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18章 丝路驿站

大汉与罗马 第118章 丝路驿站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如果穿越伊犁河谷,从大汉的长安城到里海西岸的山海城到底有多远?

这个时代没有精确的数字,乞力按照他们每日行军日志,一路杀来的路程来计算,足足有一万六千里。

袁华这个时代,不可能为这样一条漫长的道路修建道路,但草原,荒野和山脉之间,来往的人类早已形成了最原始的道路。

这条道路虽然泥泞,虽然荒凉,虽然颠簸,但人和牛马走的多了,这条路就在这里。

袁华的整个西域和平和通商协议里面,牵涉的的东西有很多,甚至很多都是他带着古尔丽和几个白马少年连夜思考的,还仅仅只是一个框架。

但这个协议,从根本上将改变不奴族和大汉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态势。

这份协议有两点是核心,:第一个核心,是驿站!

从长安到焉耆有七千三百里,这一段的贸易驿站将由大汉负责建造,每五十里会有一个商业驿站。从焉耆到山海城,又有八千七百里,这一段的驿站将由不奴族来承建。

按照袁华的要求,这个驿站其实是一个小型综合体,它的规模可以不大,但功能必须齐全:

第一,它必须是通信传递的节点。在这个没有现代通信技术的时代,驿站通过马匹或步行传递书信、公文,商业合同,银票和军事情报,是国家级别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值得重视的是袁华提出了银票,长安和山海城双方同时将在对方处存有一笔金银作为银票对换的本金,而商人使用银票要叫一笔费用,这是驿站的第一笔经济来源。

第二,驿站是古代交通网络的节点,驿站和道路构成了古代的交通网络,它们通常沿着主要道路分布,为长途旅行者和商队提供休息和补给的场所。

袁华首次提出了提供住宿,饮食,酒馆和马匹的草料豆料的服务,这些服务的定价将核算成本,按照商队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这是驿站的第二个收入来源。

第三,快马和人员快送服务,在战争时期,驿站可以迅速提供马匹,传递军事命令和情报,对于军事行动的协调和指挥至关重要。

第四,驿站商业贸易,驿站也是商业贸易的中转站,商人和货物在这里停留,进行交易或等待进一步的运输。驿站本身可以展示当地物产,提供交易服务。

第五,面向普通人的邮政服务,袁华觉得这一次他和山海城之间的通信极为艰难,驿站还需要承担面相普通人邮政服务的角色,负责邮件和小型物品的收集、分类和分发。

第六,双方各派出一支大型散货商队,每月定期从长安和山海城之间发出,可以收取运费,送到各个驿站或者城市。这也是驿站系统的盈利项目之一,小商队完全可以将货物转交给这些商队,而不用自己牵着马牛去走这么漫长的道路,整整一个来回。

第七,依托大型驿站,袁华他们将在伊犁河谷和四河草原分别建立起两个巨大的商业集贸市场,并希望由这些大型的贸易市场形成大型经济连接点,而后由这个集市再慢慢发展成城市。这些驿站里面的市集,将首先向外收取摊位租金,然后是租赁门店,最后随着城市建立,还能销售地产!

总之,袁华给出的驿站计划,是一个既能服务商队,也能服务国家的体系。

最有趣的是,袁华认为驿站能赚钱,这真的对于汉代人是一个非常烧脑的问题。

第二个核心,是和平!

如果连和平都没有,谈什么贸易。

沿途驿站所牵涉的沿路部族,都必须签订军事保护驿站协议,并要同意不奴族和汉族军队进入的许可。

如果有谁在沿途,却不签署这份协议,那么不奴族和大汉有讨伐他的权力。

原理上,伊犁河谷以东归大汉管理,伊犁河谷以西归不奴族管理,在特殊情况下,双方可以合兵一起讨伐。

这个特殊情况就是匈奴!双方都承诺全力打击匈奴人的势力。

这里面,袁华写入了一个特别条款,那就是每年的四月,双方都必须同时出动三万以上的轻骑兵,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入北方,不进行大规模作战,只消灭匈奴小部落。进行积极的战略性进攻,绞杀匈奴人根基的战略,直到匈奴臣服,愿意被拆散。

这个特别条款非常重要,因为匈奴是大汉的大患,大汉人人得而诛之。加上这条条款,将极大推动大汉方面对协议的认同。谁都希望从东西两路同时夹击匈奴。

两万不奴骑兵在新的万夫长带领下,继续向北征伐匈奴。

现在袁华正带着商队的八千人和乞力的两千不奴士兵一起返回四河草原,乞力看过协议以后对袁华说:“如果大汉同意这份协议,那匈奴完蛋了。”

袁华点点头,他说道:“我们这边进去的就绝不是三万人,阿兰人绝对会趁火打劫,这群家伙绝对擅长做这件事。”

乞力又缓缓说道:“先不说阿兰人,就算不奴和汉朝六万轻骑兵进入草原,如果分散进攻各个中小部落,匈奴人不征召十万以上部队绝不可能围剿。可四月正是草原刚刚复苏的时节,牛羊饿了一个冬季,这时候聚集这么多部队杀进去,你真的比我还狠。”

袁华没说谎,他不是杀人魔,但他已经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不奴和匈奴只能有一个活着。

袁华挥了挥马鞭,大声对着峡谷大喊,所有人都看过来,大家知道这货又开始神经了。

袁华到今日还学不会“君子之仁”!他明白知道,草原之上,万物竞争,强者生存。可就是因为知道,他心里不舒服,必须喊一嗓子。

袁华转头看向并排行进的乞力,说道:“回到四河草原,向匈奴下达屈服令,若他们不屈服于不奴族,那我们唯有战场上见!”

乞力也看向他,说道:“这样的做法毫无用处,要知道那些匈奴的首领们,绝对不会容许自己所属的部落遭到拆分。因为对于这些匈奴头人来说,部落就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如果部落被强行拆散了,那么他们将会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连最基本的身份地位都难以维系。毕竟,一个失去了部落作为依托的头人,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根本无法在这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立足。所以说,想要让这些匈奴头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部落被拆散这样的结果,那就只有杀!”

古塔在一边说道:“其实还有另外的办法!”

乞力笑着问身边的小男子汉,“还有什么办法?”

古塔说道:“分裂他们,让他们相互厮杀!”

乞力问:“如何分裂他们?”

古塔笑了,这孩子看向乞力,反问:“如果匈奴王,死了呢?”

众人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乞力认真的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他们绝不认为匈奴人能够攻下源启城,于是开始推算匈奴人接下来的动作。

乞力认为匈奴人会想夺回四河草原,他们会向东撤退,乞力指着地图说:“匈奴王,不可能像我们那样,轻车简从,他们最快应该在十月中旬抵达四河草原。”

袁华问道:“四河草原现在有多少兵力?”

乞力说:“我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三万人,但装备和训练并不充分。”

袁华再问乞力:“你觉得老阿拉什会轻易放过匈奴吗?”

乞力摇摇头说道:“不会,如果损失不大的情况下,老阿拉什和可彦两个会吊着匈奴一直追下去。这两个人,是这片草原最老,也最有经验的两个老头。”

袁华不再问问题,他就静静的看着地图,最后他下定决心:“乞力,你带着我的六千士兵,在加上一千老不奴骑兵,立刻回转四河草原,三万七千人已经拥有能牵制匈奴王的实力,要快!”

乞力反问道:“另外的两万继续追击匈奴?”

袁华点点头,说道:“我提供粮草和金银,让他们一直追杀到十月底,然后回到焉耆城过冬,明年再返回四河草原。”

乞力点点头,草原人知道打狼可不能打一半,要死死的追着狠揍,不让狼恐惧,那么狼就会记仇,每日每夜盯着你的部落里面的牛羊和人口。

乞力最后给袁华留下了五百士兵,带着六千五百人快速返回四河草原,那里将会有一场大战,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匈奴人是否分裂。

草原太大,袁华不觉得乞力他们能够真的杀死匈奴王,但一个被削弱的匈奴王,他的地位一样岌岌可危。

所以,袁华在乞力离开的时候,骑马追上他们,对乞力说:“重要的不是匈奴王,重要的是他的部队,要最大的杀伤匈奴王本部落的士兵,留下一个虚弱的匈奴王,会给匈奴部落带来更多的厮杀!”

乞力点头,然后带着军队向着西北疾行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