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 第72章 择立新君,赵国图存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第72章 择立新君,赵国图存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5:15:47 来源:小说旗

邯郸城,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依旧弥漫着硝烟未散的死寂与血腥,残垣断壁在斜阳余晖下拖出长长的阴影。

似是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当下的沧桑。

联军与秦军鏖战正酣,局势胶着于每一寸浸满鲜血的街巷、每一处尸骸枕藉的战场,生死胜负悬于一线。

恰似暴风雨中飘摇欲坠的孤舟,命运叵测。

赵王赵迁被困于联军牢营,虽形容狼狈,却傲骨铮铮,那不甘与愤恨交织的目光,穿透牢营栅栏,望向邯郸城方向,仿若要将这片承载赵国荣耀与屈辱的土地刻入眼眸深处。

其旧部借山林城垣之利,与秦军拼死周旋,凭借对家国的一腔热血、对复国的执念坚守。

可面对秦军凌厉攻势、联军三面合围,亦渐感独木难支,兵力折损严重,补给几近断绝,士气如风中残烛,飘摇欲熄。

赵国一干旧臣,趁联军与秦军混战、监管暂疏之机,秘密聚于邯郸城一处隐秘地窖。

昏暗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满是忧虑却又透着几分决然的面庞。

为首的老臣廉颇,昔日威震沙场,如今华发丛生,身躯却依旧硬朗挺拔,目光沉稳如渊,环视众人后,率先打破沉默。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主上被困,我等当务之急是扶立一位新君,凝聚人心,重燃复国之火,否则赵国将彻底沦为历史尘埃。”

众人纷纷颔首,神色凝重,却又对新君人选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人推举公子嘉,称其贤能温厚,素怀爱民之心,常于民间施粥布药,广结善缘,在百姓中有颇高声望,若登大位,必能得民心归附,且于诗书礼仪浸染颇深,可引贤才汇聚朝堂,重塑赵国礼仪之邦风范,为复国奠定根基。

反对者却道,公子嘉仁善有余,果敢决断不足,当下乱世,面对秦军虎狼、联军环伺,需一位铁血雄主,方能于险境中谋生机,其柔弱心性恐难以撑起赵国危局,反倒误国误民。

又有人提及公子偃,赞其自年少便随军历练,弓马娴熟,深谙兵事,曾在北部边疆抗击匈奴侵扰,屡立战功,于军中威望甚隆,得诸多将领拥护,由他继位,可迅速掌控军队,提振士气,以军事为刃,撕开秦军包围圈,反攻复国。

可质疑声随之而起,言公子偃性格刚猛莽撞,易冲动行事。

如今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差池便会万劫不复,治国需权衡利弊、长袖善舞,莽撞武夫恐难以驾驭朝堂、周旋列国。

争论间,忽有密探来报,言秦军王贲部虽受燕楚联军冲击,攻势稍缓,却调整策略,稳扎稳打,步步紧逼赵军旧部藏身之地。

联军内部亦矛盾重重,燕国轻骑与楚国大军因指挥权、战利品分配龃龉渐生,有内讧之兆,但在秦军重压下,仍勉强维持合作,对赵军形成合围之势,形势愈发危急。

廉冯闻言,眉头紧皱,猛击桌案:“莫再争了!此刻不论何人继位,皆需速决速行,整合各方力量,先破眼前困局。公子嘉可速往民间,安抚百姓,筹集粮草物资,广募义勇之士;公子偃则奔赴前线,接管军队指挥权,凭借军事谋略与威望,稳住战局,内外合力,或可解赵国燃眉之急。待局势稍缓,再于宗庙行正式继位大典,昭示天下。”

众人权衡之下,觉此策可行,遂分头行事。

公子嘉一袭素衣,乔装改扮,穿梭于邯郸街巷,百姓见之,念往昔恩情,纷纷捐粮献物,青壮年自告奋勇,愿为复国效命,一时间,民间力量如涓涓细流汇聚。

公子偃披挂上阵,快马加鞭至前线,军旗一挥,赵军旧部精神大振,依其号令重新布阵,依托地形巧设防线,抵御秦军攻势,与燕楚联军亦时有奇兵突袭、战术配合,战局渐趋稳定,不再一味溃败。

秦军营地,秦王得知赵国欲扶立新君之举,怒极反笑:“哼,垂死挣扎,以为换个君主便能改天换地?孤倒要看看,这新君能翻出什么花样!”

传令王贲,加大攻势,务必在赵国新君站稳脚跟前,将其复国火苗彻底掐灭。王贲领命,调遣精锐,对赵军防线发起一轮轮猛攻,战况再度白热化,喊杀声震彻云霄,血腥气弥漫四野。

楚国项梁见赵国动作,心思一转,暗忖若赵国新君得力,或可成抗秦有力臂膀,亦能牵制燕国,免其在楚秦争斗间摇摆不定、坐收渔利。

遂遣使者,携厚礼密会公子嘉,言楚国愿助赵国复国,共抗暴秦,条件是战后订立盟约,互通有无,平分秦地所得。

公子嘉权衡利弊,虚与委蛇,收下礼物,称需与朝堂商议,暂未应下盟约。

燕国钟离恪亦洞察赵国新君拥立之事关乎局势走向,亲赴前线,与公子偃密谈,许以燕军支援、粮草补给,劝其日后若复国成功,与燕修好,共图霸业,联手抗衡秦楚。

公子偃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答谢之余,亦未做实质性承诺,只道先破秦军,再论后事。

邯郸城内,新君拥立筹备紧锣密鼓,宗庙修缮、仪仗筹备悄然进行,赵国旧臣望着忙碌景象,心中五味杂陈,深知前路漫漫,荆棘丛生,可那一丝复国曙光,如暗夜里星辰,支撑着众人在绝境中砥砺前行,等待着命运转折,期盼赵国能于乱世烽火中重铸辉煌,再立于世。

打破秦军鲸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局,续写战国风云传奇篇章。

秦军阵前,王贲正指挥作战,忽闻探报说燕军有异动,似要前来援助赵军。王贲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燕国也想来趟这浑水,那就让他们知道大秦铁骑的厉害。”当下调整战略,分出部分兵力防范燕军。

而邯郸城中,新君主的拥立已近尾声。新君登基之日,万民朝拜,士气大振。公子偃望着欢呼的人群,心想此时正是借助各方势力破秦的好时机。

于是暗中派人分别联络燕、楚,表明愿意接受合作,但需看到实际的军事行动后才肯签订正式盟约。

另一边,秦国国内得知前方战事胶着,秦王嬴政大怒,决定增兵。

一时间,各国之间暗流涌动,风云变幻更剧。燕国钟离恪收到公子偃的消息后,不顾国内反对之声,果断出兵。

楚军也开始向秦军侧翼移动。三国联军与秦军形成对峙之势,大战一触即发,整个中原大地笼罩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之中,仿佛一场足以改写历史格局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