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18章 鲜卑,阿兰和不奴的命运

大汉与罗马 第218章 鲜卑,阿兰和不奴的命运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7:29:47 来源:小说旗

鲜卑活跃于中国北方。其族源说法不一,有认为是东胡后裔,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后,鲜卑退居鲜卑山而得名。

鲜卑文化独具特色,以兽皮为衣,居住穹庐毡帐。他们崇拜自然,祭天、祭山林是重要仪式,“鲜卑郭洛带”饰牌具独特艺术风格,反映对动物的崇拜与精湛工艺。

习俗上,以游牧为基,逐水草而居,马是重要财产与交通工具。鲜卑人尚武,男女自幼习骑射,战斗勇敢。其婚姻保留抢婚遗风,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女性在部落事务有一定话语权。

经济以游牧为主,畜养马、牛、羊等,畜产品丰富。同时,与中原贸易频繁,用畜产品换丝绸、铁器等。狩猎、采集为辅,补充生活物资。

军事上,鲜卑骑兵机动性强,骑射精湛。现在,匈奴已没,鲜卑全面填补其势力真空,军事力量飞速强大。

鲜卑能在北地崛起,得益于匈奴衰落,占据其故地获广阔空间与资源。内部凝聚力强,部落联盟组织高效,军事制度使兵力充足、战斗力强。此外,与中原交流,吸收先进技术文化,如学习冶铁提高武器质量,增强整体实力,成为亚洲大陆北方不可忽视的力量。

匈奴的灭亡,是三个势力合作的结果。乞力统兵,不奴族出四河草原,向东攻伐;大汉兵出五原城,向北征讨;而鲜卑诸部落联军,向西征战,三股力量的合力,才让匈奴最后灭亡。

可历史在这一刻,出现了偏差,原本应该慢慢衰落的匈奴势力,在一瞬间突然崩塌,让鲜卑获得了大量的东部匈奴遗族。

现在的鲜卑诸部,拥有西起日落城,东到太平洋的广阔土地。诸部在匈奴覆灭后,齐聚鲜卑山(大兴安岭北段山脉),感谢的神灵护佑。

鲜卑本来并没有特别突出且统一整个鲜卑部落的首领,但有一些在局部地区或特定时期有一定影响力的首领。比如东部鲜卑的大人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中部鲜卑的大人柯最、阙居、慕容等,西部鲜卑的大人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

西部的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三位大人(鲜卑族的尊号,等同大部落首领),膨胀的速度极其快。

尤其是日律推演部,人口几乎扩张了三倍不止。

同时,通过和不奴族落日城的交易,西部鲜卑人获得了作为第一级代理商的机会,他们用从中部和东部获得的物资,换取了不奴族大量的精铁料,不断的武装自己。

公元一一八年春,日律推演部,伙同宴荔游部,联手攻灭了置鞬落罗部。并于这一年夏天,两族会盟,合为一部,称为日律宴荔部。

并于同年五月,开始向东征伐,开启了一统鲜卑草原的战争。一时间草原上烽火连天,血流成河,英雄辈出。

而在不奴族的北方,那片广阔的阿兰草原,也发生了一件同样值得历史铭记的事情。

公元118年4月,春风本该轻柔地拂过阿兰族广袤的草原,带来新生与希望。然而,今年的草原却被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往昔热闹非凡的会盟之地,如今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曾几何时,这里是阿兰族各部落齐聚的中心。每到会盟之时,草原上骏马嘶鸣,一顶顶毡帐如繁星般点缀在绿毯之上。各部族带着自家的特产,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欢声笑语、交易声、歌舞声交织在一起,那是阿兰族团结与繁荣的象征。但此刻,偌大的草场上,只有五个大部落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摇曳。

中型部落和小部落,大多已融入了南面的不奴族。不奴族正沉浸在建国的狂热筹备中,无暇顾及阿兰族延续多年的会盟传统。五个大部落的首领们,站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草场上,望着曾经充满生机如今却略显荒芜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年长的哈克图首领,望着远处那片曾经举行过盛大篝火晚会的空地,眼神中满是落寞。他缓缓开口道:“想当年,我们阿兰族的勇士们,骑着骏马驰骋在这片草原,何等威风!各部落亲如一家,共同抵御外敌,共享丰收的喜悦。可如今,竟落得这般田地。”

年轻气盛的巴图鲁首领握紧了拳头,不甘地说道:“难道我们阿兰族就这样没落了吗?那些离去的部落,难道忘记了我们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荣耀吗?”

沉稳的图木尔首领长叹一声:“时代变了,不奴族日益强大,给予了一些小部落更好的生存机会。我们不能强求,只是心中实在难过。”

另外两位首领,阿古达和苏赫巴鲁,默默不语,只是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无奈,有悲伤,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哈克图首领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草场中央。他环顾四周,仿佛看到了过去那些热闹的场景。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说道:“阿兰人,终于走到了这一天,终于到了别离的时刻!”这句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在每个首领的心上。

曾经,会盟是为了商讨部落间的大事,是为了凝聚力量,共同应对草原上的各种挑战。而如今,却成了一场无奈的告别。

巴图鲁首领忍不住落下泪来,他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参加会盟时的欢乐场景。那时,他看着长辈们庄重地商讨事务,心中充满了对阿兰族未来的憧憬。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图木尔首领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巴图鲁的肩膀,说道:“孩子,别难过。虽然我们的部落不再像从前那样齐聚,但阿兰族的血脉还在,我们的精神还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阿兰人。”

阿古达首领也开口道:“是啊,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带着阿兰族的荣耀,继续前行。”

苏赫巴鲁首领点了点头,说道:“各位,让我们最后一次以阿兰族大部落首领的身份,拥抱彼此吧。从此,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部族,踏上新的征程。”

五位首领缓缓靠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一抱,饱含着他们对阿兰族往昔的眷恋,对彼此的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勇气。

随后,他们各自转身,走向自己的部族战士。哈克图首领看着自己部落的战士们,大声说道:“兄弟们,虽然我们的会盟不在,但我们的骄傲不能丢。我们要像祖先一样,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战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草原。

巴图鲁首领翻身上马,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喊道:“出发!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阿兰族的勇士都不会退缩。”

图木尔首领、阿古达首领和苏赫巴鲁首领也各自带领着自己的部族,跟在后面。他们的身影,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将草原染成了一片金黄。曾经的会盟之地,渐渐恢复了平静。阿兰族的会盟,在这一年,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但阿兰族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新的方向。

民族从未灭亡,只是融入了苍海。

这一年,是阿兰族历史的终结。

这一年,是不奴族历史新的篇章。

在山海城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热烈而忙碌的气息。刘玉、古尔丽、崔力、刘行、乞力,以及所有山海城的不奴族官员们,皆如不知疲倦的陀螺,为建立“华夏国”忙得脚不沾地。

每一座城市都仿佛被注入了无限活力,成为了庆典筹备的火热现场。街道上,工匠们精心雕琢着带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装饰,鲜艳的绸缎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不奴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孩子们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彩色的小旗,为这即将到来的伟大时刻增添了一抹纯真的喜悦。大人们则带着自豪的笑容,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庆典所需的各种物品,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切的忙碌与喜悦,皆因不奴族即将迎来建国的伟大时刻。庆典被定在八月,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最开始的创始人袁华、老阿拉什、古塔的回归。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是不奴族永远铭记的历史根源。

故事起始于三个奴隶和两个失去家园的姐弟,在命运的捉弄下,他们无奈地聚在一起寻求活路。在逃亡与流浪的漫长旅程中,刘玉、刘行和乞力的加入,为这个小小的群体注入了新的力量,让他们愈发强大。他们一路颠沛流离,躲避着未知的危险,直到寻得了山海之间这片安宁之地,才终于安定下来。

岁月流转,曾经的艰难困苦已化作如今的繁荣昌盛。如今的不奴族,势力横跨五个大州,拥有超过一百二十万的人口。工业蓬勃发展,烟囱林立,机器的轰鸣声奏响着进步的乐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推动着不奴族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此刻,他们即将开启自己的国号——华夏。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国号,更是不奴族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在这个伟大时刻即将来临之际,整个不奴族都沉浸在喜悦与期待之中,共同迎接属于他们的崭新时代。

八月,山海同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