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二次入伍:开局首长双头递烟! > 第144章 思路非常好!

其他参与通讯实验的技术员们也都面面相觑,脸上满是困惑和无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可能的原因,但一时之间也都毫无头绪。

秦默同样紧锁眉头,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令人心烦意乱的数据,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从这混乱的表象中理出一丝头绪。

片刻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缓缓说道:“李老师,我觉得这个新的干扰源可能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一种电磁耦合方式产生的。您看啊,武装直升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它们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这些电磁场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一些复杂的电磁耦合现象。也许这个干扰源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耦合路径,从其他电子设备那边传导过来,然后影响到了咱们的通讯系统。所以,我觉得咱们得重新全面地排查一下整个通讯系统周边的电磁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电磁辐射源或者隐藏的耦合路径,说不定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李专家听了秦默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小秦,你这个思路很有道理啊,咱们之前确实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通讯系统自身的抗干扰改进上,忽略了它与周边电子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那咱们现在就赶紧行动,对直升机上的各个电子设备挨着进行电磁检测,一定要把这个‘幽灵’给揪出来!”

于是,大家立刻忙碌起来,拿着各种电磁检测仪器,在模拟的武装直升机模型上,从机头到机尾,对每一个电子设备及其连接线路都进行了细致的电磁辐射强度检测和耦合情况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角落。

然而,这项工作并不轻松,由于电子设备众多,线路错综复杂,排查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每一个可疑的点都需要反复验证,大家的心情也愈发沉重,但没有一个人有放弃的念头,都在咬牙坚持着。

发动机方面的实验同样遭遇了重重困难,进展得很不顺利。

对散热系统进行的初步改进在实际测试中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尽管散热鳍片的布局按照模拟优化后的方案进行了调整,智能温控调节装置也正常工作了,各个部件看起来都在各司其职,但令人沮丧的是,发动机在长时间飞行工况模拟下,温度依旧上升得过快,没过多久就又出现了过热报警,迫使发动机不得不再次降低功率运行,这意味着之前所做的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负责散热系统的技术员一脸无奈地站在发动机旁,看着不断攀升的温度数据,焦急又疑惑地说道:“这可太奇怪了呀,理论上这样的改进应该能大幅提高散热效率的呀,怎么实际效果会这么不理想呢?难道是我们还有什么关键因素没有考虑到吗?还是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其他未知的因素在影响着散热效果呢?”

其他技术人员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有人提出是不是散热鳍片的材质在高温下出现了热性能变化,导致散热能力下降。

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智能温控调节装置的控制逻辑不够精准,没能根据实际温度变化及时做出最优的调节动作。

还有人觉得可能是发动机内部的热流分布情况比预想的更复杂,现有的散热改进措施还不足以应对。

而在燃油消耗率的测试中,虽然按照秦默提出的方案对喷油嘴的参数进行了调整,也进行了多轮细致的台架试验,但结果却依旧不尽如人意,燃油消耗率虽然有所下降,却仍未达到预期目标,距离能够满足长时间作战任务的续航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就好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却始终找不到那扇通往光明的大门。

赵专家看着试验数据,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疲惫和失望地说道:“看来我们还是没有找到那个真正的‘最优解’啊,这喷油嘴参数的调整还得继续摸索,可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呀,每一次试验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真怕会耽误整个项目的进度。这要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参数组合,咱们的武装直升机续航能力上不去,可就没法达到项目的预期要求了啊。”

面对这些接二连三出现的挫折,项目组的部分成员开始有些气馁了,原本充满信心、干劲十足的氛围变得压抑沉闷起来,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些难题的巨大压力,仿佛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心头,一时间,会议室里弥漫着沉重的气息,每个人都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秦默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每一个人,眼神中燃烧着不屈的斗志,然后大声说道:“各位前辈,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不理想,大家心里肯定都不好受,我又何尝不是呢?但是,咱们可不能灰心啊!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过程,就像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哪有不遇到风浪的时候呢?遇到困难、出现意外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呀。”

秦默稍微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看到大家都抬起头看着自己,便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在给我们指明方向,告诉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考虑周全,它就像是一块垫脚石,让我们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要我们能从这些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保持钻研精神,根据实验结果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案,我坚信咱们一定能够攻克这些难题的!”

他走到会议室的前方,看着白板上记录着的各种实验数据和方案思路,像是在回忆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与坚定:“大家想一想,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做了成千上万个实验,才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最终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啊。咱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同样意义重大,咱们肩负着提升国家武装直升机性能的重任,咱们的每一份努力、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国家的军工事业添砖加瓦啊!只要咱们不放弃,继续努力,就一定能让咱们的武装直升机变得更完美,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守护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秦默的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慷慨激昂,仿佛一道温暖而有力的阳光,穿透了会议室里那沉闷压抑的阴霾,直直地照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间,给大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原本有些气馁的项目组成员们重新振作了起来。

大家抬起头,眼神中再次燃起了斗志,那是一种不服输、不放弃的决心,纷纷表示愿意继续投入到问题的分析和方案优化中去。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握紧拳头,激动地说道:“秦默说得对,咱们不能被这点挫折就打倒了,之前那么多难关咱们都闯过来了,这次也一定可以!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他专家和技术人员也纷纷附和,原本低沉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接下来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重新分析问题、调整方案。

陈教授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笑,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小秦说得好啊,咱们搞科研的,就是要有这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一路走来,咱们确实遇到了不少坎坷,但哪一次不是靠着大家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克服过来的呢?所以,大家不要气馁,不要害怕失败,咱们就把这次的挫折当成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让我们变得更强大的磨砺。现在,咱们振作起来,一起再仔细分析分析这些问题,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于是,在秦默的鼓舞下,项目组再次凝聚起力量,大家迅速调整好心态,重新投入到紧张的问题分析和方案优化工作中去。

技术员们再次拿起检测仪器,对实验设备和数据进行更细致的排查。

专家们则围坐在一起,对照着理论模型和实际结果,深入探讨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改进方向。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这些难题彻底解决,让武装直升机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为国家的军工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股昂扬的斗志仿佛在空气中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整个项目组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向着攻克难题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