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169章 中国人的倔强

大汉与罗马 第169章 中国人的倔强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我们这个民族,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

中国人干过的大型工程,其土石方和建筑工程量,在人类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有很多人说埃及的金字塔工程无比宏伟!是的,埃及人确实伟大,他们为死人修了九十六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用了重达六百八十四万吨的建筑材料。

那中国的长城呢?

从工程建设总量的角度来看,万里长城的工程量远超埃及金字塔。

中国的万里长城,总长度约为21,196公里,可以绕地球半圈。

长城的建筑总体积相当于414个胡夫金字塔。

中国的长城修建持续了2000多年,涉及多个朝代,累计投入的人力难以计数。

胡夫金字塔会选在最适宜建造的坚实地面上,而中国人的长城修建在复杂的地形上,而且特别会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换句话说哪里难走,哪里陡峭就选在哪里!这工程是如此变态,需要克服山地、沙漠、河流各种极其复杂的地形。

这一道万里长城,它看上去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其实它真正修建在中国人的灵魂之上,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骄傲和倔强。

长城,横贯东西,绵延万里,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修筑,再到明朝的加固与完善,长城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

你今日站在长城之上,遥望那古老的烽火台和斑驳的城墙,再向下看看那些陡峭的山体,你应该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那里面有千百万人的号子声,有绵延不绝的预警长号和鼓声。

你闻一闻,大约还能闻到空气里,有烽火台上未燃尽的硝烟。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隋朝的大运河。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五大水系,全长约2700公里。大运河的开凿,耗费了五百万的人力和巨大物力,但它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它如同一条流动的纽带,将南北紧密相连,使物资得以流通,文化得以交融。大运河在今天,依然在航运、灌溉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价值,堪称一项永恒的奇迹。

它到底有多宽,多深,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很多人只是知道隋炀帝挖了一条运河,丢了一个王朝。却完全不知道,这条运河究竟是怎样的规模!

公元605年:开始修建通济渠,连接黄河与淮河。通济渠水面宽约30~70米,平均水深四米。

公元605年: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与长江,水面宽约30到70米,深度四米。

公元608年:修建永济渠,连接黄河与涿郡,水面宽度30到70米,水深四米。

公元610年:疏通江南河,直达余杭(杭州)。宽度十余丈,水深四米。

这条运河,从公元605年开始建造,到610年完工,可以从洛阳直达余杭,只用了六年时间。

两千七百公里啊!

平均宽度是五十米,深度四米!

动用五百万人力,这是有详细历史数据和开支记载的。

人均要负责挖通多长的距离?

答案是0.54米每人,注意这是一个宽度为五十米,深度为四米,长度为0.54米的一小截河道。

这是多少土石方?

108立方米的土石方。

隋朝啊!那时候没有黑火药,全部都要靠人力挖掘,人力挑土,人力刨石头,全部都是人力。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袁华要挖多少土石方,十五公里,十米宽,五米深,总工程量大约是七十五万立方米。

袁华这货有一股子倔强劲,他从新世界城附近雇佣了大约八百人,用六条海船送到两洋城,等到他走下船舶的时候,他吃惊了。

两洋城多出了很多本地人,高进高兴告诉他,附近的居民愿意用劳动换取粮食和工具,现在过来的大约三百人。

现在,整个两洋城一共两千六百人,这货二话不说,开始派出一半的人手慢慢开始挖掘。

另外一半的人手继续建设城镇,他对高进说:“挖三年五年,我们也要挖通!这是连接大汉和美洲的重要通道,牵涉千百年我不奴族的命脉!”

高进点头,说道:“我相信你,我来管理,直到挖通为止。”

这是一种骨子里的东西,这是一种中国人文化里面的倔强,袁华如是,高进亦如是,他们都相信能够挖通,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建造的步伐。

但同时,当地人也比比划划,告诉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在这里的北面有一个巨大的部落,他们经常会沿海过来,抓捕人口,所以最开始的时候这里的部落都躲着不奴族。

袁华知道那个部落,他说道:“玛雅。”

当地人点头,发出了“玛雅”的声音,表情有些恐惧。

袁华让高进组成军事卫队,并留下十条大海船给他们,可以进行海战或者撤离。

袁华自己则带着古塔登上海船,返回新世界城,他们将要从那里启航,绕道南美洲最南面的火地岛,回去大汉!

这一次,船上装满了各种种子,他们要尽快送回大汉和不奴族。

袁华带着古塔,在带上五条战舰和五条大船,三百名老水手和两百名招募的当地人,条件很简单只要返回来,当地人就能加入不奴族,给他们造房子,他们争抢着要加入,最后还是那些一直跟着渔船打渔和有在亚马逊河流里航行过的经验的当地人加入了团队。

一一五年九月一日,新世界城的外海,袁华和青羊拥抱告别,十条海船扬起风帆,开始沿着南美洲的东岸,一路向着南边航行。

这一季收获的棉花,全部都给了他们,现在船员没事的时候就聚集在船舱里面自己用亚麻布和棉花做棉衣棉裤。

因为,袁华告诉他们,接下来的一段旅程,要经过很冷的水域,那里会有大雪纷飞。

原住民都没有见过大雪,他们居然还有些激动,可其他人知道,冷是个啥滋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用棉花和亚麻布武装起来。

在公元115年,一群不奴族的海船从亚马逊河入海口出发,开始了他们漫长而神秘的航行。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险,他们沿着南美洲的东海岸一路向南,目标是遥远的火地岛。这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但他们勇敢地踏上了征程。

当他们从亚马逊河的入海口驶出时,眼前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亚马逊河的淡水与咸水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水域,这里充满了生机。海鸟在天空中翱翔,它们的叫声在海风中回荡。远处,一群海豚在波浪中跳跃,仿佛在欢迎这群勇敢的探险者。

随着船只逐渐远离河口,他们看到了壮观的亚马逊河三角洲。无数的支流像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地汇入大海。这片土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茂密的雨林一直延伸到海岸线,仿佛是大自然的无尽宝藏。

袁华他们沿途都会停靠,现在他们每次停靠都休息一天。

这一天,他们在干什么?

袁华会组织一支武装队伍,登上附近的高地,插下一面不奴族的旗帜。

然后在最高的岩石上刻下,“此为不奴族领地”,七个大字,他在和西方比插旗!

沿着南美洲的东海岸航行,他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景色。在巴西的海岸边,他们看到了高耸的悬崖和金色的沙滩。海浪拍打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他们停靠在一个小海湾,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五彩斑斓的鱼儿在珊瑚礁间穿梭。他们在这里补充了淡水和食物,准备继续前行。

当他们继续向南航行时,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面上,这些冰山如同巨大的白色城堡,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海豹和企鹅在冰山上嬉戏,它们好奇地望着这些陌生的船只。这里的海水变得湛蓝而深邃,仿佛能吞噬一切。

经过三个月的航行,一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他们终于到达了火地岛。这里是南美洲的最南端,一片荒凉而壮丽的土地。他们看到了连绵的山脉,山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山谷中,冰川从山顶延伸到海边,发出低沉的轰鸣声。这里的空气清新而寒冷,让人感到一种原始的宁静。

他们沿着海岸线航行,看到了许多小海湾和岛屿。这里的海岸线曲折而复杂,充满了神秘感。他们停靠在一个小岛上,看到了一群海狮在岩石上晒太阳。这些海狮好奇地望着他们,仿佛在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次航行是一场难忘的探险。他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从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到火地岛的冰雪世界,每一个地方都让他们惊叹不已。他们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足迹,也带回了无数的故事和回忆。

这是一次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旅程,不奴族的海船在古老的海洋上留下了他们的历史。

当绕过火地岛,航向开始变成向北航行时,袁华做了一个决定,先返回两洋城的南城,那边现在应该有一个小型造船厂,这是他和高进约定好的。

船只也需要做一些修复,以及刮掉船底的寄生生物,再次补充好物资再出发。

十条船只在大海上,紧紧依靠,风帆展开,斯特林发动机在咆哮。它们乘风破浪,沿着南美洲的西岸,向着北方不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