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玉阶琼 > 第52章 试探

玉阶琼 第52章 试探

作者:尘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1:56 来源:小说旗

下衙后,梁靖孜看着同僚们一个个坐马车走了,魏以蘅还没有从里间出来,走到入口小声地问:“下官有事想求王爷。”

原以为宁王心情不好不会理人,但里面传来了宁王说进的声音。

梁靖孜进去后,看见魏以蘅正在作画,十几个画架上全是一位女子的背影。

但女子被树叶挡住,看不清她的样子。

魏以蘅不惧怕他窥探自己的**,梁靖孜便斗胆问:“这是王爷心仪的姑娘?”

“不算是。”魏以蘅把笔搁置到笔架上,“但她让本王感兴趣。”

梁靖孜恭敬地道:“王爷既然感兴趣,把她纳入府里就是。”

“只不过她不乐意。”

梁靖孜奇怪,宁王长相英俊,多少女子爱慕他,竟然还有不愿意的。

“这有什么难,以王爷的财势,若是她见识过,还能不动心?”

魏以蘅笑了笑,眼神意味不明,“你有何事找本王?”

“前些日子,贱内停在通州码头的两条商船被通州衙门扣押,船长和伙计都在牢房里关着,下官想替贱内担保人出来,可是这个案子是恭王在管。”

魏以蘅看了他一眼,声音深沉,“这件事本王倒是可以去帮你向恭王说一说,但具体的细节本王要知道,免得不清不楚地帮你了,多担一个为罪犯担保的罪名。”

梁靖孜没想到宁王那么容易就答应了,忙道:“这是应该的。宁王想要了解哪一方面,下官回府后,便去向贱内了解。”

魏以蘅道:“你若不介意,领着大奶奶一道出来,同我说清楚这件事的原由。”

领着妻子出府见外男,这个行为有些不妥,梁靖孜没有马上答应,想了想,“下官得回去问问夫人。”

从户部衙署出来,梁靖孜上了马车,他一路寻思着怎么跟李簪词说这件事。

以李簪词的脾气,只要他说了,定然对他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不对,这件事他也办成功了,宁王已经答应了他,现在只不过是要再听听李簪词的说词。

这件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梁靖孜回到府里,去向石氏请安的时候,石氏说明日要去道观打醮,让他告三日的假一同去。

梁靖孜应了声,石氏又问:“你父亲昨日是不是让你帮你媳妇处理货船的事情?”

“儿子今天已经问过宁王了。”

石氏急问:“宁王如何说?”

“宁王答应了。”

石氏松了一口气:“平日她总说我们没有帮过她,今日你帮她了,到底是教她知道你也是有用的。可惜啊,这人情用一次便少一次,若是用在你的仕途上,才算是用对了。”

不知为何,梁靖孜听了石氏的话,有些心虚,于是告退,要去跟李簪词说一说这件事。

李簪词这会儿正在查看账目,这几日商船不能运送货物,每日损失的银子就达上千两,堆积的货物也越来越多。

若是再不想个法子把货物运出去,过不了多久,她就要清算自己的铺子了。

刚放下账本,就听到丫鬟进来禀报,说世子来了。

李簪词走到堂屋,看到他还穿着赤色官服,看来是从石氏那里出来,直接来了她这边。

“世子有事找我?”

梁靖孜见她上来就问这样的问题,“难道没有事我就不能来这里?”

“世子没有事的时候来过这里吗?”

梁靖孜知道自己说不过李簪词,不跟她对峙,转移话题:“宁王已经答应帮我了。”

李簪词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你没有去找恭王,而是去找宁王?”

“我跟恭王没有说过几句话,贸然去找他,他不一定会理我。宁王也是王爷,也能帮你担保,事情办成就行了,你去管是哪个王爷帮你。”

这个窝囊废估计又在走前世的老路了,李簪词冷笑:“宁王答应帮你,你送些礼去给他就是。”

梁靖孜语气弱了几分:“宁王说还要亲自听听你的说法,他心里也好有个数。”

李簪词就这么定定地看着他,也不说话,眼神像是淬了毒药。

前世她会傻乎乎的,认为宁王没有什么坏心思,毕竟她一个人妇,人家堂堂王爷怎么会看上她?

这一世她不会再上当,如了他们的意。

梁靖孜解释:“那日我同你一道去,也没有违背伦理,人家堂堂一个王爷,还能骗我们不成?”

“世子什么都不用说,我不会去见宁王。”李簪词脑袋低垂,声音沙哑,“这件事我本也不指望你能办成。”

梁靖孜从李簪词院子里出来时,面子臊得慌。

他无能?明明是李簪词不愿意配合,故意摆他一道。

翌日,天还没有亮,昌国公府的下人们已经忙碌起来,准备为去道观打醮的事情打包行囊。

李簪词用过早饭后,先去石氏的院子里,跟石氏说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石氏以前是不敢让李簪词扶她的,但昨日自己儿子难得硬气了一回,石氏底气上来了,闭着眼说:“你扶我上轿吧。”

李簪词说:“不是儿媳不孝顺,昨晚上我被世子气得没有睡好觉,这会儿一点精神也没有。”

石氏见她又开始推托:“世子如何又惹你了?他帮了你那么大个忙,你不好好感谢他,宽容他一些,整天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数落他,就是再好的男人,也要被你数落跑了。”

“婆母不知,宁王是答应了,但是世子要带着儿媳一道去外面见宁王,这算什么礼数?”

石氏一惊,若是宁王到府上来,李簪词招待他,还能说得过去,但跟着丈夫去见外男,这不是拿李簪词当随意送人的侍妾对待吗?

石氏底气瞬间泄了一半,手无声无息搭到杨嬷嬷手臂上,示意杨嬷嬷带她往外走,到底是没有底气压制李簪词。

“他是考虑不周,你也别气他,回头我说说他。”

李簪词委屈地道:“我是宁愿不要生意了,也要保全昌国公府的面子。”

生意不要了,还怎么给昌国公府填补亏空,石氏苦口婆心地劝:“既然你公爹亲自过问你的事,过两日从道观回来,我再同你公爹说一说。再不济,我们昌国公府曾经也为大靖立下过汗马功劳,功勋卓着,还能让你生意黄了不成?”

马车浩浩荡荡地出了昌国公府,到下午的时候,一帮人终于到了道观。

石氏领着一帮人先去上香,李簪词去请道长把附近庵堂的道姑叫过来几个,伺候石氏和伯母婶子们。

“要刚入庵堂的,十五六七八的姑娘,年轻的机灵些,夫人们腿脚不好,要求高一些。”

云珠往道长手里塞了封红,道长手指一捏,十分厚重。

“大奶奶放心,贫道一定会请几个新来不久的姑子。”

李簪词办完事情,这才回到队伍里,站到自己的位置上,跟在石氏后面祭拜。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从外门层层往里面拜完,石氏早已经累了,往斋堂去休息。

刚坐下,几个年轻的道姑端着茶进来,李簪词看了眼后面进来的道姑,她身材纤细,灰色道袍掩盖不住她的楚楚可怜。

“世子呢?”

管家忙走出来,“回大奶奶,世子到山后面去纳凉了。”

石氏道:“天热,也是难为他跪拜了一天了。”

二夫人说:“大嫂说这话,谁不是跪拜了一天?大奶奶不仅要跪拜,还要上上下下地打点料理善后,最累的就属大奶奶了。”

石氏知道自己一开口,就会被揶揄,还是闭嘴吧。

李簪词端起茶杯,透过氤氲的茶气,看到那位姑娘眼睫动了动,“这里也不需要你们伺候,都守到外边吧。”

不过一会儿,屋里只剩下几个贴身照顾主子的下人。

后山的泉水冬暖夏凉,梁靖孜以前来这里祭拜,最喜欢到这里来赏景。

想到昨晚上李簪词那种鄙夷不屑地目光,伤害到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

既然李簪词瞧不起他,他还非要帮李簪词把事情办妥了,到时候他才能好好惩治李簪词这个泼妇。

不远处,一位女子躲在石头后面,看着梁靖孜坐在石凳子上折树叶,嘴里不知道在念着什么。

“常慧,昌国公府那边要茶呢,你在那里做什么?”

女子眼眸闪过哀怨,正要转身离去,忽然脚下一滑,啊呀一声。

梁靖孜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转过头,却没有看到后面有人。

刚才那声音他确定没有听错,是俞氏的声音。

他忙朝声音的方向跑过去,没看到人,于是走上前询问两个道士,有没有看见一位长相柔弱的姑娘来这里?

道士道:“世子,今日除了昌国公府的小姐夫人们,其他的都是我们道观和庵堂里的人。”

“庵堂?”梁靖孜忽然想到刚才听到一个女子喊常慧,这应该是道姑的法号。

于是,他跑到斋堂去,果然看见几个道姑正在给夫人们泡茶喝。

他一个个地去看她们的脸,不是,不是,不是,这个也不是,都不是,他不可能听错,不可能啊。

道姑被他这么直白地盯着,面露难堪。

石氏见夫人们不说话,都等着自己儿子犯错,她终于看不下去了,“孜哥儿,你这是做什么?像什么样子?”

梁靖孜却不回答,抓住一位道姑问:“你们庵堂最近有没有一位刚进来的女子,她长相柔弱,对人十分和善。”

“世子说的可是常慧?”

梁靖孜高兴地抓住她的肩膀,“她在哪里?”

“方才我让她端茶过来,她说身子不舒服,回庵堂休息了。”

梁靖孜二话不说,就往庵堂去。

夫人们面面相觑,这是在找谁?

石氏不用想,就知道自己儿子找的是俞氏。

这个狐媚子,原来是躲到庵堂来了。原先还想着祈福让昌国公府内宅安定,日后能再重复昔日的辉煌。

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如此令人不快的事情。

石氏看了眼杨嬷嬷,杨嬷嬷会意,立即出去跟在后面看着。

一直到傍晚吃斋饭,梁靖孜都没有回来,不过杨嬷嬷回来了。

不知道在石氏耳边说了什么,石氏气得差点能捏碎手上的碗。

看来梁靖孜和俞氏相认了。

后面两天的打醮,梁靖孜没有再出现,派下人去找他,也寻不到他的影子。

石氏气得差点晕倒,忍不住在李簪词面前骂道,“一定是俞氏把他拐走了。这个娼妇,怎的阴魂不散,定是算好了我们日后会来这里烧香,一直等着呢。”

李簪词安慰道:“婆母也别生气了,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眼下还是尽快找到世子才好,不然公爹知道了,世子肯定要被禁足,全京城又要笑话我们昌国公府了。”

经过李簪词的安慰,石氏的气蹭蹭往上涨,“你不会安慰人就别说话。”

李簪词委屈地道:“是儿媳嘴笨,可是儿媳说的是实话。婆母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石氏指了指门口,李簪词再待下去,只怕她真的要被气晕。

“你先出去,安排明日启程回府吧。”

到了第四日,一行人终于浩浩荡荡地坐着马车回府了。

路上,李簪词心情很好地喝着茶,云珠小声地说:“小姐,世子跑去庵堂后,就拉着俞花魁下山了。俞氏当时还要跑,世子就紧紧搂着她,说这段时间特别想她,找她找得快要发疯了。她要是再跑,世子也不活了,接着世子带着她同骑一匹马去了郊外的庄子,两个人进了屋子后,就再没有出来过。吃的喝的,什么都是庄子上的下人端进去,真令人恶心。”

回到昌国公府,昌国公正好回来,没有看见梁靖孜,问道:“世子呢?”

石氏隐瞒道:“道长多留了世子两日。为了他仕途顺利,我便没有让他跟着一起回来。”

昌国公也就没有往下问,而是看向李簪词。

“前两日世子跟宁王说了李家的事情,宁王本想等世子去了户部,再问清楚些。但世子又告假去道观打醮。听说我们今天回来,宁王便亲自登门询问。如今他还要两日才回府,你跟我去向宁王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石氏没想到宁王竟然亲自上门过问,看来自己儿子真的受宁王另眼相看。

如果李簪词是跟梁靖孜去府外见宁王,石氏确实觉得不合伦理纲常。

如今贵客上门,主母跟着招待,这就合理合规了。

石氏见李簪词愣在那里,眼底露出鄙夷,“你第一次接待王爷这样的人物,紧张也是难免的。不过有我们在一旁,你如实说话就是。日后世子高升了,你面见的高官会越来越多,大方些,别人也不会嘲笑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