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27章 大清的天黑了

“那又如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马上就要天黑了啊。”

“太阳落山后,明天就可以升起来,但是大清的天已经被乌云覆盖;

我们这辈子,再也看不到天日了。”

“太上王,连那种愚民政策都敢用,财富不会凭空产生,只会转移。”

“贪官治贪,这条施政理念看似完美;

却漏洞百出。”

“整个社会所有压力,都会传递到最底层,百姓们被逼出的生不如死;

大规模掠夺民财,供应百官和朝廷。”

“太上王,看似制定了一条,激起民怨造成暴乱者诛灭九族的律法;

但是,这没有任何意义。”

“贪官的**只要起来,就不可能按下去;

我已经看到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席卷全国。”

“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到来,但是它一定会到来的。”

“刘大人,阿贵将军;

明天我纪晓岚就会辞官归隐,以后我们江湖再见。”

刘墉叹息一声说道:

“悠悠数十年官宦生涯,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我刘墉出仕为官,就是为了想让我们大清国的子民好过一点。”

“如今看来,满腔抱负尽归东流水。”

“纪晓岚大人,你先行一步,待你告老还乡的风波过去,我刘墉也该回老家了。”

这一晚,三人喝到了深夜。

这一晚,大清议会的议员也沸腾起来了,心惊胆战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硬气一回了。

已后就算明着收受贿赂,也不担心了,要知道,议长大人可是说了;

为了防止被秋后算账,各级官员贪墨三成的银子都要送到内务府。

到那个时候,就算太上王也不会追查,因为他才是大清最大的贪官。

第二天,早朝。

百官出奇的没有奏本,只是对着乾隆歌功颂德。

纪晓岚叹息一声说道:

“启奏太上王,纪晓岚今年已经六十岁,感觉到精力已经跟不上了;

请辞四库全书总编纂的职位,告老还乡。”

“还请,太上王恩准。”

乾隆看着纪晓岚轻笑一声说道:

“纪晓岚,你昨天和刘墉还有阿桂,你们三个喝了不少酒吧;

然后,你们也说了不少疯话吧。”

“不过这些话,本王睡了一个晚上都不记得了,本王还是希望你留在朝廷上;

给我们大清把四库全书给修成。”

“毕竟你已经为此忙活几十年了,总不能功亏一篑吧。”

纪晓岚听到乾隆的话,连忙说道:

“太上王您真是给了微臣天大的恩典,微臣已经把四库全书修完了;

如今只需要把最后一批装订,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副总编纂海生跟了纪晓岚二十年,他不会误了这等大事的。”

乾隆叹息一声说道:

“纪晓岚,四库全书马上完成,你却要挂印而去;

放着这泼天的荣誉你都不要。”

“你呀!”

“这是铁了心要离朝了?”

“算了,既然如此,本王强留也没有意义了,退朝之后你就去吏部办理手续吧。”

乾隆说完,目光落在刘墉和阿桂身上。

叹息一声说道:

“刘墉、阿桂,本王知道你们心里有怨气,但是有些事情朝廷不得不做;

你们难道也要和纪晓岚一样离朝,告老还乡。”

刘墉听到乾隆的话,连忙出班苦笑一声说道:

“太上网,刘墉的性格你也知道,看不得有些东西,要是还留在朝廷里;

未来一定会和同僚起争执,到时候恐怕不得好死。”

“太上王,还请您成全刘墉;

看在刘墉鞍前马后,为朝廷出力三十多年的份上,您就批准刘墉退休吧。”

“这样对同僚和刘墉,都是一件好事情。”

乾隆听到刘墉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最后叹息一声说道:

“刘墉,你就这么不信任本王,有本王在,谁敢动你?”

刘墉叹息一声说道:

“太上王,如果留微臣在朝中,执政理念对冲之下,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

为了未来的朝局稳定,您还是批准微臣的请辞吧。”

大明议会议长谭同这个时候也站立出来,郑重的说道:

“启奏太上王,大清不能亏待了功臣;

但是,未来的朝廷刘大人,的确不适合继续做宰相的位置了。”

“不过,朝廷可以把刘大人退休后的待遇,提升到一品大臣在朝时候的待遇;

包括纪晓岚大人,他放弃了这么大的荣誉;

其实是不想太上王未来难做,所以也应该享受此等殊荣。”

乾这会看到两个柱国大臣离朝,心里正难受呢,忽然听到谭同的话;

顿时醒悟,像刘墉、纪晓岚这种性格的人,看到贪官污吏恨不得直接砍了;

这和自己推行的以贪官治国的理念,差距甚大。

如果他们不离开朝堂,恐怕未来的朝堂永远安定不下来了;

到时候,本王恐怕更难做。

想到这里,乾隆叹息一声说道:

“谭爱卿说的在理,既然如此就照此办理吧。”

阿桂听到乾隆,竟然同意了两个酒友的辞呈,也跃跃欲试起来。

乾隆看到阿桂的表情,黑着脸说道:

“阿桂,你是武将,掺合到文官的事情干嘛?”

“你不是喊着,你堂堂大清的大将军,竟然连一个县令过的滋润都没有吗?”

“本王今天就封你为大清定国侯,赐丹书铁券;

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可免死三次。”

“每年俸禄八千两银子,这可是武将里面的独一份。”

乾隆看着阿桂心里叹息一声:

“朝廷没有了纪晓岚、刘墉,总有官员能顶上,要是没有了阿桂;

北边的沙俄、大小金川再出现叛乱,麻烦可就大了。”

阿桂听到乾隆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多谢太上王!”

阿桂随即走到议长谭同的身前,盯着他的脖子猛看;

看的他浑身直冒冷汗,最后谭同再也受不了了,哭丧着脸说道:

“定国侯,你这样看着下官作甚?”

阿桂冷笑一声说道:

“还能干什么,当然是看看你这脖子从哪里砍,可以一刀砍下来;

省得到时候,你喊疼。”

谭同听到阿桂的话,浑身只打哆嗦,战战兢兢的说道:

“定国侯,这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