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水浒:大宋脊梁高太尉 > 第132章 功名利禄熏人心,父子离德又离心(二)

翌日,东方即晓,禁门将启时,虾蟆梆鼓声并作。

攒点放鱼钥,阊阖门下,执梃人传呼,头帽号纷然,卫士寻廷绅报到。

吱呀一声,宫门开。

大宋文武百僚,联辔入宫城,簇拥着,皆从殿庑行,早有金甲介胄大武士四人,谓之镇殿将军,分立于殿陛之角。

彼时,阁门催班吏高唤云:“那行……”

待百僚俱于殿廊侍班,阁门催班吏当殿厉声问:“班齐末?”

镇殿将军从四角沉声答:“班齐!”

此时,百僚在执政率领下,耸列朝仪整,听召宣。

大宋的朝会,分为三种,大朝会、正衙朝会、内殿朝会。

大朝会,也叫正殿朝会,每年的冬至、元旦各开一次,地点在大庆殿。

正衙朝会,每月的初一,在外朝正殿,文德殿举行。

以上两种,属于外朝的朝会,规模大,规矩也多。

内殿朝会,主要在紫宸殿或垂拱殿进行,是常朝。

今天不是冬至、元旦,也不是初一,所以,是常朝,内殿朝会。

按理来说,只等阁门催班连问三声,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睡眼惺忪的大宋文武重臣们,只消稍稍等上一会,便可以轻轻松松山呼万岁。

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小事,没资格在这种场合说。

大事,大事那就更不可能了。

真有大事,哪会拿到这种场合来说,私底下,蔡党内部早就勾连好了,该吵的吵,该争的争,闹成什么样都行。

朝会么,就该是和和气气,波澜不惊的。

这种情况,自打蔡太师把执朝政以来,这二十多年,向来如此。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今日仍会像平日里那样,又只是走一个过场时,陡生异变。

“臣,枢密院知院,邓洵武,有本要奏!”

一个苍老的声音,乍然响起,引得原本昏昏沉沉的大殿,霎时响起了悉悉索索的响动。

谁在说话?

枢密院知院,邓洵武?

蔡党明面上的,二号人物?

他,想说甚?

……

谁说当了官,就不爱看热闹!

看热闹,可不光是老百姓的特权,那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爱好,就算是当上官儿,亦是改变不了的。

听过邓洵武那一嗓子,一众大宋的国之重臣,顿时哈欠也不打了,眼睛也不迷糊了,全都竖起了耳朵,全神贯注的等待着下文。

徽宗轻轻一抬手,杨戬尖细的嗓音响起。

“准奏……”

邓洵武从班中出列,双手捧着一道奏折,高举过顶。

一名内侍快步下来接过,又快步返回,交给了杨戬。

杨戬接过,又轻轻呈到了徽宗跟前。

徽宗却挥挥手,也不接奏折,面无表情,直接道:“直接说吧。”

邓洵武嘴角一抽,徽宗这反应,倒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了。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由不得他往后退缩了。

“臣邓洵武,有本要参!”

邓洵武苍老的嗓音,干瘪,苦涩。

“所参何人。”

徽宗淡淡的语气,不见一丝波澜。

“臣要参的,是公相,左仆射,总治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鲁国公,太师蔡京!”

邓洵武此言一出,顿时在大殿之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枢密院知院的邓洵武,明面上的蔡党第二人,竟然参起了一手扶持他的恩主,蔡党的魁首,蔡京!

他是疯了,还是傻了?

怎地会干出这等匪夷所思之事?

参蔡京,已经多少年没人干过这事了?

那些曾参过蔡京的人,如今贬的贬,流放的流放,终其一生,怕是也难回汴京了吧!

蔡京党同伐异数十年,如今满朝文武,哪个不是仰蔡京之鼻息,所有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看看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眼色行事。

在场的朝臣,十之五六,皆是蔡党,剩下的那一小半,多半也是拐弯抹角,能与蔡党搭上边的。

若是换一个人,胆敢在朝会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参蔡京一本,这些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肯定会群起而攻之,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般,将那狂狈之人,撕成碎片。

可如今参蔡京的,不是别人,是邓洵武。

这可让所有人,彻底的迷失了方向,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跳出来怒斥邓洵武,骂他忘恩负义?

别开玩笑了,朝堂之上,除了今天没来的蔡太师,就数他官阶最高,资历最老,谁敢骂他!

那……跳出来声援邓洵武,一起参蔡京?

这么做,更是扯淡了,且不说会不会遭到蔡京的反攻倒算,就算是想一起参蔡京,也得知道,用什么由头去参啊!

这邓洵武也真是的,搞这么大,怎么也不事先通个气哩!

就在满朝文武,各自在心中,将小算盘打的飞起时,徽宗发话了。

“蔡太师,何在啊?”

众人一听,顿时将目光,一起投向了班列的最前方,蔡京应当所在的位置。

让所有人,心头为之一颤的,是那个位置上,空无一人。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班列中,另一个声音响起,引得所有人纷纷侧目。

蔡攸,是蔡攸!

“哦,是居安呐,你且说。”

徽宗眼皮微抬,面上不动声色,但从称谓上,已经透露出了足够多的信息。

能混到朝堂上的,都不是笨人。

今天这事啊,透着十足的诡异,可不能掉以轻心了。

“家父近日身体抱恙,特让微臣代为告假。”

蔡攸出班,先是躬身禀告。

“晓得了。”

徽宗仍是面无表情,但目光,却是牢牢的盯着蔡攸,明显是在等着下文。

“另外,微臣,亦是有本要参!”

蔡攸一撩官袍前摆,推金山,倒玉柱,直接就跪倒在殿前。

他跪下之后,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高举过顶。

同时,他以一种悲怆的语调,缓缓的,郑而重之的,说出了让所有人,面色大变,为之骇然的话。

“微臣,要参的不是旁人,正是公相,左仆射,总治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鲁国公,太师蔡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