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黄帝内经百姓版 > 第十七(10)脉色变化与久病新病的奥秘

黄帝说:各种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说:这都是因为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说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寒气与八风邪气被视为能够影响人体健康的外界因素。

寒气,顾名思义,指的是寒冷之气,它可能通过体表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各种疾病。而八风邪气,则是指来自八个方向的风邪,它们同样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各种病症。

在中医理论中,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可能会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等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和疾病。例如,寒气可能导致关节疼痛、畏寒怕冷等症状;而八风邪气则可能引发头痛、感冒、风湿等疾病。

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四时偏胜之邪气是指在不同季节中,由于气候异常或人体适应不良而产生的病邪。这些病邪可能引发各种病变,而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则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五行相生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也被应用到了中医理论中。具体来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就是五行相生的规律。

那么,当四时偏胜之邪气引发病变时,中医就会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例如,如果病变是由春季的木邪过旺引起的,那么就可以采用金元素相关的治疗方法来克制木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治疗体系。

总的来说,由于四时偏胜之邪气所引起的病变,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在现代医学中看起来有些神秘和不可思议,但它在中医理论中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黄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动,都会影响到脉色而发生变化,怎样区别它是旧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你问的很详细啊!只要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在中医诊断学中,观察脉象与气色是判断病情轻重、新旧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详细解读。

“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患者的脉象虽然细弱,但气色仍然保持正常,这通常意味着患者虽然患病已久,但病情相对稳定,并未出现急剧恶化的迹象。这是因为,脉象细弱可能反映了患者体质虚弱或气血不足,但气色正常则说明患者的脏腑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害,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这句话则强调了脉象与气色同时出现异常时,也往往意味着患者患病已久。这是因为,脉象与气色都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它们同时出现异常时,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相对严重,且可能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此时,需要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患者的脉象与面色都保持正常,那么这通常意味着患者是新发病,病情相对较轻。这是因为,脉象与面色正常说明患者的脏腑功能尚未受到明显影响,能够迅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此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当脉见沉弦时,这往往意味着肝脉与肾脉并致,即肝肾两脏的病理变化在脉象上得到了体现。沉脉主里,弦脉主肝,沉弦并见,则往往提示着肝肾功能的异常。

具体来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当肝肾功能失调时,气机不畅,精血不足,就可能导致经脉阻滞,血气凝滞。这种凝滞的血气在经脉中无法顺畅流通,就可能形成淤血。

淤血一旦形成,就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局部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和滋润,进而出现肿胀等症状。这种肿胀与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有些相似,但实际上是由于淤血导致的。

因此,当脉见沉弦,且伴有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但经脉必滞、血气必凝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淤血肿胀。这种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肾填精等方法,以恢复肝肾的正常功能,消除淤血,使气血得以顺畅流通,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恢复健康的目的。

当然,以上只是中医理论对脉见沉弦、淤血肿胀的一种解释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个性化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