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黄帝内经百姓版 > 第9章 (3)五行轮回与节气变化,揭示中医养生奥秘

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天文观测和自然现象变化的时间划分体系,用以解释和预测自然界乃至人体健康的周期性变化。

在这个体系中,每一“候”代表五天内气候或物候的微小变化,三候则汇聚成“气”,反映了更显着的气候特征或自然现象的阶段性转变。六气则进一步细分为六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或阶段,与一年中的六个时段相对应,这些时段与春、夏、秋、冬四时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年度周期。

而“四时称为岁”,则是将这一年的自然循环划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五行(木、火、土、金、水)的依次旺盛与衰退。这种五行随时间流转而变化的模式,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普遍规律,也为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具体到五行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春季属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夏季属火,天气炎热,万物繁茂;长夏(中医特有概念,介于夏秋之间)属土,湿气渐重,万物化育;秋季属金,秋高气爽,万物收敛;冬季属水,天寒地冻,万物闭藏。五行随时间递相承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滋生,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

当一年终结,五行循环再次从头开始,象征着自然界无尽的循环往复与生生不息。这种时间观和宇宙观,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深刻而细腻的洞察,也为后人理解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一年分力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这一观点,恰似一幅细腻描绘自然韵律的画卷。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界周期性变化的诗意描述,更是中医“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气候变迁息息相关。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一季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对应的脏腑经络变化。而节气,作为这些变化中的关键节点,更是被赋予了重要的医学意义。它们不仅是农耕生产的指南,也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节气中再分候”,这进一步细化了时间单位,使得中医能够更精确地把握自然界微妙的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和养生保健。每一候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时间因素,做到因时制宜、辨证施治。

至于“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的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这更是中医理论精髓的体现。在中医看来,除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外,外界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社会等)的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客气”。医生在诊疗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准确判断“气的盛衰”和“虚实的起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可以说,中医的诊疗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找到那个最适合患者的治疗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