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 > 第267章 技术引进(三)

阳光洒满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在中外商人合作渐入佳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之际,林锦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可以为村庄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村庄的生产水平,让村庄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林锦儿站在村庄的广场上,身边围绕着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她的目光坚定而明亮,看着大家说道:“我们都知道,这段时间和外国商人的合作,让我们见识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现在,我发现了一些外国的先进技术,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技术引进并学会,我们村庄的发展将会更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工匠们听了林锦儿的话,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问道:“锦儿姑娘,是什么样的技术啊?真有那么神奇吗?”

林锦儿微微一笑,开始详细介绍起来:“其中一项是他们的纺织技术。外国商人带来的毛毯大家都见过,那些毛毯不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且质地柔软、紧密,这都得益于他们先进的纺织技术。我们现在的纺织工艺虽然也不错,但如果能学习他们的技术,改进我们的纺织流程,我们就能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纺织品。”

一位年轻的织女兴奋地说道:“锦儿姑娘,如果我们能织出那样的毛毯,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而且大家都会喜欢的。”

林锦儿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他们的金属加工技术。我们制作农具和一些生活用品时,常常会遇到金属质地不够坚韧或者加工精度不够的问题。他们的技术可以让金属制品更加耐用、精细,这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负责打造农具的铁匠们听了,纷纷露出感兴趣的神情。一位铁匠说道:“要是能改进我们的打铁技术,做出更好的农具,那庄稼的收成说不定也能提高呢。”

“另外,他们的建筑技术也值得我们学习。大家看看我们村庄的房子,虽然坚固,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房屋的保暖性、通风性等方面。外国的建筑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建造出更舒适、更耐用的房屋。”林锦儿指着周围的房屋说道。

工匠们听了林锦儿的介绍,都意识到这些技术对村庄发展的巨大潜力。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对新技术充满了向往。

林锦儿看着热情高涨的工匠们,说道:“这技术要是学会了,我们能发展得更好。但大家要知道,学习新技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耐心。”

工匠们齐声回应:“锦儿姑娘,我们一定学好。”

为了引进这些技术,林锦儿首先与外国商人进行了沟通。外国商人非常支持这个想法,他们也希望通过技术的传播,进一步巩固与村庄的合作关系。于是,外国商人从家乡请来了几位技术精湛的师傅,这些师傅带着他们的工具和资料,来到了村庄。

在纺织工坊里,外国纺织师傅开始向本地织女们传授新技术。他们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纺织机模型,这种纺织机比本地的纺织机更加复杂,但效率和质量却更高。

外国纺织师傅一边组装纺织机,一边讲解:“这种纺织机的关键在于它的纱线张力控制系统。你们看,通过这个装置,可以让纱线在编织过程中始终保持均匀的张力,这样织出来的布料就会更加平整、紧密。”

织女们围在一旁,仔细地看着、听着。年轻的织女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纺织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她们不时地提出问题:“师傅,这个装置是怎么调节张力的呢?”“纱线在这个部分是怎么通过的呢?”

外国纺织师傅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并让织女们亲自上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织女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织女在调整张力时,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导致纱线断裂;有的织女在操作纺织机的某个部件时,速度不够快,影响了织布的效率。

但是,织女们并没有气馁。她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一位织女在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织出了一小段符合要求的布料。她兴奋地喊道:“我成功了!大家快来看看,这种纺织机织出来的布真的不一样。”

其他织女们纷纷围过来,看着那一小段布料,眼中充满了惊喜。她们更加努力地学习,逐渐掌握了这种新型纺织机的操作技巧。

在铁匠铺里,外国金属加工师傅也在向本地铁匠传授技术。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淬火工艺,可以让金属制品的硬度和韧性得到显着提升。

外国金属加工师傅拿起一块烧红的铁块,说道:“淬火是金属加工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的淬火工艺与你们的不同,我们使用的淬火液是经过特殊调配的,而且淬火的温度和时间都要精确控制。”

说着,他将铁块放入淬火液中,一阵水汽升腾而起。铁匠们认真地看着每一个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尝试。然而,刚开始的时候,铁匠们很难掌握好淬火的温度和时间。有的铁块因为淬火温度过高,变得过于脆硬,容易断裂;有的铁块则因为淬火温度过低,硬度不够。

铁匠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仔细记录每次淬火的参数,不断调整。经过多次试验,一位铁匠终于成功地打造出了一件符合要求的金属制品。这件金属制品的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比他们以前制作的同类制品质量要好得多。

“太棒了!我们终于掌握了这个技术。”铁匠们欢呼起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在建筑工地上,外国建筑师傅正在向本地工匠讲解新的建筑技术。他们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墙体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保暖性和通风性。

外国建筑师傅拿着图纸,说道:“这种墙体结构采用了多层材料,中间有隔热层和通风通道。这样,在冬天可以阻止热量散失,夏天又能让室内保持凉爽。”

本地工匠们按照外国师傅的指导,开始尝试建造这种新型墙体。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材料配比、施工顺序等方面的问题。但在外国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工匠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纺织工坊里,织女们用新的纺织技术织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毛毯和布料,这些纺织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外观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铁匠们打造出的农具更加坚固耐用,提高了村民们的劳作效率。新的房屋也在村庄里逐渐建造起来,村民们感受到了新型建筑带来的舒适。

随着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学习,村庄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种类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和顾客。村庄的经济也因此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然而,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新型纺织机的零部件损坏后,本地工匠很难修复,因为这些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新的淬火工艺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本地很难获取;新型墙体的建造需要较高的成本,一些村民可能无法承担。

林锦儿得知这些问题后,并没有慌乱。她再次与外国商人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外国商人表示可以从家乡采购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和材料,同时他们也会和本地工匠一起研究,尝试用本地材料替代那些难以获取的材料,降低成本。

对于新型墙体成本高的问题,林锦儿组织村民们进行讨论。大家决定先在一些公共建筑和富裕家庭的房屋中采用这种新型墙体,然后逐步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再推广到普通村民的房屋。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村民们和外国商人的合作更加紧密。他们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寻找解决办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通过这次技术引进,村庄不仅在生产水平上有了巨大的提升,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培养出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将继续推动村庄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林锦儿也因为她的远见卓识和卓越领导能力,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更加崇敬的对象,她的事迹在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人追求进步和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