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70章 灭匈之战

大汉与罗马 第170章 灭匈之战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不奴族的东征军团,穿越山区一路向东。

前面的斥候部队,就有两千人,他们沿着山间的小路如同珍珠链般泼洒而出,将各个山道,峡谷,山外的草原和荒漠都连成了一张巨大的侦察和通讯网络。

山地里的匈奴小部落,根本不敢战斗,他们成片的跪地臣服,请求不奴族的宽容。

乞力每一次都会让他们做出选择:“要么拆散部落,溶于我们不奴族;要么,从草原上消失。”

这是一道选择题,可又不像是选择题,因为基本没得选。。。

为什么跪倒?

因为想活。

那只有一个选项,拆散部落融进不奴族的各个村落。

于是,一个个匈奴人开始收拾自己的家当,随着不奴族的轻骑兵,出发去四河草原,他们将在那里等待分配。

商队会接上他们,送到沿途指定的每一个村落,这一路匈奴的小部落的族人们都在流泪,因为不时会有一个小家庭下车,由一个村落的白马少年和执鞭者接收,安排他们的土地和房屋。

人们是如此的不安,因为现在开始,他们离散了,要各自面对自己未知的命运。

对于不愿臣服的匈奴部落,乞力只有一句话,“让他们消失吧!杀光男人,将女人和小孩送去后方交由大匠师们来安排。”

这条路,崎岖,蜿蜒,同样充满了匈奴人的悲歌和鲜血,亦如他们曾经给他们民族带去的痛苦一样,这是草原的命运轮回。

乞力骑在战马之上,他抚摸着战马的皮毛,耳边是匈奴部落移民的悲歌,那歌曲是如此的苍凉,而悲伤。

“大漠风沙起,铁骑踏霜寒。

家园遗荒草,部落泪无干。

曾记狼烟起,逐鹿草海间。

弯弓射大雕,长枪指天山。

如今山河碎,故土难再还。

流离失所处,风雪满天山。

老弱哭声哀,壮士心如煎。

马蹄踏残月,梦断离人肠。

异乡寻栖息,异族何所嫌。

何处是归途,望断水云天”

乞力听着,他并没有让士兵去喝止,因为这是匈奴人该有的悲伤和离情。

可他看着这片草长鹰飞的大地,轻轻的说道:“匈奴,不会再有了!”

是的,不奴族已经决定,从此以后将不再有匈奴!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匈奴族彻底灭亡。

刘玉写给他的信件里,写到:“尽量保留匈奴的人口,让他们迁移进我们的各个村落,融合他们。当然如果实在不行,那就杀掉吧!草原上,不奴和匈奴只能活一个!”

前方,不奴启玉策马奔来,他的身后,远方有十条狼烟高高升起,那是一万匈奴兵在来袭的信号。

乞力转身,对着鼓号手说道:“预警长号,起圆形车阵旗”

十名鼓号手,全部拿出长号,恢宏悠远的牛角号声在天地之间,悠悠回荡,它们以随着草原的征战响彻千年。

旗手踏马登上高地,挥动车阵旗,圆形的车阵旗在风中翻卷。

大车队用长号在回应,前面的大车在快速回转,后面的大车在快速冲上来。

正中间的大车停车,一名战士爬上车顶,挥舞血红色大旗,意思是,“以我为中心!”

随车轻骑兵策马向前,他们背负着不同编号的旗子,以中心大车为圆心,开始站位,他们背后的旗子之上,是各个大车的编号。

每一辆行驶而来的大车会直接去向他们编号的位置,整个车阵的营地开始井井有条的行动着,没有慌乱,也没有喧嚣。只有马匹的嘶叫,马车夫的吆喝声和滚滚的车轮碾压过大地的声音。

启玉到达近前,对着乞力喊道:“匈奴轻骑,一万,从东北边而来”

乞力点头,对着启玉说道:“命令轻骑兵环射,把匈奴骑兵拉过来”

启玉单手抚胸敬礼,大喊:“诺”

然后,对着身边的亲卫说了些什么,他带着十名亲卫骑兵,分散朝着前方,纵马而去。

一辆大车停到指定位置,四匹大马在吆喝声中回转,将车厢打横,一名刚刚站位的轻骑兵上去,将马匹从行辕上卸下,牵入后面的大阵之中。

另外两名驾车的士兵,开始架起外侧的薄铁皮挡板,同时开始给三射弩机上弦。

又有4名战士骑马而来,他们下马,从第二匹马上卸下各自的重甲,开始相互披挂甲胄。

外圈共有六百辆大车,其中三百三十辆拥有三射重弩机,五十辆正面的拥有发动机热吻弩炮,平均每个车是六名重装战士。

车阵中心是三百辆运载大车,围成的第二圈防御。

最中心是一百辆投石机,这些五百工匠操控。

乞力快速下马,登上来到自己身边的马车,这是他的专用马车。

掀开两侧可以挡箭的厚草席车帘,又看了看车厢后面的弹簧时钟,他要看一看这个车阵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搭建完成。

当最后一个大车搭建完成,这辆大车的士兵右手高举,竖起了一面小红旗。中心的大车上,红旗飞舞,代表车阵完成。

乞力看向时钟,四十五分钟,比平时训练的时候,慢了五分钟。

他走下马车,爬上第二圈的大车顶端,遥望远方。

又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大量的不奴族骑兵正在向着车阵后退,他们越过车阵的两侧之时。

乞力看见了匈奴人骑兵。

这些人显然并非来自于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匈奴王庭精锐之师。他们身上所着衣物破旧且褴褛,不少人的皮甲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看上去不仅老旧,甚至还多处破损。而胯下的战马更是良莠不齐,有的高大健壮,有的则显得瘦弱矮小。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支队伍之中,可以看到约摸二十种不同部落的旗帜随风飘扬。由此可见,这应当是由匈奴牧民们自行组织起来的一支杂牌军。

望着眼前这群略显狼狈的敌人,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之感。遥想当年,那位威震四方的匈奴王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每当他轻举手中长鞭,随意地朝着敌人一指,身旁的亲卫便会立即弯弓搭箭,射出那尖锐刺耳的响箭作为冲锋的信号。紧接着,十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匈奴铁骑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席卷而来。他们身披锃亮的盔甲,手持寒光闪烁的弯刀,以雷霆万钧之势向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发起猛烈攻击。然而此时此刻,往昔的辉煌已然烟消云散,曾经所向披靡的匈奴王庭卫队如今又身在何处?那些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匈奴勇士们难道都已消失无踪?难道仅剩下眼前这般不成气候的乌合之众了吗?

匈奴人也看到了不奴族轻骑兵身后的车阵,那些黑色的巨大车厢绵延连接,如同横亘在草原之上的城池,巍巍然,给他们非常大的压力。

他们停在八百米之外,不住的张望,又像在争执什么,显得非常犹豫。

乞力并不知道,今日之匈奴,已然末路穷途。

南面大汉的军队在北来,匈奴王庭主力在节节抵抗。

东面鲜卑人在不断吞食匈奴的草场和部落,双方不断的爆发冲突,小的鏖战每一日都在发生。

现在西面的不奴族开始东征,他们已然无兵可用,无将可派,只能临时征召牧民作战。

大约过了一刻钟,对方还是动了,黑压压的匈奴人冲了上来。

乞力在想,“或许,他们只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保有最后的牧场”。

可他丝毫没有犹豫,大声喊道:“投石机抛射,火吻散弹射击,三射重弩机准备”

“砰砰砰”的投石机抛射声和热吻的发射声响成一片,不奴族的车阵之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看着远方,那是匈奴人冲来的方向。

三千枚投石散弹,五百枚钢铁圆珠弹在六百米到七百米之间,与匈奴人的轻骑兵的血肉之躯对撞在一起,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投石机在拼命装弹,抛射。

热吻也在拼命装弹,发射。

匈奴人,还在冲锋,他们的叫声听起来有些虚弱,已经没有狼群的勇气和狂野。

四百米,乞力挥手,三射重弩机开始发射。

整个不奴族庞大而坚固的车阵正面,此刻已然成为了令人毛骨悚然、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生命禁地!那恐怖的场景让人不敢直视。

在这可怕的战场上,三种威力惊人的武器正无情地收割着生命。无论是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是雄壮威武的战马,在它们面前都脆弱得如同薄纸一般不堪一击。

只见无数的人马横七竖八地飞射而出,有的侧身摔倒在地,溅起一滩滩猩红的血花;有的则直接被强大的石块力量砸的倒飞,身体在空中扭曲变形,然后重重地砸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血肉四处飞溅,仿佛一场血腥的暴雨倾盆而下,染红了整片土地。

更有甚者,一些倒霉的人竟然被巨大的重弩矢洞穿身体后,带着他们一起倒飞而起,就像是风中飘零的落叶般无助和凄惨。这些不幸者的惨叫声与战马的悲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令人心碎的死亡交响乐。

匈奴人在两百米就已经崩溃了,他们甚至没有摸到一百米的拒马阵。

乞力面无表情,他从来都不会对匈奴人仁慈,如同人不会对狼群仁慈,他挥动右手,大声说道:“轻骑兵追击,追击百里,杀光他们!”

两侧休息了一会的轻骑兵,更换战马开始追击,双方隆隆的马蹄声消失在风中。

匈奴人在西部最后的防线,已经崩溃,现在从这里到弱水草原的匈奴王庭,只剩下坦途和等待收编的匈奴部落。

乞力并不兴奋,他策马行进在匈奴人战死的地方。

不奴族的战士们在收缴武器,收集马肉,偶尔还能找到几个活人,轻伤被送去医治,重伤的会送他们上路。

乞力又想起了老阿拉什说的话:“如果你恨他,就让他降生在草原上。。。”

他没有任何想法,这就是事实,可他们就生在这片草原,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他接受这个命运,但他希望后代不要再承受这种命运,不奴族必须统治这里,用秩序,用科学,用文明而不是无尽的杀戮。

为什么杀戮?

为了。。马蹄边的那些野草。。。流这么多血。。。值得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