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45章 受伤的帝王们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45章 受伤的帝王们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如果说刚才听到祖陵被毁,各时空的皇帝、皇子、亲王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些悲痛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内心的悲痛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他们知道自己的王位不可能永远传下去,但眼前这些子孙后代的惨状,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种结局实在是太过惨烈,让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洪武时空的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以及其他大臣们,此刻更是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无奈。他们深知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疼爱,如今看到这一幕,他们宁愿朱元璋此刻晕倒过去,也好过让他亲眼目睹自己的子孙们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

如果朱元璋真的看到了这一切,恐怕他不仅会气得晕过去,甚至可能会被活活气死。而即使他死了,也很可能会从棺材里跳出来,砸烂自己的棺材板,以表达他对子孙后代命运的愤怒和不满。

********

已经身在长安的秦王朱樉伫立在天幕之下良久,心中涌起无数感慨。他的目光穿越时光,仿佛看到了末代秦王朱存极在战火中的身影,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与绝望。朱樉深知,朱存极的命运并非偶然,而是那个动荡时代的必然产物。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如汹涌的浪潮般席卷而来,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已然动摇。朱存极身为秦王,面对这股强大的力量,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城池沦陷,他被俘后走向死亡。

朱樉不禁反思起自己的命运。他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然而,他也明白,作为秦王,他肩负着守护家族荣耀、传承先辈意志的重任。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将朱存极的教训铭记于心,警示子孙后代,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

在这一刻,朱樉的内心燃起了一团火焰。他决心要让秦王之名如李世民那样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成为家族的骄傲。他知道,这条路充满艰辛,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让家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吾深知,这乱世之中,百姓受苦,诸侯亦难以自保。朱华奎或许有其不足之处,但他毕竟是吾之子孙,其不幸遭遇,亦是吾家族之耻辱。只愿后世子孙能以史为鉴,奋发图强,莫再重蹈覆辙,让吾家族之荣光得以延续。”楚王朱桢站在天幕之下,看着末代楚王朱华奎全家之不幸,心中实感悲痛。

尽管此时距离朱华奎的悲剧发生还有二百多年,但是身为楚王的朱桢却能够通过天幕目睹未来之事。他凝视着天空中的画面,眼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洪武十四年,年轻的朱桢尚未前往武昌就藩,但他早已立下了励精图治、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他深知作为一名诸侯王,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努力治理好自己的封地,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朱华奎遭到如此厄运时,心中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仿佛感受到了朱华奎一家人在江水中挣扎求救的绝望,那种无助的感觉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朱桢默默地叹了口气,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但是他希望后世的子孙们能够汲取教训,不断努力,让家族的荣光得以延续。

在这一刻,朱桢意识到,即使身处不同时代,他与朱华奎之间依然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他决定将这份悲痛转化为动力,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天空中的画面渐渐消失,朱桢缓缓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他明白,未来的道路可能会充满挑战,但他愿意为了家族的荣耀和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到底。

*****

除此之外,洪武的其他儿子都还小,有些甚至还没有出生,所以也少了那么多惊讶与悲痛。

然而,已经就藩在太原的晋王却非常惊讶,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子孙的结局。要知道,太原位于西安和北京之间,如果李自成要攻打北京,肯定不会放过晋藩。

但是,当他想到晋王一藩就有子孙五千多人时,心中的悲痛顿时减轻了许多。

毕竟,相比于楚王一家被灭门,晋王府好歹还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一来,即使李自成真的打到了太原,也不至于像楚王一样全家无一幸免。想到这里,晋王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解说继续......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还有很多后世的皇帝,他们的儿子除了一个继承皇位之外,其余儿子也按照朱元璋的祖制受封为亲王,这一次同样在劫难逃。

赵王:封地彰德府,始封祖是明太宗之子朱高燧。末代赵王朱常清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李自成军队俘虏后下落不明。

襄王:封地襄阳府,始封祖是明仁宗之子朱瞻墡。末代襄王朱常澄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襄王朱翊铭战死。

荆王:封地蕲州府,始封祖为 明仁宗之子朱瞻堈。末代荆王朱慈煏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末代荆王死。

崇王:封地汝宁府,始封祖为明英宗之子朱见泽。末代崇王朱由樻 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宁,俘虏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阳伯。崇王不从,被杀。

荣王:封地常德府,始封祖为明宪宗之子朱佑枢。末代荣王朱慈炤明末,张献忠入湖南,末代荣王朱慈炤和母亲姚氏逃走,不知所终。

瑞王:封地汉中府,始封祖为明神宗之子朱常浩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重庆,朱常浩被俘,死。

惠王:封地荆州府,始封祖为明神宗之子朱常润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攻长沙,朱常润逃亡后皈依佛门,但仍然于顺治三年在北京的菜市口被杀,和朱常润一起被杀的还有潞王朱常淓、弘光帝朱由崧、末代衡王朱由棷、末代周王第五子朱绍烿等十一人。

............

这还不包括人数更多的君王、将军以及没有封号的宗室子孙们,万历年间曾经统计的数十万朱明皇室子孙,仅仅在几年间,就消失不见了,甚至在几十年后,统一天下的清朝皇帝想找一个朱明皇室后人都很困难。

他们原本享受着荣华富贵,生活在高墙深院之中,但随着起义军的逼近,他们的世界开始崩塌。有的亲王试图抵抗,但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往往无力回天;有的亲王选择逃跑,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起义军的追捕。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力、财富和地位,如今都化为乌有。】

******

“高燧一脉可惜了,就不知道高煦后代如何?”

由于这个天幕是解说南明痛史,所以还是燕王的朱棣在北平并不知道才两岁的高煦如何,是幼年夭折,还是受封为王,他目前只有这高炽与高煦两个儿子,至于那个所谓赵王要明年才能出生,他完全是猜测这同样应该是自己的徐王妃妙云所生之子。

至于襄王朱瞻墡、荆王朱瞻堈这两个孙子,朱棣更来不及关心了,甚至连他们的父亲朱高炽也才不过四岁而已。此刻的朱棣,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稳定自己的地位,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上......

*****

“常浩、常润……呜呜……”已经深受福王朱常洵被做成了福?宴和朱由崧在位不到一年就被俘的双重打击,一直在强装坚强的万历皇帝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在天幕下放声大哭。他的两个儿子,朱常浩和朱常润,命运多舛,令人同情,他们的后代甚至未能传承下去,要么被杀,要么失踪,这对一个父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一时间,大明朱元璋以后的皇帝们纷纷陷入了悲痛之中,为自己的后代痛哭流涕。其中,明宪宗最为伤心,他的儿子众多,所以也最为担心。而孝宗、武宗和嘉靖则因为自己要么没有儿子,要么儿子太少而感到悲哀。他们哭泣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孝宗在位期间,虽然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但却始终未能生育出足够多的子嗣,甚至最后连孙子都没有,导致皇位旁落。

武宗更是历经坎坷,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却未能改变无子的命运。

嘉靖虽然生了九个儿子,但活下来的却只有两个,除了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皇位,另一个封王的儿子年仅二十九岁就死了,当然也就不用担心子孙后代的事儿了。

然而天幕却没有停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