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305章 皇宫刺杀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305章 皇宫刺杀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老祖宗,朕这几年推行改革;

目前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朕发现宣德朝一年可以收到税银六千万两以上。”

“到了朕这一朝,只能收不到四千万两;

说实话,连正德这一朝都有所不如。”

“最后朕明白了,我们大明朝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土地兼并;

官员不纳税,皇亲国戚不纳税,大部分的税收都由老百姓承担了。”

“这样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朕想改制,希望老祖宗你能支持。”

朱樉幽幽的说道:

“你有振兴大明的心,是好事;

本王帮不了你太多,我给你出一个主意,官员士绅一起纳粮、一起当差。”

“无论你是王爷还是举人仕子,只要种田就得交税。”

朱厚熜听到这里,苦笑一声道:

“老祖宗,这是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废除千年来的官员免税政策;

他们铁定会闹事。”

“甚至,连皇族也要交税,连各地的王爷都不会再拥护朝廷;

就算官员闹事也会冷眼旁观。”

“这样,会出大事的;

朕以为,这事真要去做,也要分两步走,先处理官员这一部分,再处理皇族。”

朱樉听到朱厚熜的话,轻声一笑说道:

“那就是你的事情了,增加国库收入的办法,本王已经给你想出办法了;

你是皇帝,怎么去操作那是你的事情。”

朱樉转身就离开了皇宫。

朱厚熜看到朱樉的离去,叹息一声说道:

“看来朕的这位老祖宗,又要至少数年不上朝了,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这办法有用,但是百官恐怕又要炸锅了。”

“这一代的忠勇公于亮才执掌五军都督府三年,对军队的把控远不如他那老父亲于允忠;

不过,太宗皇帝的打王金鞭在他手里,料想不会出什么大事。”

想到这里,朱厚熜看向太监总管吕芳说道:

“吕芳,宣内阁首辅杨廷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忠勇公于亮觐见。”

半个时辰后。

三人出现在乾清宫中,朱厚熜看到三人一道,幽幽的说道:

“吕芳,把大明朝宣宗皇帝到现在每年国库岁入的账册,送给杨阁老看看。”

杨廷和接过账册一看,宣德元年,国库岁入六千八百万两;

到了景泰年间只有五千三百万两银子。

到了孝宗年间,朝廷的国库岁入再也没有五千万两。

至于正德年间到如今,每年的国库岁入从四千多万两银子;

降到了今年的三千八百万两银子。

杨廷和看了整整一刻钟,额头的冷汗直冒,刚想说些什么,朱厚熜就开口了:

“看到这些逐年降低的朝廷岁入,杨阁老作何感想;

可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杨廷和做了数十年首辅,自然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连忙说道:

“启奏陛下,我大明的国策,考取功名的的文人仕子不纳税,官员不纳税。”

“导致每年,可用于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

这是从宣德年间到现在每年国库税入都减少的主要原因。”

朱厚骢听到杨廷和的话,颇为满意,郑重的说道:

“现在,每年盐、铁、丝绸税收,每年交的税只有宣德年间的三成;

要知道现在这些东西的产量可是宣德年间的数倍,中间的差额都去哪里了。”

“杨阁老,朝廷每年固定支出高达两千五百万两白银;

你算算再有多少年,我大明就要入不敷出了。”

杨廷和听到这里,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要解决这个事情,就要大动干戈了,恐怕要改制;

否则,恐怕难以挽回局面。”

朱厚熜轻声说道:

“那好办,不就是改制吗?”

“那就改!”

“朕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官员士绅,一起纳粮,一切当差。”

“杜绝土地兼并的事情,否则要不了百年,大明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杨廷和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这些士绅朝臣,可是大明的根基,如果对他们进行动手,会不会出乱子。”

朱厚熜幽幽的说道:

“所以朕叫来了陆炳和于亮,十几万锦衣卫已经分布在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

准备了一年多了。”

“至于于亮,接任他父亲的位置已经三年,足以镇压军队;

到时候,全国丈量土地,制定新的收税标准。”

“杨阁老,您已经为了大明呕心沥血几十年,这担子很重,您如果不愿意扛;

朕特允你告老还乡。”

杨廷和听到朱厚熜这话,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臣受皇恩数十年年,朝廷正在用人之时,微臣岂能躲避责任;

就算是告老还乡,也要帮陛下完成改制后再说。”

朱厚熜幽幽的说道:

“杨阁老,朕不会让你一个人顶在前面,遍布全国的锦衣卫你可以随时调动;

同时朕也会让忠勇公于亮全力配合你。”

这个晚上,在百官熟睡的时候。

他们享受千年的特权,被朱厚熜的一通会议给收拾了个干净。

第二天朝会上。

朱厚熜让太监总管吕芳推进来一车小册子,让上朝的百官看了半个时辰;

然后郑重的问道:

“诸位大人,你们看出什么没有。”

户部尚书李士翔连忙出班奏到:

“启奏陛下,国库岁入自宣德年间到如今,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短短百余年间,国库岁入下降了四成,”

朱厚熜幽幽的说道:

“户部,这朕就不明白了,朕这一朝人丁比宣德一朝多吧;

工商业也比宣德一朝发达吧。”

“大明这百余年间也没有丢失国土吧,谁能告诉朕在这种情况下;

国库税入怎么降低了四成。”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大明朝还能撑百年吗?”

“一旦朝廷的岁入降到入不敷出,就是祸事降临的时刻。”

百官听到这里瞬间慌了,这位爷登基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对官员的大屠杀;

这官员用了三年时间才补齐。

现在百官刚过两年安生日子,这位爷又要闹幺蛾子了。

礼部尚书席书想到这里连忙出班说道:

“陛下!”

“这也无可奈何,国家人丁兴旺,通过科举取试的人也越来越多;

千年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