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48章 改变历史的不奴族的会议

大汉与罗马 第148章 改变历史的不奴族的会议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当老阿拉什和乞力进入北部的山区,当阿兰人退回阿兰草原之时,罗马和帕提亚的矛盾就成了这场战争的主角。

八百里快报,将帕提亚大军拿下第比利斯和埃里温的消息,带回帕提亚的王都,整个帕提亚全部陷入了狂欢。

帕提亚的皇帝伸手指向西方说道:“再次派出军队,给我牢牢的占据埃里温和第比利斯,在第比利斯建造新的城墙,阻止罗马人东进的步伐。”

同时,罗马也知道他们丢失了亚美尼亚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但整个亚美利亚的西部已经满目疮痍,毫无粮食补给的来源。

四个罗马军团,两支停留在埃里温的西面,两支停留在巴统,等待罗马的辎重增援和下一步命令。

亚美尼亚开始进入一种短暂的和平,一种军事对峙形成的脆弱和平。

公元一一三年十月十五日,在高加索山脉中间的谷地,罗马再次损失一个军团。

最后的三千罗马士兵和两千蛮族骑兵,箭尽粮绝,死伤超过一半,罗马军团长最后下令投降。

骄傲的军团长,用罗马短剑刺穿了自己的咽喉,罗马士兵将他安葬在高加索的峡谷之中。

老阿拉什让罗马人为他,立下一块石碑,写上他的名字,并留下一句话:“一位勇敢的罗马老兵”。

至此,不奴族的第一次西征结束,罗马的势力彻底被赶出高加索山脉。

罗马现在把注意力全面集中在埃里温和第比利斯,不奴族获得了短暂的和平时间。

不奴族在十月底,在北地下雪前进行了一次不奴族大匠师集中会议,探讨部族的大事。

会议在源启城召开,最远的伊犁城的大匠师也来了,他们乘坐货运马车跨越六千里而来,换人换马,日夜不停的快速走了16天。

会议分为农,工,商,军,教,建六个方面进行了为期十日的闭门会议。

关于农业的会议,由刘玉主持,会议的重点是人均耕地,人均牧场和水利工程三件大事。

从一一三年十一月起,不奴族要求从现在起,人均要保证三十亩土地,三亩鱼塘,一亩棉田,一亩麻田,有草原的地方还要提供五十亩牧草耕种地。

从现在起所有的不奴族不再进行游牧,全部的牛马羊全部圈养,不奴族不但要挑选粮食种子和要开始培养牧草种子,每个村庄要修建水泥地窖进行青储。

沿河流的村落,要开始沿河挖出大型储水库,丰水期开闸存水养鱼,旱期用于灌溉和牲畜饮水。

刘玉的总结发言:“最重要的是,土地不可买卖,不奴族天赋地权!敢售卖土地者,售卖双方皆斩!”。

工业会议,由崔力主持,他开会的第一句话:“农业如果要完成如此浩大工程,铁器不可缺少,我们需要继续提高钢铁产量和锻造工业。”

会议决定,铁路将全面延伸,每个城市都将连接铁矿,煤矿,冶炼和锻造工业所有的工坊。

全部城市铁料的原料产量,将达到三万吨每年。

这一次,不奴族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概念,人均铁料。

三万吨铁料,代表四十万不奴族人口,人均150斤铁料每年。

当然,普通老百姓是用不了这么多铁料的,但从此这就是一个指标,很特别。

现在,大量的工具和运输设备开始钢铁化,崔力他们已经发现,铁料的加入,大型设备的建造效率提升的非常快。

比如,大车的制造,以前大车需要切出木料主材来制作框架,现在用钢条制作框架来替代,主材就不用切削了,只需要制作车厢木板。

大车制造的工时消耗,只有以前的一半。

大城市附近,木板也由水力工坊来统一制作,制造工时只有以前的四分之一。

而且钢铁的轮轴,比木头更耐用,能够长时间使用。

最好的消息是,俘虏的罗马工匠里居然有人懂的制造琉璃,虽然颜色还并不纯粹,但是有颜色的玻璃,总比没有玻璃强!

玻璃工业开始进入不奴族工业体系。

商业会议,决定扩大香料的种植,玉石的开采,皮革材料的加工业,以及袁华甚至开始向大汉销售铁皮罐子装的奶粉,他用的方法是成吉思汗蒙古大军西征时用过的,其实游牧民族都会制作,只是从未商业化。

同时,对于阿兰,贵霜和帕提亚的销售也再次放大,铁工具,麻布,棉布,陶器的销售非常好,向他们换回香料,各种皮料和农产品。

军事会议,第一次提出了专业军队的概念,军队开始职业化。

同时城镇的军事训练,还是每个星期要进行一次,要了解军事口令和阵型,作为后备兵源。

教育,将开始大规模造纸和雕版印刷。课程以《篝火边的故事》开始教育,其后是《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本涵盖大量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第二本是讨论社会制度和民族奋斗的浩大叙事故事。而且这两个是故事,一节课讲一个回合,大人们和孩子们都很喜欢,舍不得下课,都要求多讲一些。

建设,以道路为主,从伊犁到黑海城,将由每个沿途的驿站村庄负责建造五十里。

袁华的要求是夯土炉渣路面,村庄每年修建二十里,不奴族将负责提供建造费用,可以用村庄所需的商品来支付费用,马匹,牛羊,铁器,陶器,茶叶,粮食,大车,只要是不奴族有的商品,都可以用来支付建造道路的费用。

他用钢铁大车为标准,凡夯土五里,就提供一台四马钢铁框架大车。村庄可以自用,也可以销售。

袁华真的没想到,各个乡村对带有弹簧的,四马钢铁框架大车到底有多么喜爱,这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重卡。

沿着草原的各个部落全部都疯了,有些村庄直接开出十里地换一台,沿途的部落也抢着干。沿着这条贸易之路,沿途的男女老少全部参与建造,速度之快无与伦比,沿途的村庄居然开始靠修路赚钱。。。

而大车作为支付条件,也无形为贸易增加了巨大的运量。有些部落甚至将大车,马匹和人员再租给驿站,收取租金,换取各种物品。。。再次加速贸易的进行。

最后,各个大城市的大车工坊居然需要三班倒,才能满足草原的需要,道路居然在公元一一四年全部建成,这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还带来了一个新的产品销售,大汉的商人再尝试过不奴族的四马大车以后,每次都从贸易里拿出一部分利润直接在不奴族购买大车,用于沿路贸易。

这个产品,后来居然成了不奴族的利润最大的来源,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技术。。。弹簧。。。

这他娘,坐过有弹簧的大车,你还怎么坐以前的大车。。。。

贵霜这一年,因为南方部落的叛乱,没时间和不奴人打仗,还算老实。

帕提亚却派出了使团,开始全面加大和不奴族的贸易,他们对不奴人的铁器尤为关注,双方签订了一份巨量的铁料订单。

帕提亚皇帝支付黄金和白银,每年采购三百吨铁料。

袁华看到这份合同时,感慨道,“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国际贸易吧!”

同时,由于商路畅通,西域三十六国也通过这条商路开始了大量贸易,他们也看到了驿站,道路和大车带来的好处。

西域三十六国和不奴族在公元一一四年,签订协议,他们支付各种特产,让不奴族帮忙出资修建贯穿所有西域重要城镇的道路和驿站。

至此,从大汉,到西域,到不奴族,万里通途,商业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于阗国发出一车货物,货主只需要派几人跟着车队,然后一路换马换人,大车一路先向北,然后向西,三十五天就抵达源启或者希望城,然后转海路抵达里海沿岸各个城市。

以前是派出大量人员和马车,要走万里,现在则是在各个商业核心城市建立商业团体,只派少量人员跟车就好。

沿途所有的部落都依靠这条商路,购买和销售,他们自发建立武装保护这条商路。

这条路要是断了,自己的商品卖不出去,想要的东西也进不来,部落就会回到原始时代,谁也无法回去过去封闭的岁月。

到公元一一五年,整个东亚,西域和中亚,贸易无比繁荣,文化传播的速度也快速增加。

这三个地方的文化开始快速融合,由于大汉用汉字,而不奴族也使用汉字,中间所有区域的商品名都使用汉字,报价却在采用不奴族的符号(阿拉伯数字),汉语和不奴族数字开始疯狂扩张,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汉语数学影响力扩张最快的时间。

同时,汉朝的度量衡和不奴族的度量衡开始对接,商路驿站里有着专门的换算表,便于双方商人计算。

西域三十六国,派出大量学生去不奴族和大汉学习汉字,然后按照不奴族的方法,在各个城市建立识字所,开始全面学习汉字和语言。

汉语慢慢在成为社会高层的通用语言,上汉语识字所是进入商队的用人标准,开玩笑报价都看不懂,你做啥生意?

不奴族依靠工业,贸易和道路将大汉,西域,不奴族串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联合体和文化共同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