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12章 美洲的改变(一)

大汉与罗马 第212章 美洲的改变(一)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公元118年3月10日,注定是被不奴族铭记的日子。在两洋城,也就是如今的巴拿马城,炽热的阳光倾洒而下,照耀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南城之中,不奴族的工匠们满是疲惫却又难掩激动,他们小心翼翼地放下了最后一根铁轨,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紧接着,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这欢呼声,承载着他们无数个日夜的艰辛,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高进站在人群前,胸膛剧烈起伏,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燃起烽火!”声音穿透云霄,带着十足的底气与豪迈。烽火瞬间燃起,滚滚浓烟直冲天际,像是在向世界宣告这一伟大时刻。

北城的古塔早已在高地等候多时,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南城燃起的烽火,当那熟悉的信号映入眼帘,他也扯着嗓子大喊:“燃起烽火,火车头启动!”号令一下,火车头缓缓启动,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声。

这是从大西洋驶向太平洋的第一列火车,它承载着不奴族的梦想,缓缓行驶在这十六公里的铁路线上。火车所到之处,欢呼声此起彼伏。铁路建设工人们从山谷中、平原上、桥梁边纷纷涌来,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山谷回应着欢呼,那声音在峰林间回荡,经久不息;平原上,欢呼声响彻四野,连微风都似乎被这热情点燃;桥梁边,欢呼的人群像是为钢铁桥梁赋予了灵魂。这一列火车,不仅运输着蒸汽起重机等建筑材料,更是连接起了不奴族的过去与未来,让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距离,从此被彻底拉近 。

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老阿拉什一家就坐在这列承载着希望与憧憬的火车上,随着建设队伍一同奔赴南城。

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鹿,在车厢里兴奋地跑来跑去,清脆的笑声在车厢内回荡。阿夏坐在座位上,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

老阿拉什可坐不住,他满怀着激动与好奇,径直来到火车头。火车头里,炉火熊熊燃烧,散发着炽热的温度。老阿拉什拿起铲子,亲自给火车炉铲煤,每一下动作都充满力量。他不时把头伸出车窗,呼啸的风肆意撩动着他灰白的头发,他感受着风的拥抱,心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他用力拉下汽笛,“呜——”汽笛声瞬间冲破山谷的宁静。

山谷里,火车的烟气袅袅升腾,与巨大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响。那烟气仿佛是他们奋斗的印记,而汽笛声则是他们迈向新生活的激昂号角。老阿拉什一家和建设队伍,正向着南城前行,

那里,有浩瀚的太平洋!

傍晚,余晖轻柔地洒在两洋城南城海港,给忙碌的码头镀上一层暖黄。两名工人身手矫健,沿着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高塔攀爬而上,海风猎猎作响,吹鼓他们的衣衫。

抵达塔顶,工人推开琉璃玻璃门,走进灯塔内部。他仔细检查每一个阀门,伸手触碰、转动,确认其已打开,随后转身,用力挥动手中的红旗。

等候在塔下的工人们,一直仰望着塔顶,眼中满是期待。当看到那飘扬的红旗,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有人迅速给发动机点火,有人奋力旋转皮带轮,斯特林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带动齿轮组缓缓转动。工业电梯启动,二十大桶煤油在它的托举下,缓缓上升,向着三十米高的塔顶攀升。

塔顶的工人全神贯注,一桶接一桶地将煤油倒入油料池。天边愈发昏暗,琉璃玻璃反射着最后的光芒,如梦似幻。突然,塔下传来一声响亮的呼喊:“点火!”

两名工人毫不犹豫,将前端燃烧的点火棍伸进燃烧池。刹那间,“呼”的一声,熊熊火焰腾起,照亮了逐渐暗沉的天空。与此同时,远处海面上的船舶发出三声有节奏的长汽笛声,像是在为这新点亮的灯塔欢呼。

就在这一天,两洋城的南北两个海港,两座三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灯塔同时亮起。它们宛如巨人手中的火炬,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引方向,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在茫茫夜色中熠熠生辉 。

在更南面的南美洲海岸。

细雨如丝,仿若大自然编织的一张轻柔的网,笼罩着南美洲大草原的码头。二十六条海船,在这片朦胧的雨幕中缓缓靠岸,它们的船身饱经风浪的洗礼,斑驳的漆面与磨损的甲板,无声诉说着漫长旅程的艰辛。可即便如此,船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头牲畜,都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在这绵延的细雨中,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一千名不奴族人,依次从海船上走下,他们的脚步略显踉跄,长期的海上漂泊让他们的身体还未完全适应坚实的陆地。有的人紧紧握着手中简单的行囊,那里面或许装着他们最珍贵的物品,也许是一件旧衣物,也许是先辈留下的信物,这些物件承载着他们的过去,也将陪伴他们走向未知的未来。孩子们躲在父母身后,用好奇又略带怯意的眼神打量着四周,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既兴奋又有些害怕。老人们则满是皱纹的脸上,流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们历经沧桑,心中对这片新土地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在不奴族人的身后,一千头大大小小的牲畜也被引领着下船。马匹高大健壮,它们喷着响鼻,马蹄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踏出一个个深深的印记;牛群哞哞叫着,体型庞大的它们,步伐稍显迟缓,还带着晕船后的不适;羊群则像一朵朵白色的云朵,在雨中缓缓移动,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这些牲畜是不奴族人重要的财产,也是他们未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依靠。

远处,广袤无垠的草原在风雨中如同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茂盛的野草随着风雨的节奏起伏,仿若潮水一般。草浪一波接着一波,向着远方延伸,与灰暗的天空在天地尽头融为一体。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让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不奴族人看得如痴如醉。他们纷纷跪拜在湿润的草地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感谢神明的指引,让他们找到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草原。在他们心中,神明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神明听到了他们的祈祷,带领他们穿越茫茫大海,来到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马匹、牛群和羊,在晕船的不适渐渐消退后,开始慢慢适应这片新环境。它们缓缓地行走在草地上,低下头,津津有味地啃食着鲜嫩的青色野草。这些牲畜仿佛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美好,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马儿欢快地嘶鸣,牛群满足地哞叫,羊群清脆地咩咩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生命之歌。它们的声音在草原上空回荡,为这片宁静的草原增添了一份热闹与生机。

然而,喜悦的氛围中,却弥漫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悲伤。在漫长的海路航行中,不奴族人遭遇了可怕的风暴。三条船只在地中海的狂风巨浪里沉没,那些冰冷的海水无情地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其中有许多是他们的父母兄弟、亲朋好友。此刻,想起那些在风暴中逝去的亲人,一些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放声痛哭起来。他们的哭声在风雨中显得格外凄凉,泪水与雨水混在一起,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失去亲人的痛苦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狠狠地刺痛着他们的心。他们跪在地上,双手用力地抓着泥土,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

但生活还得继续,悲伤无法阻挡不奴族人前进的脚步。一些年轻人强忍着悲痛,擦干眼泪,他们明白,此刻不是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他们肩负着整个族群未来的希望。其中一个名叫阿力的年轻人,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他深吸一口气,大步朝着高地走去。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他全然不顾,脚下的泥土松软,每走一步都有些费力,但他的步伐却没有丝毫犹豫。

当阿力爬上高地,他从怀中掏出一面不奴族的旗帜。这面旗帜虽然在风雨中有些破旧,但上面斧头和镰刀的图案却依然清晰醒目。斧头代表着力量,象征着不奴族人征服自然的勇气;镰刀则寓意着收获,代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力用力将旗帜插在高地之上,旗帜在风雨中猎猎作响,那舞动的旗帜,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宣告不奴族人的到来,也象征着他们将在这里扎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他们的新生活。

与此同时,海面上所有的海船都拉响了汽笛。尖锐而又响亮的汽笛声,穿透了细密的雨幕,在辽阔的海面上回荡。那声音,如同数十条巨龙在大海的风雨中咆哮,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这汽笛声,是对过去艰难旅程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它宣告着不奴族人在这片新土地上的全新开始,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不奴族人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码头附近搭建起临时的帐篷,作为暂时的栖息之所。男人们负责搬运物资,将船上的生活用品、工具以及种子等物品搬到陆地上;女人们则忙着照顾孩子和牲畜,为大家准备简单的食物。孩子们也不再害怕,他们在雨中嬉笑玩耍,好奇地探索着这片新土地。尽管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将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奴族人开始辛勤地劳作。他们开垦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修建房屋,打造温暖的家园;他们放牧牲畜,看着牛羊在草原上茁壮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出现了一片片整齐的农田,一座座坚固的房屋。潘帕斯草原上,处处都有不奴族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将这片土地变得生机勃勃。

而那座插着不奴族旗帜的高地,成为了整个族群的精神象征。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人们都会来到高地下,望着那在风雨中依然飘扬的旗帜,心中便会涌起无尽的勇气和力量。那面旗帜,见证了不奴族人的痛苦与欢乐,记录了他们的奋斗与成长。它在风雨中舞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希望和坚韧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不奴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白马少年阿力带着战士,骑着战马拜访草原上的印第安人部落,送上陶器,食盐和粮食。

印第安人的酋长指着这片草原说道:“潘帕斯。”

在当地印第安人的语言里,潘帕斯就是没有树木的草原。

阿力则指着海岸,说道:“我们在那边,那里会有一座城市,美洲的草原城”

阿力骑着一匹矫健的马,再次缓缓靠近潘帕斯草原上的印第安人部落,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

还未完全走近,阿力就听到了部落里传来的阵阵声响,那是孩子们嬉笑玩耍的声音,夹杂着牲畜的叫声,一片热闹景象。踏入部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分布的帐篷,这些帐篷由兽皮和木棍搭建而成,虽然简陋,却充满着生活气息。帐篷外,女人们正围坐在一起,手中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工具,她们有的在编织着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绳索,有的则在精心制作着色彩斑斓的陶器,陶器上绘制着各种神秘的符号和动物图案,这些图案似乎在诉说着部落的历史和传说。

不远处,男人们手持长矛和弓箭,刚刚结束狩猎归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身后跟着几头驮着猎物的骆马。猎物有草原上敏捷的野兔,还有肥壮的羚羊。男人们将猎物放置在空旷处,大家围拢过来,对此次的收获进行分配。阿力注意到,他们的武器虽然简单,却制作精良,每一把弓箭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

部落的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响亮,纯真无邪。其中一个孩子手中拿着用兽骨制成的小玩具,奔跑中不小心摔倒,却又立刻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加入游戏。孩子们的身上都穿着简单的兽皮衣物,虽然款式质朴,但上面都绣有独特的花纹,这些花纹是他们身份和家族的象征。

部落的边缘,是一片圈养牲畜的区域。羊驼和骆马悠闲地吃着青草,偶尔发出几声低鸣。羊驼身上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印第安人会定期采集它们的绒毛,用来制作温暖的衣物。而骆马不仅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其肉也是部落食物的重要来源。在一旁的角落里,还养着一些豚鼠,它们在特制的笼子里窜来窜去,这些豚鼠是部落里的美味佳肴,通常会在特殊的节日或庆典上被端上餐桌。

阿力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被眼前这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印第安人部落深深吸引,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简单,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秩序和快乐,与这片广袤的潘帕斯草原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画面 。

酋长已经看到他,对他笑着喊道:“欢迎你们,伟大的不奴族勇士。”

阿力笑着下马,快步走上去拥抱了酋长和他身边的印第安人战士,他说道:“愿这片草原只有幸福和和平,上次您提到要饲养我们的动物,我给你们带来马匹和牛羊。”

酋长非常高兴,他再次紧紧的拥抱了阿力,他知道这些牲口能够给他们的部落带来更好的生活。

孩子们围绕着马匹和牛羊在欢呼跳跃,他们终于能有像不奴族那样的大牲口。

女人们在准备晚饭,她们在永远是如此勤劳。

而阿力则在教印第安战士如何骑马,年轻人们在草原之上大呼小叫,纵马驰骋。

酋长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切,默默的说道:“他们很强大,但他们也很善良,这是神送给部族的友谊,愿草原永世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