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82章 推行节俭,杨奉回京

长安城,风声鹤唳,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司徒赵谦、太常赵温、长水校尉常洽、左中郎将刘范等。

这些曾经位高权重的公卿,如今纷纷伏诛。

李儒奉令将他们一一抄家,那些往日里奢华无比的府邸被逐一清查。

抄家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箱箱的奇珍异宝被抬出,琳琅满目,令人咋舌。

这些宝物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主人的奢靡生活。

经过一番变卖,所有的宝物凑成了军资,合计八万金。

杨业得知此事后,不禁长叹: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呐。”

“天下百姓生活困苦,每日为了温饱而奔波劳碌。”

“而这些公卿的生活,竟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他们身居高位,却不思为百姓谋福祉,只知贪图享乐,盘剥百姓。”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一旁的许褚怒目圆睁,愤然道:

“他们盘剥百姓太久,简直是死有余辜!”

“这些人平日里作威作福、争权夺势,不顾百姓死活。”

“如今被抄家伏诛,真是大快人心。”

长安城的百姓们听闻这些公卿被处置,也纷纷拍手称快。

他们饱受这些权贵的欺压,生活苦不堪言。

如今看到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心中的怨气也稍稍得以平息。

然而,百姓们也明白,这只是一时的解气。

要想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还需要一个清明的朝政和一位贤明的君主。

在这动荡的时局下,长安城的未来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这次的事件,无疑给那些贪婪的权贵们敲响了警钟。

也让百姓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京师经历了一场风云巨变后,杨业以身作则,决心改变朝中奢靡之风。

若要国家安定、百姓安康,满朝公卿必须摒弃奢华,保持简朴的作风。

天子刘协也积极响应,穿着草鞋上殿早朝,为众人做出了节俭的表率。

他那曾经华丽的龙袍,如今换成了一种很粗糙、色彩暗淡的丝绸。

龙袍破了一点,也只是让皇后给他补一补,接着再穿。

天子不仅自己穿粗布衣服,还下令后宫众人皆着朴素服饰。

宫里的帐幕、帷子全没了刺绣,也不带花边。

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不再增加。

杨业将缴获的丝绸、粮食等物资,妥善安排,用来供养司隶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每月,这些老人都能收到米、肉和酒。

对于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朝廷更是格外关怀。

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

老人们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赞叹天子圣明、司隶校尉杨业仁德。

司空杨彪见天子与杨业如此作为,深受触动。

他带头上书,请免三年俸禄,以支持国家节俭之风。

天子刘协起初有些犹豫,但见杨彪态度坚决,满朝公卿也纷纷响应,便勉为其难答应了。

自此,长安城上下弥漫着一股简朴之风。

公卿们不再攀比奢华,而是将心思放在了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图富强之上。

百姓们看到朝廷的改变,心中也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们相信,在这样的风气下,国家必将迎来新的生机与繁荣。

当杨奉率军归来之时,长安城的景象与以往大不相同。

满朝公卿身着简朴,没有了往日的绫罗绸缎。

大都是麻布衣裳,静静地等候着大军的到来。

浩然天兵气势汹汹地行进着,那整齐的步伐让大地都似乎在微微颤抖。

而一旁的公卿们则战战兢兢,他们的脸上既有对归来将士的敬意,又有对未来的一丝忧虑。

杨奉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眼前这一幕,满心疑惑。

他转头问身边的杨业:

“建成,这是怎么回事?”

杨业微微拱手,回答道:

“朝廷推行节俭之风,未来三年都不发俸禄。”

杨奉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好事啊!如今天下正值多事之秋,百姓生活困苦。”

“朝廷若能以身作则,节俭度日,必能凝聚人心,共渡难关。”

杨奉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让在场的公卿们心中也多了几分感慨。

他们深知,如今的局势艰难,唯有和杨业父子上下一心,方能走出困境。

而这简朴的迎接仪式,也成为了长安城新风貌的一个缩影。

预示着这个古老的都城,即将迎来新的变革与希望。

杨业父子掌权,一步步深入人心。

董卓推行奢靡,引得朝臣不满。

既然如此,他们干脆反其道而行。

父子二人一番交谈后,对朝廷推行节俭之举深感认同。

杨奉接着感慨道:

“司隶要养着这么多兵马,本就有压力。”

“朝廷还要给公卿俸禄,这事咱可不干。”

杨业微微点头,回应道:

“满朝公卿都有家里的后盾,怎么可能需要朝廷的俸禄?”

杨奉思索片刻,露出笑容:

“说得也对,不过现在明文下令,省了咱不少麻烦。”

杨业也应道:“不错。”

随着杨奉兵马回京,原本有些动荡的朝局立即稳定下来。

杨业趁着局势稳定,开始积极行动。

他征募了一些俘虏,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整编。

麾下兵势迅速拓展到十五万之众,其中骑兵有一万五千人。

这支庞大的军队,成为了维护司隶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杨业的加强训练下,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他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保卫着长安城和司隶地区的安全。

而朝廷的节俭之风也在持续推行,满朝公卿们虽心有不满。

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默默接受。

杨业看着麾下十五万兵马,雄心壮志冉冉升起。

他深知,要养着这么多兵马,仅仅一个司隶远远不够。

将士们必须以战养战,才能维持军队的生存和发展。

如今,朝廷虽然清扫了京师的障碍。

但外部的诸侯,还没有清算。

杨业眉头紧锁,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来到杨奉面前,郑重地道:

“父亲,马腾屯兵右扶风,对京师威胁很大。”

“他还参加了京师的谋逆,必须给他一个教训。”

杨奉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没错,马腾此人,野心勃勃。”

“若不加以惩治,日后必成大患。”

父子二人商议已定,开始着手准备对马腾的军事行动。

杨业调兵遣将,精心策划作战方案。

马腾并非易与之辈,此次行动必须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