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105章 最后的黔国公3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105章 最后的黔国公3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转眼来到了永历四年(公元 1651 年)。此时的孙可望已经成功平定了贵州,势力愈发膨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居然狠下心来杀害了杨畏知,并强行将朱由榔劫持至安龙。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际,李定国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地将朱由榔迎入云南昆明城内。因为这一事件,昆明城内的文武官员们皆获得了加官进爵的赏赐。然而,唯有身为黔国公“坐阵(被困)”于昆明城的沐天波一人,以世代承蒙皇恩浩荡、至今仍无以为报为由,坚决推辞了新的封赏。不过由于沐天波家族世代功勋卓着,备受敬重,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朝中百官之首。

正当一切看似渐渐稳定之时,孙可望却做出了惊人之举——率领整个贵州省向清廷投降!不仅如此,他还暗中指使手下大将张胜率军突袭云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李定国和刘文秀不得不匆忙出征,率领大军屯驻于交水一带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城内也并不安宁。心怀叵测的王尚礼妄图趁乱翻越城墙潜入城中充当内应,好在机智敏锐的沐天波及时察觉了他的阴谋诡计,果断采取行动加以阻止,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导致城破国亡的灾难。

沐天波面色冷峻地将王尚礼牢牢扭住,亲自押送至朝廷,并命令身旁的卫士务必好生看管此人。沐天波乃是武林高手,尤其擅长使用流星锤这一奇门兵器。平日里,他常常巧妙地将这流星锤藏匿于衣袖之中,以备不时之需。就在今日,他心中隐隐担忧人群之中或许还隐藏着王尚礼的内应,唯恐局势生变,故而决定亮出流星锤震慑众人。只见他手腕一抖,那流星锤瞬间如蛟龙出海般飞舞而出,在空中上下翻腾,变幻莫测。其招式精妙绝伦,令人眼花缭乱,在场之人无不为之惊叹,甚至有人吓得脸色苍白,胆战心惊。

而被擒获的王尚礼此时也只得无奈地低下头,长长叹息一声说道:“吾如今已是身陷囹圄的笼中之虎,根本无力反抗,就不劳烦您这位国公大人亲自动手了。”

随着局势的发展,孙可望竟然选择向清廷投降,使得原本沦陷的贵州得以收复。沐天波已然清楚地意识到南明政权的气数已尽,败局已定,难以挽回。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立下誓言,决心以身殉国,与南明共生死存亡。为此,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别入赘给了当地的土司人家,只为能给自己的家族留存一丝血脉,延续香火。

永历十二年(公元 1658 年),清军如汹涌潮水般涌入昆明城,一时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在这兵荒马乱之际,沐天波紧紧跟随朱由榔仓惶出逃,一路历经艰险,最终狼狈地逃入了缅甸境内。

当他们一行人抵达曩本河时,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的缅人们听闻威震一方的黔国公来了,纷纷激动地下马,毕恭毕敬地参拜起沐天波来。然而,此时的永历朝廷已今非昔比,在被迫退入缅甸之后,不仅军力损失殆尽,士兵们士气低落,就连人心都变得萎靡不振起来。与此同时,缅甸当局对他们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客气相待慢慢变得冷漠甚至恶劣。

曾经有一次,缅甸国王派遣使者前来邀请黔国公沐天波过江去参加十五日的缅历年节。接到邀请后的沐天波不敢怠慢,急忙携带朱由榔原本打算赠送的丰厚礼品匆匆渡过江去。可谁知,等待着他的却是一场屈辱和刁难。

到达对岸后,缅甸君臣竟蛮横地不许他穿戴象征大明尊严的明朝衣冠,而是强行逼迫他换上缅甸的民族服装,并要求他与那些缅属小邦的使者一同以臣子之礼前往缅王金殿前朝拜。想当年,按照明朝两百多年以来的惯例,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氏家族一直代表着明王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管辖云南地区的众多土司,还能处理与周边藩属国家之间的往来事务。那时候的沐氏家族威风凛凛、体统尊贵无比。

然而时至今日,整个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完完全全地颠倒过来了!想当年那威风凛凛、声名赫赫的黔国公沐天波,如今竟然沦落到这般凄惨的境地。他被迫光着脚丫子,身上所穿的也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民族服饰,就那样无比卑微地向着缅王低头臣服。这样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人感慨万千,不禁为之叹息连连。

遥想过去,沐天波是何等的尊贵与荣耀,可现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其中的辛酸苦楚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也正因如此,当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归来之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起来。这场痛哭,不仅饱含着他对自身命运无常的悲哀,更是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无尽哀伤和无奈。

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 年)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阳光洒落在缅甸王宫那金碧辉煌的屋顶之上,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却正在这座宫殿内悄然上演。刚刚强迫沐天波屈辱地向其低头臣服的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在众多廷臣们的鼎力支持之下,发动了政变。刀光剑影之中,老国王最终未能逃脱厄运,被残忍地处死,而莽白则成功地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新一任的缅甸国王。

新王即位之后,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永历帝所在之处,目的竟是索取贺礼。此时的永历朝廷,早已在异国他乡漂泊流浪了一年有余。长时间的居无定所和资源匮乏,使得他们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愈发艰难,如今更是到了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境地,根本无法拿出数量可观且体面的贺礼来满足缅甸新王的要求。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缅甸当局此番索要贺礼的真正意图,绝非仅仅是贪图那些财物那么简单。实际上,他们更希望通过获得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明朝皇帝的祝贺,以此来提升自身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面对这样的情形,永历君臣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莽白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王位之事有违正道,于是决定不予派遣使节前去祝贺。

南明流亡政府的这种坚决而又略显僵硬的态度,无疑给本就不太和睦的与缅方之间的关系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其进一步恶化。双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永历十五年七月十八日这一天(公元 1661 年 8 月 12 日),远在缅甸境内的朱由榔收到了来自莽白的口信。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本就身处困境的朱由榔和他身边的大臣们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原来,莽白邀请朱由榔明日过河,一同饮下咒水并盟誓,以此来缔结双方的友好关系。然而,朱由榔和一些明智的大臣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与危险。但此时他们已是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尽管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却也不敢轻易拒绝这一邀约。

经过一番艰难的商议,朱由榔最终决定派遣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黔国公沐天波以及其他一部分文武官员代表自己前去赴约。七月十九日(8 月 13 日)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完全亮起,马吉翔等人便匆匆忙忙地召集起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同渡过河流,朝着者梗之睹波焰塔进发,准备按照约定饮下咒水并举行盟誓仪式。而在临行前,朱由榔只能留下十三个内官和一个跛足的总兵邓凯留守那简陋的“行宫”。

当太阳渐渐升起,上午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时,这些文武官员终于抵达了塔下。可就在他们刚刚站稳脚跟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周围突然涌出了多达三千人的缅兵,他们如潮水般迅速将这群手无寸铁的明朝官员团团围住。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由于沐氏家族在当地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这使得莽白心生忌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特意下达命令要对沐天波网开一面。于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奉命冲入人群之中,想强行将沐天波从那凶险万分的包围圈里拖拽出来。然而,沐天波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不甘心就这样置身事外当个旁观者!只见他猛地伸手夺过缅军手中锋利无比的长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和勇气,奋不顾身地朝着敌人冲杀过去。

刹那间,寒光闪烁,血花四溅,沐天波犹如战神附体一般,手起刀落之间,就有九个缅兵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之中。而与此同时,总兵魏豹、王升以及王启隆等人见此情景,亦是热血沸腾,他们毫不犹豫地抓起手边所能找到的柴棒当作武器,纷纷加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来。

只可惜敌众我寡,尽管他们英勇无畏,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难以抵挡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敌人。最终,在一阵惨烈的厮杀声中,沐天波终因力竭不支,不幸壮烈牺牲。而那些被诱骗前来喝下所谓“咒水”的官员们,更是无一幸免,全部惨遭毒手,横尸当场。尤其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就连沐天波一直带在身边的幼子沐忠亮,也未能逃脱这场血腥的劫难。

遥想当年,自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沐英受封镇守云南以来,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到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沐天波父子双双殉难之时,沐氏家族已然为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地镇守云南长达二百八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如今,面对国破家亡的绝境,沐天波父子毅然决然地选择用自己滚烫的鲜血,去践行那份沉甸甸的守土契约,真正做到了与大明王朝生死与共,不离不弃。他们的壮举,不仅彰显了忠义之士的高尚气节,更成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传奇,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