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306章 改制的困难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306章 改制的困难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千年以来,秀才以上的学子都享受免税。”

“因此这些年,朝廷收上来的税收就少了点,不过朝廷可以增加商税;

或者增加土地税补充国库。”

朱厚熜听到席书这么说,幽幽的说道:

“增加商税,他们就把百姓们的生活必需品提价,羊毛出在羊身上;

到时候物价飞涨,最终所有的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然后,老百姓还得继续交逐年递增的土地税。”

“席尚书,你这是不想让我们大明朝的老百姓活了啊,你如此包藏祸心;

你想干什么,想让元末的农民起义军,再来一遍吗?”

礼部尚书席书听到朱厚熜这话,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恐的说道:

“陛下,微臣失职,没有考虑到增加赋税的后果,请陛下治罪。”

朱厚熜盯着礼部尚书席书幽幽的说道:

“你可是我大明的礼部尚书,做事要多动动脑子!”

然后,朱厚熜的目光落在杨廷和身上,郑重的说道:

“杨阁老,你是内阁首辅,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杨廷和连忙出班回道:

“启奏陛下,既然是因为人才过多导致免税田激增,那就把百官;

还有有功名的学子免税政策全部废除。”

“这样,大量的免税田就可以重新释放出来。”

杨廷和这话一出,朝堂上像是立刻炸了锅,数十个官员扑腾一声就跪了下来;

哭喊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千余年来,历朝历代对秀才及以上功名的学子和百官免税;

这个群体也是助天子治理国家的基石。“

“要是把他们也纳入收税范畴,恐怕这天下会乱起来啊。”

一群人还没有等朱厚熜的意见,就开始集火杨廷和,怒声道:

“杨阁老,官员和有功名的学子不能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你这是在摧毁大明的根基。”

朱厚熜冷笑一声说道:

“好一个大明的根基,这些年这群大明的根基,已经让大明四成的税收不上来了;

只要这些大明的根基,再吞并大明两成的税收。”

“大明就会入不敷出,到时候朝廷连百官和军队的饷银,都发不出来。”

“朝廷到这个地步,想存续下去,便只有三个办法。”

“第一,就是掠之于民,可惜民动如烟,他们如果吃不上饭饿肚子;

就会造反,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就会遍地狼烟。”

“大秦帝国到如今,多少王朝都这样消散。”

“既然,掠之于民不可取,那就只能打那些大商人的主意;

可惜,我大明又有多少大商人,供的起大明朝一年数千万两银子开支的。”

“既然商人和百姓都供不起大明朝继续运作下去,就只能打官员的主意;

抄家灭族都是避免不了的。”

“只有这样,朝廷才能得到银子,百姓才能得到土地;

才能把这次的危机给度过去。”

“诸位臣工,你们认为朝廷该怎么做,你们才满意?”

百官听到朱厚熜的话,再也不喊了,都傻傻的看着朱厚熜,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不想放弃传承千余年的利益,但是他们更不想死。

朱厚熜看着他们这个样子幽幽的说道:

“你们说,优待仕子和百官的规矩传承了千余年,这个规矩不能改;

那朕告诉你们,这个规矩也滋生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

“多少王朝,都亡在这上面。”

“每个一王朝的末期都是因为民不聊生,其根源来自于吃不饱饭;

所以老百姓才会造反。”

“所谓的军阀混战和外族入侵都是外在表现而已,比如宋朝;

如果军民一心共抗暴元,千万百姓千万兵,暴元怎么可能打的下宋朝。”

“所以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大明朝让百姓吃不饱饭,才是自毁根基;

百官和世家大族,甚至包括皇族都是靠百姓养活着。”

“如果,百姓们都给逼的吃不上饭,那就开始改朝换代了;

百姓的怒火会焚烧一切既得利益者。”

内阁次辅夏言听到朱厚熜这么说,连忙出班说道:

“陛下,必须打破既得利益者,继续侵吞百姓们的生存空间;

官员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必须推广下去。”

“否则,二十年后,朝廷就会入不敷出;

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百官看到内阁次辅夏言也站了出来支持改制,脸色虽然难看,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毕竟事情已经洞若观火了。

要么交税,要么就把脑袋交出来。

这,谁敢再抵制新政。

就这样,官员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国策很快向全国推行。

山东曲阜。

当代衍圣公孔向天,听到京城传来的消息瞬间坐不住了,直接就摔了手里的玉壶;

愤怒的说道:

“我们孔家乃圣人世家,什么时代都没有交过税粮;

反而是历代皇帝给我们不少土地,孔家两千年传下来的土地,都百万亩以上了。”

“这要是交税,那还得了!”

“这不是要割我们的肉吗?”

就这样,山东孔家第一个公然对抗朝廷的政策,导致整个河南和河北地区也观望起来;

朱厚熜得到这个消息后,直接就想起兵灭了孔家。

吓得杨廷和和于亮双双进宫。

朱厚熜看着杨廷和、于亮说道:

“你们也是来劝朕的,还是和朝中百官一样主张放弃官员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国策的。”

杨廷和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

“国策必须执行,这是毫无质疑的事情,但是真的不能对山东孔家动手啊!”

“他们代表着圣人一脉,是天下儒们学子的圣地。”

“真要对他们动手,大明朝立马就会乱起来,不出三个月全国到处都是烽火狼烟。”

朱厚熜叹息一声说道:

“朕岂能不知,不过孔府仗着圣人的名声,公然对抗朝廷新政;

他们这是想干嘛,真想试试朝廷的刀快不快吗?”

于亮叹息一声说道:

“陛下,对付孔家,我们可以想想其它办法,这动兵乃是下策;

轻易使不得啊!”

朱厚熜听到于亮这么说,幽幽的说道:

“孔家,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