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44章 朝堂惊慌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444章 朝堂惊慌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还有,河南、河北,这两地,巡抚必须换掉;

该处理的官员必须处理掉,绝对不能再出现暴民了。”

嘉庆看到自己的老父亲,在最后的时间里还在给自己铺路,连忙说道:

“父王,您受累了;

如今中书省、都察院勉强可以撑起来了。”

“军队和财政您一直自己在握着,没有让那群混蛋涉足;

这大清的天还乱不了,您放心吧。”

乾隆苦笑一声说道:

“谭同这个狗东西是祸乱之源,他的大清议会议长的位置,绝对不能干了;

父王已经把他带回宫,他是祸乱大清的源头,得把他诛九族。”

“永焱,父王没多少时间了,你记住,大清的第三任议长绝对得德才兼备,能做到绝对的公正;

否则就会为大清带来灾祸。”

“目前,这个位置父王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了,你以后要谨慎选人。”

“明天,朝堂会有大变故;

不少人会被父王收拾,就让父王临走前,把这群祸国殃民的玩意给你肃清一遍。”

“他们有什么怨气,等父王下去了再说。”

“对了!”

“明天在金殿之上安排一把椅子,大明的秦始王要来旁听。”

嘉庆皇帝听到乾隆的话颇为不解,连忙问道:

“父王,我们的早朝为什么安排那秦始王来旁听,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有什么大事,散朝之后再谈,不是也可以吗?”

乾隆苦笑一声说道:

“我大清的官僚体系已经烂透了,天津港那批粮食,只能够山东和河北地区的赈灾;

但是我们大清太大了,还有不少地方,被这些贪官污吏刮的赤地千里。”

“我们抄没这些贪官的家,可以得到不少银子,但是抄没不了不少粮食;

还是无法解决百姓的缺粮问题。”

“那些大商人,肯定会趁机抬价,这样下来朝廷有多少粮食也不够用。”

“何况,那秦始王可不相信,我们大清会对**的官僚系统下手;

如果他不信任我们,对我们的粮食支援就成了一句空话。\"

“到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大麻烦。”

嘉庆听到乾隆这么说,连忙吩咐太监总管常永贵处理此事。

第二天早朝。

百官看到上朝的官员竟然多了不少,仔细一看竟然是离朝三年的阿桂、刘墉、纪晓岚这些人;

站在他们后面的,是他们的儿子们。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个人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打瞌睡,身后还跟着一个武将;

这一幕,看的百官脸皮直抽搐。

不过,却是没人敢去打扰。

开玩笑,公然在金殿上坐着睡觉,身后还有武将贴身保护;

这种人物,他娘的是自己能惹得起的。

就在这个时候,嘉庆扶着乾隆从偏殿走了出来,然后坐在了龙椅之上;

嘉庆顺势站在了他的身后。

这个时候,乾隆开口道:

“诸位爱卿,是不是觉得我这个老头子没几天好活了,还来金殿上折腾;

有点不合时宜。”

“本王也不想来啊,可是有些人做的太过分了;

过分到官逼民反,过分到把我大清刮的赤地千里。”

乾隆这话一出,满朝官员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直呼微臣有罪。

乾隆叹息一声说道:

“阿桂,你们几位跪下来干嘛;

这几年你们在乾园就没出门,这事情和你们没关系。”

“你们先起来。”

阿桂、刘墉这群人连忙站了起来。

乾隆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愤怒的说道:

“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大清朝廷中枢的官员,可知道河北境内的百姓冬天都快断炊了;

只能在秋天挖点野草吃。”

“你们谁吃过草,那是人吃的玩意吗?”

“这一趟,本王微服私访来到河南境内,当地遭遇了大旱,几乎颗粒无收;

你们有谁上报过?”

“那里已经易子而食了,你们知不知道;

本王一直以为这场景只能出现在史书里,但是这种惨烈景象,竟然在大请乾隆这一朝出现。”

“你们不是经常告诉本王,如今是乾隆盛世吗?”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心里一阵哀嚎,谁敢接这话茬,今天这朝堂上恐怕要见血啊。

乾隆说到这里,暂停了一下,然后郑重的说道:

“你们是不是以为这些已经很严重了,你们都错了,我们大清山东地界出现了二十多万暴民;

就是那死灰复燃的白莲教。”

“你们都瞅瞅,你们这些年治国理政都干了些什么;

都已经逼的山东百姓造反了,你们可真能干啊。”

百官齐齐跪在地上呼喊道:

“微臣有罪,请陛下治罪。”

然而,这个时候,户部尚书傅恒却是郑重的说道:

“陛下,如今连赶快派钦差大臣前往山东,安抚那些民众;

同时,要打开大兴粮库赶快送去山东赈灾,否则暴乱一旦再次扩大,京城就危险了。”

礼部尚书李少府连忙说道:

“傅大人此言差矣,他们已经有二十多万暴民,现在就算把大兴粮仓所有粮食调过去;

如今也于事无补了。”

“需要让兵部安排调兵,去山东平叛。”

“大兴的粮仓,要保证北和京城的粮食安全。”

“至于河南灾区的事情,也必须得赈灾,让河南巡抚王成打开洛阳粮仓;

就地赈济灾民。”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几个省稳定下来。”

傅恒冷笑一声说道:

“山东的事情,很明显是官逼民反,最近一年来山东那边的情况,满朝官员有几个不知道的;

山东巡抚李时,还有下边的几个知府贪污,就是谭议长和你李大人压下来的。”

李少府连忙说道:

“傅大人,此言差矣;

他们可是拿了一百万两银子的议罪银子。”

“给你们户部增加这么多收入,你还有意见了。”

傅恒怒声道:

“就因为你们让他们交了这一百万量议罪银,他们像发疯似的在山东刮老百姓;

现在山东出现了几十万暴民,朝廷一个大省动荡。”

“损失的可不止是银子,恐怕他们闹腾起来,国作都不稳了。”

“此事,你礼部尚书李少府最起码有三成的责任。”

李少府听到这里,脸色顿时绿了,怒声道:

“傅恒,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