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72章 灭明先锋李成栋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第72章 灭明先锋李成栋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2:32 来源:小说旗

【“高台爱妾魂将断,南雁方过翡翠楼。”这句诗出自明末清初时期的《赵夫人歌》。此长诗曾一度与吴伟业那脍炙人口的《圆圆曲》齐名。众所周知,《圆圆曲》所描绘的乃是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的缘故,冲冠一怒为红颜,毅然决然地联合清兵去攻打李自成的传奇故事。然而,《赵夫人歌》讲述的却是另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往事——降清明将李成栋的爱妾赵夫人以决绝自尽之方式苦劝李成栋反清归明的英勇事迹。

虽说从诗歌艺术成就的角度来看,《赵夫人歌》远逊于《圆圆曲》,但它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那股悲壮豪迈之气,却别具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位深明大义、刚烈不屈的赵夫人,如何在生死关头,用自己的生命奏响一曲激昂慷慨的反清之歌。其情其境,令人动容,也让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再度焕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话说在江西之地,金声桓与王得仁二人于南昌毅然起兵,举起了反清大旗。这一壮举发生没多久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度上演——清廷两广提督李成栋竟然在广州也宣告反清归明!一时间,风云变幻,局势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说起金声桓反清一事,其公开宣称的缘由乃是遭受了江西巡抚和巡按的索贿逼迫所致。然而,那曾经替清廷立下赫赫战功,亲手擒杀隆武、绍武这两位南明皇帝,并为清朝开拓疆土达千里之遥的李成栋,他又为何会做出叛清归明这般惊人之举呢?若想洞悉其中原委,彻查李成栋反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首先需要对李成栋此人的生平经历展开一番详尽的探究。

李成栋,宁夏人也,其家族世代为宁夏卫所军户,自幼习武,勇猛善战。他年少时便投身于明末农民起义军,成为闯王李自成麾下高杰所部的一员,并因作战勇敢而获得了“李诃子”的绰号。

后来,随着形势变化,当洪承畴击败李自成部之时,高杰率领所部归附明朝,开始在陕西一带与其他农民军展开激战。崇祯十七年(1644年),东山再起的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成功夺取陕西三边地区。面对这一局势,高杰不得不带领部队向南逃窜。弘光帝即位后,任命高杰为兴平伯,负责镇守徐州和泗州等地。

然而,命运多舛。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高杰在河南被总兵许定国设宴谋杀。史可法急忙赶往高杰军中处理善后事宜,并任命李成栋为徐州总兵,继续镇守徐州。

此时,清朝豫亲王多铎率领大军南下,准备剿灭弘光政权。李成栋遭遇清将准塔的攻击,最终战败。随后,李成栋与李本深、杨承祖、胡茂桢等多位高杰部下的将领纷纷投降清朝。清朝政府随即授予李成栋吴淞总兵一职。

李成栋担任吴淞总兵之时,在其负责嘉定地区发生了“嘉定三屠”的惨剧。

大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二日,清廷任命的嘉定县令张维熙在辖区开始执行剃发令,消息一出,嘉定百姓群情激愤。他们一致推举在嘉定赋闲的前明都察院观政、进士黄淳耀,前明左通政侯峒曾等人为首领,带领嘉定百姓抵抗清军。

黄淳耀和侯峒曾二人挺身而出,怀着满腔热血,将嘉定城中的百姓们紧密地组织起来,驱逐了清廷任命的县令张维熙,一举占领了嘉定县城。

在南京的多铎听闻此消息后,大为震怒,他深知若不及时镇压,必将引发更多地区的反抗。于是,多铎迅速下令给李成栋,要求其率领所属部队五千精锐人马,火速赶往嘉定进行围剿。

李成栋一路上,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皆化为一片废墟,无数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哀鸿遍野。

七月初一,黄淳耀和侯峒曾倾尽全力,集结了来自各方的十万余民军,准备与李成栋展开殊死一搏。尽管民军人多势众,但其中大多数人都未曾经过严格训练,缺乏战斗经验,不过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罢了。面对李成栋麾下那支久经沙场、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民军明显处于劣势。

最终,民军全线溃败,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四散逃命。李成栋趁势率军攻入嘉定城,这座曾经宁静祥和的城市瞬间陷入一片腥风血雨。李成栋纵容部下肆意奸淫掳掠城中妇女,一时间哭声震天,惨不忍睹。不仅如此,他们还丧心病狂地对城内手无寸铁的三万民众举起了屠刀,制造了令人发指的血腥惨案,史称“一屠嘉定”。

李成栋带领着他那如狼似虎的军队在嘉定城外肆意掠夺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收兵返回他们的大本营太仓。然而,在这座饱受蹂躏的城市之外,那些民军的残余部队以及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并没有被恐惧所击倒。他们怀着满腔的悲愤与怒火,共同拥立义士朱瑛作为新的首领。

朱瑛挺身而出,迅速重新集结起一支拥有较强战斗力的 2000民军,驱逐了清朝政府委派来此的官员,并果断地处死了留守在嘉定城中的 50 名清军士兵。

朱瑛光复嘉定的壮举如同燎原之火一般传遍了周边地区,无数深受压迫的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一时间,嘉定城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又汇聚了三万至四万人。朱瑛从其中挑选出身体强健、作战勇猛的精锐之士,有条不紊地组织起坚固的防线和有效的防御体系。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那个穷凶极恶的李成栋便再次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前来征剿。这一次,李成栋狡诈地采用了夜袭的策略。趁着夜色的掩护,他的军队悄无声息地突破了嘉定城的防守,直捣黄龙般冲进了城内。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身先士卒的朱瑛不幸惨遭杀害。随着朱瑛的倒下,城内的民军瞬间失去了统一的指挥,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此时的李成栋则趁机下令对民军展开内外夹击。原本就已惊慌失措的民军在敌人凶猛的攻势下根本无力抵抗,最终只能一败涂地。

嘉定城再一次沦陷在了清兵的铁蹄之下,历史仿佛在这里重演。李成栋这个恶魔又如上次一般,在城内大肆屠杀无辜百姓,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屠杀中的遇难者多达三万余人。这便是惨绝人寰的“二屠嘉定”事件,它成为了当地民众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

此后不久,由于江南各地民众起义风起云涌,局势动荡不安,多铎命令李成栋率领其所部主力前往其他地方镇压叛乱。这一调动使得嘉定城内原本就不算充足的清军兵力变得更为空虚。

就在此时,原南明将领吴之番看准时机,果断率领军队攻打嘉定。城内那些经历过先前灾难而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们,听闻吴之番前来攻城,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们纷纷挺身而出,积极响应吴之番的行动。

当吴之番的大军兵临城下时,守城的清军早已军心涣散、斗志全无。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攻势,这些清兵根本无力抵挡,很快便四处溃散逃亡。就这样,嘉定城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得以再次光复。

然而,好景不长。多铎得知嘉定城再度易主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深知若不尽快夺回这座城池,必将影响整个战局的稳定。于是,多铎不得不再次派遣李成栋率领大军前去征讨嘉定。

尽管嘉定城中的军民们明知敌我力量悬殊,但他们并未退缩,而是选择奋起抵抗。每一个人都怀着必死的决心,誓要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可惜的是,李成栋所率领的乃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且配备了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相比之下,嘉定军民的抵抗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嘉定城最终还是难以逃脱陷落的命运。

李成栋率军攻入城中后,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儿童,皆未能幸免。刹那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两万颗鲜活的头颅滚落在地。这场血腥的杀戮,便是历史上着名的“三屠嘉定”事件。它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黑暗篇章。

在三次屠杀之时,李成栋纵容士兵肆意妄为,给市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市民们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迫害:有的选择悬梁自尽,有的投井身亡,有的投河而死;有的人满脸鲜血,有的人肢体残缺,有的人虽被砍伤但尚未死去,手足仍在颤动;还有的人骨肉分离,尸横遍野。士兵们见到妇女就会强行奸污,如果遇到反抗则变得更加残忍。

他们在嘉定连续屠杀了三次,使得这座城市的人口几乎绝迹。尸体堵塞了护城河,导致水流不畅,河水也被染成了鲜红色,这种情况持续了数日之久,三次大屠杀造成了至少十万平民的惨死。

由于镇压江南人民有功,隆武二年,清廷任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率领大军南征浙江和福建地区。此时,明朝降将李成栋也率领着他手下的士兵跟随博洛一同出征。

当时,南明隆武帝为了摆脱郑芝龙家族对朝政的控制,于隆武元年(公元1645 年)十二月十六日离开福州(天兴府),一路向西进发,希望能够进入江西,开创一片新天地。然而,不幸的是,隆武帝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在隆武二年(公元 1646 年)八月,清军顺利地越过了仙霞岭,并长驱直入福建。由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他们迅速占领了这片土地。得知这一消息后,隆武帝准备从延平前往赣州,但在途中遭遇了意外情况。当他路过汀州时,李成栋假扮成明军,趁着守城军士不注意,混入汀州城并发动了突然袭击。在激烈的战斗中,隆武帝被俘虏,随后绝食身亡。

在成功平定福建之后,清南征大军的主帅、贝勒博洛再次下令让李成栋、佟养甲等将领统领军队南下广东。

李成栋趁着南明永历和绍武两个政权陷入激烈内战、防御松懈的时候,从潮州、惠州出发,直奔广州。

李成栋所率领的军队,不仅行军速度极快,而且手段狠辣。他们将沿途遇到的明军用来传递军情的驿卒全部斩杀。同时,利用缴获的明朝地方官吏的官印,向广州方面发送虚假情报,声称东线平安无事,从而成功地让绍武朝廷陷入了麻痹状态,对李成栋所部前锋已经逼近广州的事实一无所知。

当李成栋的前锋部队抵达广州时,他再次故技重施,让士兵们用手帕包住头部,伪装成明军,趁着广州守军毫无防备之际,突然发动袭击,一举突破了广州城防。

广州沦陷后,绍武帝选择了自尽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与此同时,在广州的明宗室亲王、郡王等共计十六人,也遭到了清军血腥的屠杀。

广州沦陷之后,李成栋带领着他的军队继续朝着肇庆前进。在他到达之前,永历朝廷就已经离开肇庆,逃往广西。李成栋紧跟其后,连续攻占了梧州和平乐。随后,由于广东地区频繁爆发的反清复明运动,尤其以陈邦彦、张家玉和陈子壮等人领导的广东起义规模最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