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 > 第268章 人才培养(二)

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洒落在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浪潮下,村庄就像一艘扬起帆的船,朝着发展的新征程破浪前行。而此时,为了能真正掌握这些新技术,让它们在村庄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成为了重中之重,整个村庄都被浓厚的学习氛围所笼罩。

林锦儿站在村庄的学堂前,看着眼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她深知,这些年轻人就是村庄的未来,是掌握新技术、推动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之星。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林锦儿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学堂前的空地上回荡,“外国的先进技术就像一把把珍贵的钥匙,能打开我们通往更繁荣生活的大门。但这些钥匙需要我们自己去握紧、去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批精通这些技术的人才。机会难得,大家要努力。”

年轻人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坚定的光芒,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村庄的面貌,也渴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位梳着双马尾的年轻女孩站了出来,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大声说道:“锦儿姐姐,我们会的。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这次机会。”

其他年轻人也纷纷响应,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激昂的战歌,奏响了人才培养的序曲。

在纺织工坊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正在火热进行。这里汇聚了一群对纺织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织女们,她们围坐在外国纺织师傅周围,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外国纺织师傅拿着新纺织机的图纸,开始详细讲解每一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你们看,这是纱线的导入装置,它的设计非常精巧,可以确保纱线在进入纺织机时不会缠绕。这就需要我们精确地安装和调试这个部件,哪怕是一点点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纺织过程。”

年轻织女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一位名叫秀儿的织女,更是全神贯注,她不时地用手比划着,试图理解师傅讲解的内容。“师傅,那这个导入装置和我们之前纺织机上的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它能更好地防止纱线缠绕呢?”秀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外国纺织师傅微笑着看向她,耐心地解释道:“这是个好问题。我们这个导入装置内部有特殊的纹路和导向槽,它们可以根据纱线的粗细和材质自动调整角度,让纱线沿着最佳的路径进入。而你们之前的纺织机,这种调整功能比较有限。”

在师傅讲解完后,织女们开始动手实践。她们小心翼翼地拆卸和组装纺织机的部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秀儿在安装纱线导入装置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她发现其中一个小零件怎么也安装不上,急得额头冒出了汗珠。

旁边的一位织女看到后,过来帮忙。“秀儿,你看,这个零件要先从这个角度放进去,然后再稍微旋转一下。”在同伴的帮助下,秀儿终于成功安装好了零件。

经过反复的练习,织女们逐渐掌握了纺织机各个部件的安装和调试方法。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们还要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布料要求,调整纺织机的参数。

外国纺织师傅又开始讲解:“如果我们要织出更厚实的毛毯,就需要增加纱线的密度。这时候,我们要调整纺织机的张力系统和梭子的速度。你们要注意观察纱线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织女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她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又不断重新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对纺织技术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在铁匠铺里,年轻的铁匠们也在努力的进修加工技术。外国金属加工师傅正在讲解金属熔炼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技巧。

“金属熔炼是打造优质金属制品的关键环节。不同的金属,其熔点和熔点熔炼温度都不同。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熔炉的温度,这就需要你们学会观察金属在熔炉中的状态。”外国金属加工师傅拿起一块正在熔炼的铁块,指着它说道,“你们看,当铁块开始微微发红时,这只是初步的加热阶段。当它变得通红,像太阳一样耀眼时,这时候温度还不够。只有当铁块表面出现一种特殊的光泽,就像有一层流动的液体在表面闪烁时,这才是接近最佳熔炼温度的信号。”

年轻铁匠们紧紧盯着熔炉,努力记住师傅描述的每一个细节。一位名叫虎子的年轻铁匠问道:“师傅,那怎么才能准确控制温度达到那个状态呢?我们之前都是凭经验,感觉差不多就行了。”

外国金属加工师傅笑了笑,拿起旁边的一个温度测量工具,“这就是我们要使用的新工具——高温计。它可以准确地测量熔炉内的温度。但你们不能完全依赖它,还要结合观察金属的状态来判断。”

虎子接过高温计,仔细研究起来。他按照师傅的教导,将高温计对准熔炉,读取温度数据。然后,他又对比铁块的状态,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在掌握了温度控制技巧后,铁匠们开始学习新的淬火工艺。淬火液的调配成了他们面临的新挑战。外国师傅给出了淬火液的配方,但其中一些材料的比例需要精确把握。

铁匠们分成小组,开始尝试调配淬火液。一组铁匠在调配过程中,发现淬火液的颜色和质地与师傅示范的不太一样。

“我们是不是哪里弄错了?这颜色看起来不太对。”一位铁匠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再检查一下材料的比例,可能是这个问题。”另一位铁匠回应道。

他们重新核对材料,发现是其中一种稀有材料的用量多了一点。经过调整,淬火液终于调配成功。

年轻铁匠们用调配好的淬火液进行淬火实验,经过多次尝试,他们逐渐掌握了淬火的最佳时间和温度,打造出的金属制品质量越来越好。

在建筑工地上,年轻的工匠们围绕着外国建筑师傅,学习新型墙体的建造技术。

外国建筑师傅拿着一块新型墙体的模型,向大家介绍:“这种新型墙体之所以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通风性,关键在于它的分层结构。最外层是坚固的防护层,可以抵御风雨侵蚀;中间是隔热材料层,这是我们特别选用的一种具有高效隔热性能的材料;再里面是通风通道层,它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最内层是装饰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年轻工匠们仔细观察着模型,一位名叫石头的年轻工匠问道:“师傅,这些隔热材料和通风通道材料在我们本地容易找到吗?如果找不到,有没有可以替代的材料呢?”

外国建筑师傅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有些材料我们可以尝试在本地寻找替代品。比如,我们可以用本地的一种特殊黏土经过加工后,部分替代隔热材料。但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实验,看看它的隔热效果是否能达到要求。对于通风通道材料,我们可以用竹子来制作,竹子轻便且有良好的通风性能。”

年轻工匠们按照师傅的建议,开始寻找和准备材料。在建造墙体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材料拼接和密封的问题。

“师傅,这些材料拼接的地方总是有缝隙,怎么才能密封好呢?”石头又提出了问题。

外国建筑师傅拿起一桶特殊的密封胶,“我们要用这种密封胶来填充缝隙。涂抹的时候要均匀,确保没有气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年轻工匠们认真地学习涂抹密封胶的技巧,他们互相检查对方的工作,确保每一个缝隙都被密封好。经过不断的实践,他们逐渐掌握了新型墙体的建造技术。

随着各个领域的培训深入开展,村庄里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除了在工坊、铁匠铺和建筑工地的学习,林锦儿还组织了定期的知识分享会和技术交流活动。

在知识分享会上,年轻人们将自己在学习新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大家。秀儿站起来说道:“我在学习纺织机操作的时候,发现细心观察纱线的状态非常重要。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调整参数。我们不能只按照固定的模式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虎子也分享了他在铁匠铺的经验:“控制金属熔炼温度真的很难,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练习,再结合新的工具,就能逐渐掌握。而且,和同伴们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也很有帮助,有时候别人的一个小建议就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石头则在建筑技术分享中说道:“建造新型墙体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材料的选择、拼接和密封都很关键。我们要不怕麻烦,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墙体的质量。”

在技术交流活动中,不同领域的年轻人互相交流,寻找技术融合的可能性。织女们和铁匠们讨论如何用新的金属制品改进纺织机的部件,让纺织机更加耐用;铁匠们和建筑工匠们探讨如何用新型的建筑技术改进铁匠铺的结构,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建筑工匠们和织女们交流如何将纺织技术应用到建筑装饰中,创造出更美观的室内环境。

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年轻人们快速成长。他们不仅掌握了外国的先进技术,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外国师傅和林锦儿的认可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里培养出了一批批精通新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就像星星之火,逐渐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他们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让村庄的经济发展如虎添翼。同时,他们也成为了其他村民学习的榜样,带动了整个村庄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风气。

在这个过程中,林锦儿一直关注着年轻人们的成长。她为他们提供资源、解决困难,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她知道,这些年轻人是村庄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村庄。而这次人才培养的成功,也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村庄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和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