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玉阶琼 > 第53章 打脸

玉阶琼 第53章 打脸

作者:尘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1:56 来源:小说旗

“国公夫人这话说得有些失真。”

门外一道尖细嗓音响起,李簪词看过去,是宁王府大总管曹公公。

石氏并不认得他,但见昌国公问好,才知道这是宁王的人。

她面子有些难堪,没想到教训儿媳妇的话让外人看去了,别人定会认为她是个不好相处的婆母。

昌国公羞得脸红,他没有阻止石氏训李簪词,也是想压一压李簪词,最近她太过高调,显得国公府里的男人都是个无能的,府里花销的银钱靠她,圣恩也靠她,什么都靠她。

“让曹公公见笑了,妇人之仁。拙荆主要是怕儿媳冲撞了宁王。儿媳刚回来,这就让她去跟宁王说清楚事情。”

曹公公冷笑:“不必了。宁王已经走了。”

石氏跟昌国公对视一眼,这怎么就走了。

李簪词却松了一口气。

曹公公道:“王爷临时有些事情,先走了,让我过来跟国公爷说一声。大奶奶的事他管了,不过不是因为世子,是看在圣上的面子上。大奶奶前两日替圣上解了东瀛出的难题,大奶奶在圣上那里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夫人和国公爷若是贬低大奶奶,那就是贬低圣上。”

曹公公哐哐哐一堆道理下来,石氏强挤着笑,昌国公脸臊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簪词微低着头,唇抿成一条直线。

曹公公又道:“宁王交代了,若是日后大奶奶有难处,拿着圣旨去宁王府找宁王帮忙就是,不用拐弯抹角的让谁来说。”

李簪词忙行礼:“臣妇谢谢宁王。”

曹公公看了眼李簪词,宁王让他看梁大奶奶长什么样,再回去请画师画下来,但大奶奶一直埋头,也不好叫人家抬起头来看。

最后他只能颔首,带着人离开。

他前脚刚走,大管家进来说,通州知府派了衙差过来,说恭王昨日发了文书,各位商户可以到通州取保候审了,交一百两,但是嫌疑犯不能出通州。

这件对王爷们来说是鸡毛蒜皮的事,他们昌国公府七上八下地一通走关系,最后竟是主管恭王下发了个文书,就能让停在通州码头的商船船长和伙计们担保出狱。

石氏在李簪词面前嚣张没超过两个时辰,这会子老脸都丢光了。

日后没有成的事,她千万得忍住了,再在李簪词面前扬威,那就是伸出左右脸给李簪词打。

李簪词原先是想通过恭王曲线救下船长和伙计们,没想到恭王就下发了邸报。

这件事情解决了,她堆积下来的货物不能再等了,得加快运送出去。

昌国公羞恼地看了眼石氏,最后甩袖回院子,半路又听到两个小厮在树底下嘀嘀咕咕,刚好没有地方发泄郁气,忙让大管家把那两个小厮抓来,问他们刚才在嘀嘀咕咕什么呢?

小厮支支吾吾,大管家呵斥他们不如实招来,就把他们打发出府去。

两个小厮这才跪下求饶道:“老爷,不是小的们不说,是夫人不让说。世子前几日在道观碰到了俞花魁,后来就拉着俞花魁去了庄子上,后面的打醮也没有来……”

昌国公听到这里,气得又回头,把石氏痛骂一顿。

“你养的好儿子,你养的好孙子,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他犯错误,你跟着包庇。孙子犯错误,你也跟着包庇。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家早晚要毁在你手里,若实在不行,就把家里一切的事务交给孜哥儿媳妇……”

昌国公骂完石氏,又看向李簪词,“你婆母不分是非,你怎么也跟着骗我?这个家里,到底你还可靠些,你若是跟着你婆母一起犯浑,昌国公府没有救了。”

李簪词垂头不说话,昌国公想到她不过是个商女,连儿子都不喜欢她,又劳心劳力地为这个家,这么说她未免过分了些。

“你也别害怕,我做梁家的主一天,你就是府里的大奶奶,谁都不能越过你去,目无礼法的孽子。”

石氏这回也低着头不敢吱声,没想到昌国公那么快就知道自己包庇儿子的事情,亏她昨晚上为了封住那帮妯娌的嘴,送了她们不少东西。回到家连一个时辰也藏不住。

她看向李簪词,李簪词则无辜地看着她,表示不是自己做的,因为她刚刚一直在这里,贴身丫鬟也在这里,没有离开过。

石氏想也是如此,一定是那些见不得她好的妾室或者妯娌们做的,这帮人真是笃定了要看她的笑话啊。

回到院子里,接二连三的压抑和憋屈,石氏扛不住,终于晕倒了。

昌国公则让大管家赶紧去庄外请世子回来,若是不回来,就把他赶出府去。

李簪词看着乱哄哄的昌国公府,这不过是个开头。

那两个小厮是她早前安排的,就是为了以防石氏替梁靖孜隐瞒了这件事情。

而她刚才没有走,也是让石氏认为不是她做的,毕竟她没有离开过石氏的视线,没有这么做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等梁靖孜和俞氏再疯一些,她才好把戏演下去。

-

昌国公府郊外的庄子,梁靖孜把俞氏带到这里后,便把她跟自己锁在一个房间,不碰她,也不许她出去,怕再也找不到人。

他坐在不远处的桌子旁,俞氏就坐在床上楚楚可怜地抽泣。

已经两天过去了,两个人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就这么默默坐着。

梁靖孜终于忍不住了,心疼地道:“你别哭了,眼睛都肿了。”

“世子不让我回庵堂,也不让我出门,把我关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答应跟我回去,我带你回去,你放心,这一次我不会退缩软弱。一定会让父亲母亲同意我们的事情。”

“国公爷同意了,大奶奶呢?大奶奶是如何对我的,世子也是知道的。若不是大奶奶一开始要开源节流,我,我也不会如此凄惨。”

梁靖孜立即拍胸膛:“你放心,我不会让她再欺辱你。她若是敢再乱来,我休了她。”

“当日我听到下山采买的师姐们说,梁府的大奶奶是何等厉害,为了救大靖,丈夫用休了她威胁她,她都不畏惧,最后赢了东瀛人。世子总是说休了大奶奶,不过是嘴巴上说说而已,哄骗我罢了。前两日我还听到府里的丫鬟们说世子要纳妾了。可怜我心心念念着世子,盼望世子好,不成想,不成想…”

俞氏又呜呜咽咽哭起来。

“我,我…”梁靖孜因为心虚结巴,“府里的开支都用她的,若是我有钱,我早就休她了,何必让她如此欺辱我?即便父亲母亲不同意,我也要休了她。”

话刚说完,外面的丫鬟敲了敲门,“世子爷,大管家来了。”

梁靖孜下意识缩了缩脑袋。大管家过来,必定是父亲知道了他的事情。

俞氏看到他如此,“我不忍心看世子为难,世子让我走吧。”

说罢,她站起来,捂着嘴就往外跑。

梁靖孜看她如此伤心,忙拉住她,祈求道,“你别跑,你跑了我也不活了,我们一起出去见管家。”

大管家站在正厅中央,看到梁靖孜拉着俞氏的手进来,面不改色,恭恭敬敬地道:“世子,国公爷请您回去。”

梁靖孜就拉着俞氏一起往外面的马车去,大管家又道,“国公爷让世子一个人回去。”

梁靖孜停下脚步,“我今日非要带着俞氏回去。”

俞氏去掰开梁靖孜的手,哀求道,“世子就放了我吧。我知道配不上世子,世子安心回府吧。日后别再来了。”

梁靖孜怕她跑了,也不走。两个人拉拉扯扯,哭哭啼啼,惨惨戚戚,像极了被人拆散的苦命鸳鸯。

管家就这么干看着他们两个,十分有耐心。

其他的婆子和小厮们,也都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两个的生离死别。

俞氏呜呜咽咽地哭泣,梁靖孜心一横,打横抱起她,让大管家回家去复命,既然昌国公不同意他带俞氏回家,他就跟俞氏住在外面。

大管家想到今日国公爷和夫人受到的欺辱,如实道:“世子是昌国公府的长子,在外面尚且不受待见,若是没有昌国公府的庇护,只靠那点俸禄活着,也许几个月又灰溜溜地跑回府里。到时候只怕大小姐和大少爷因为世子的任性妄为,会被人耻笑。世子失去继承爵位的机会,大少爷也没有继承爵位的可能。”

梁靖孜一惊,这话如何说?

大管家把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宁王帮大奶奶,是因为大奶奶自己厉害,跟世子没有任何关系。夫人因为这件事气晕倒了。”

梁靖孜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前两日他还要在李簪词面前找回男人的尊严,今日宁王和恭王同时让他明白了,他不如李簪词一介妇人。

人家拿着圣旨就可以入宫求皇帝,他却畏畏缩缩地在户部衙署门口思来想去地要怎么跟宁王开口,只为担保两个伙计出来。

可悲可叹,可怜可哀。

难怪李簪词一个商女,总是不屑看他。

梁靖孜悲哀地往后踉跄几步,像失去魂魄。

俞氏看他似乎动摇了,推了推他,“世子回去吧,趁大管家没有走远,跟大管家回去吧。我不值得世子这样对待。”

“不!”梁靖孜猛地回神,抱住她,“只有你认为我是个好的,只有你是真心的。”

勤政殿。

岭南承宣布政使姜士昌昨日到京向皇帝禀报岭南要事。

博雅国上个月突然进到了番禺海面。按照常理来说,外国商船来大靖贸易或朝贡,都必须先停在屯门,没有允许不得来番禺。

然而他们不仅通过屯门,还进入到了番禺,甚至要北上京城。

番禺守城士兵用火器挥退他们,他们这才停止下来,船上的货物也被火器销毁了一半。

姜士昌带着一众官员跟他们交涉,还未开口,他们先上来指责大靖滥杀无辜,并且要大靖赔偿他们损失的所有货物,还要大靖国的皇帝亲自接待他们,向他们跪下道歉。

六皇子猛地一拍,“跟他们交涉做什么?直接让五哥带着士兵打过去。擅闯我们大靖国土不说,竟还要一国之主给他们下跪。简直欺人太甚。”

首辅看到皇帝压抑着怒火不敢发,知道皇帝定是十分屈辱的,但大靖国库空虚,就算打仗,后面补给跟不上,打不赢不说,还劳民伤财。

魏以蕰道:“父皇如今的政策是休生养息,你别一上来什么都用武。”

“五弟说的是。还是让父皇定夺。”

大皇子一如既往保持自己话说一半的风格。

魏以蘅道:“我正忙着呢,就急匆匆入宫,日后这种让人当龟孙子的结果别叫我,我受不了这个气。”

二皇子笑道:“四弟言辞凿凿,动动嘴皮子就行了,打仗是五弟的事,出钱是国库的事,反正你是逍遥自在。”

魏以蘅道:“我再逍遥自在,也不如二哥府上妻妾成群,像只花蝴蝶在她们中间翩翩起舞,供她们采蜜。”

六皇子戏谑:“听说二哥上个月抬了一个,昨天又抬了一个,日日做新郎。”

大臣们面无表情地看着皇子们吵架,皇帝呵斥道:“好好的国事,让你们吵成了菜市场,再多说一句,统统都给朕回府禁足。”

皇子们老实了,魏以蕰正襟危坐,看了眼大皇子,正巧大皇子也看过来。

魏以蕰道:“依臣的意思,先让姜大人跟他们交涉,既然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大靖,定是有所需求。看看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再做决定。”

礼部尚书道:“恭王所言极是,既然我们没有要跟他们打仗的意思,态度便要谦让些。”

魏以蘅道:“东瀛人来我们大靖为了什么,博雅国就为了什么。不过是图我们的丝绸,图我们的药材,顺便把价格往死里压,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厉害。”

“臣认为宁王说得对。如果跟他们谈判了,又没有做好被欺辱了就要回击的准备,那就要做好被欺压的准备。说来说去,各国无非是想从中赚我们大靖的钱。”

户部尚书朱廷魁一向是帮魏以蘅的,毕竟自己女儿日后要嫁给宁王。

吏部尚书又抛出了个问题,“现在国库亏空严重,又来一个博雅国,朝廷去哪里要银钱?”

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无非就是找个理由先抄几户富商的家,不管是京城的富商,还是各地的富商,抄一抄都能抄出军饷来,剩余的还能充盈国库。

魏以蕰抿了抿唇,看见皇帝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些,便不再说话。

议事结束后,早就等候在外面的曹公公上来,小声地道:“王爷,事情没办好。”

魏以蘅冷眼瞧他,曹公公委屈地说:“大奶奶一直低着头,奴才看不到她的脸。原先奴才想过两日再上门寻她,不曾想通州知府那边来人,恭王下发文书,商户们可以交银子担保嫌疑人出来,只是不能出通州。”

恭王这么一放文书,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魏以蘅看了眼前面走着的魏以蕰,忽然想到了上次花灯节上的事。

-

李簪词用过早饭后,打算回李宅让许昌拿银子去通州知府把船长和伙计担保出来,还没有出府,婆子过来说李宅的许管家来了。

李簪词惊讶他那么早就到府里找自己,急忙到大厅去。

许昌站在厅中央,面容憔悴,眼睛布满红血丝,似乎一夜没有睡了。

看见她进来,哽咽地道:“大小姐,瑛词昨天就不见了,我们找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找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