林党人,他的老师是东林党,所以他也必须要照顾东林党人的心情。

于是史可法将朱由崧排除在外,他甚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凤阳总管马士英,并且写了一封信,痛斥朱由崧的若干缺点,表示不能立他为皇帝。

可是没想到马士英却调转枪头,在四镇军阀的帮助下,将朱由崧扶上了皇位。

无奈之下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只能选择北上督军,不敢呆在皇帝身边。

内阁首辅的大位当然也就轮不到他来坐,而是交给了有拥立之功的马士英。

南明的第一场内斗就这么开始了,马士英手里攥着史可法的那份信,迟迟不交给朱由崧,其实就是为了威胁史可法,这是史可法一辈子的弱点。

而东林党都人人自危,怕被清除出朝廷,所以不少人都打起了投降满清的念头。

四镇军阀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拥有拥立之功,所以都被封了爵位,除了黄得功此前为大明久立战功,被封为侯爵,其他三人也都被封为了伯爵。

可是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居然可以大打出手,而且规模还不小,可见内斗成都多么严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宣告灭亡。

当多铎带着满清大军南下的时候,四镇军阀几乎全部投降,东林党人投降者也不计其数。】

【嘿,这滑跪速度,都和孔家有的一拼了!!!】

孔夫子真想德背一开,教训下这群不孝子孙。

【弘光政权是南方各省都承认的正统政权,它的灭亡标志着南方各省再次群龙无首。

再就是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政权的内斗,始终没有平息。

这个时候最靠近南京的浙江地区,鲁王朱以海宣布监国。

当时有这个惯例,监国也就相当于预备皇帝,过了考察期就可以登基。

可是朱以海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因为在福建,郑芝龙兄弟扶植起了隆武皇帝朱聿键。

朱聿键原来是唐王,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王爷。

当年为了勤王救崇祯,甚至被崇祯关押在凤阳监狱7年之久。

所以说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那么天下之人到底要听谁的呢?

大多数人是支持隆武帝的,不过鲁王朱以海政权手里也有一支不小的力量。

以张名振和张煌言为代表的军队领袖是支持朱以海的。

所以这两方一直都在内斗,而且爆发过很严重的战争。

就算是隆武帝去世以后,郑成功对朱以海都没有任何好感,甚至不承认他监国的特权,宁可遥奉永历帝,也不愿扶植身边的鲁王朱以海。

此外,隆武帝政权内部,其实并不稳固。

当时郑芝龙与隆武帝离心离德,郑芝龙打算操控隆武帝,以此好在投降满清的时候,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而隆武帝可不想做傀儡。

作为南明唯一的明君,隆武帝打算北伐,所以他与何腾蛟取得联系。

当时何腾蛟收编了十几万大顺军,手里权力非常大。

隆武帝希望能够得到何腾蛟的支持,所以只身前往江西。

结果何腾蛟本人居然有自立的打算,压根就不鸟隆武帝。

国家已经残破成这样了,这些大臣们却还要继续内斗,这样的政权能长久吗?

于是隆武政权也宣布灭亡了,隆武帝本人和皇后都被清军杀害。】

【真特娘的服气了,难怪大明丢了江山,就这些个皇帝和文臣武将,不灭亡都奇了怪了。

可恨就可恨在让更加落后、更加腐朽的满清夺取天下,汉人迎来了最为黑暗的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