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二章 无人机真的能够适用于海战吗?

军工科技 四千零二章 无人机真的能够适用于海战吗?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09:40:41 来源:小说旗

【修改版】

他稍作停顿,调整了下思路,继续道:“至于中继通讯导航功能,我们搭建了一套基于卫星通信与量子加密技术的通信链路,确保无人机在为导弹提供中继引导时,信息传输的稳定与安全,有效避免了信号干扰和敌方截获。

在自主作战环节,无人机内置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决策模块,它能实时分析战场态势,根据目标的威胁等级、距离、运动轨迹等多因素,自主规划攻击路径,选择最合适的攻击武器,实现精准打击。

而蜂群作战模式,则依赖于我们开发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每架无人机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其他无人机无缝协作,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发挥出强大的集群作战能力……”

一位从事电子对抗技术研究的专家率先提问:“吴总,您提到无人机采用了量子成像技术和超宽带雷达,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这两种技术如何保证稳定运行且不相互干扰呢?毕竟海战中的电磁干扰可是相当复杂。”

吴浩目光坚定,条理清晰地回应道:“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我们在系统设计时,对量子成像技术和超宽带雷达的工作频段进行了精细划分,使其相互避开干扰频段。

同时,通过开发专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和抗干扰算法,对两种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电磁防护。

量子成像设备的信号处理系统采用了量子加密的抗干扰技术,确保在强电磁干扰下,成像数据依然准确可靠。

超宽带雷达则配备了自适应干扰对消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并抵消外界干扰信号,保证雷达回波信号的清晰,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稳定探测与识别。”

这时,一位负责舰艇作战指挥的舰长问道:“吴总,在实战中,无人机蜂群作战时,如何确保它们在执行饱和式攻击任务时,不会出现误击友军或相互碰撞的情况?毕竟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协同难度很大。”

吴浩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神色从容作答道:“却是有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蜂群无人机系统中引入了高精度的实时定位与避障技术。

每架无人机都配备了先进的激光雷达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获取自身及周边友机的位置信息。

同时,通过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无人机之间能够动态调整飞行路径和攻击策略。

在接近目标区域时,无人机群会自动切换到高精度的局部定位模式,利用彼此之间的通信链路,相互共享位置和速度信息,确保在高速机动和密集攻击过程中,既能精准打击敌方目标,又能有效避免友机碰撞和误击。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多重安全冗余机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启动应急避障和任务调整程序,保障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

听到吴浩这么说,人群中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的学者举手提问道:“吴总,您说无人机内置的人工智能决策模块能根据战场态势自主规划攻击路径和选择武器,那么这个模块是如何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的呢?会不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听到这个问题,吴浩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这位学者的问题很关键。我们的人工智能决策模块采用了深度强化学习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技术。

在训练阶段,通过大量模拟不同场景的海战数据对其进行训练,让它学习各种战场态势下的最优决策策略。

同时,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无人机可以实时收集战场数据,并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将新获取的数据与已有经验相结合,快速适应新的战场环境。

为了降低误判风险,我们还引入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决策模块不仅依赖视觉和雷达数据,还综合分析通信信号、电磁环境等多方面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和决策优化,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个时候,一位海军方面的领导打断众人的讨论,随即开口冲着吴浩问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又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小吴,你觉得这款舰载多用途无人机它真的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吗?

现在各个舰艇的防空能力都非常强,更不用说是编队各型舰艇所组成的区域防空网络了。利用这款无人机来突破敌方严密的防空网络,是不是有些不太实际。”

听到这个问题,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吴浩身上,眼神中既有疑惑,也满含期待。

专家们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显然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他们内心的思索。

海军军官们则表情严肃,对于关乎作战实用性的关键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吴浩神色沉稳,不紧不慢地开口道:“领导,这个问题切中要害,也代表了大家对这款无人机实战效能的担忧。

但请相信,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对敌方防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模拟对抗。

首先,这款智能舰载多用途无人机在设计上就极为注重隐身性能,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与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大幅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使其在敌方防空雷达探测中更难被发现。

其次,在接近敌方防空区域时,无人机可利用低空飞行优势,借助地球曲率和海面杂波的掩护,规避敌方雷达的探测。

同时,它还能结合电子干扰手段,释放电磁干扰信号,扰乱敌方防空雷达的正常工作。”

“从战术运用角度来看,无人机蜂群作战模式具有独特优势。

多架无人机同时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对敌方舰艇编队发起攻击,敌方防空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应对如此众多的目标。

而且,无人机之间能够相互配合,部分无人机可充当诱饵,吸引敌方防空火力,为携带攻击武器的无人机创造突防机会。

再者,我们的无人机具备自主规避防空火力的能力,通过对敌方防空武器的雷达信号、红外特征等进行实时监测,利用自身的高机动性,灵活调整飞行轨迹,避开敌方防空武器的拦截范围。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这款舰载多用途无人机在实战中不仅能够突破敌方严密的防空网络,还能在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我方舰艇编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听完吴浩的解答,现场先是一阵短暂的静默,仿佛所有人都在脑海中模拟着这款无人机在战场上突破重重防空网的场景。

随后,那位从事电子对抗技术研究的专家率先回过神来,用力鼓掌,赞叹道:“吴总,听了您的讲解,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从技术层面的隐身设计,到战术运用上的灵活多变,这款无人机简直就是为突破现代防空体系量身定制的。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它的优势必将凸显,为我们的作战增添强大助力。”

负责舰艇作战指挥的舰长也不禁点头,眼中满是认可:“吴总,您的解释让我对无人机蜂群作战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本我还担心实战中的协同与突防难题,现在看来,您的团队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周全的考虑。

有了这样的装备,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能有更多出其不意的战术选择,大大提升了舰艇编队的作战效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