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238章 坚守南海城

大汉与罗马 第238章 坚守南海城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5 05:12:26 来源:小说旗

这个时代的通讯是极其艰难的,大汉发生的任何事情,要到四十天以后山海城才能知道。

尔青在四月初和洛阳派驻南海城的官员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到五月中旬袁华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甚至为保卫南海城的大规模战役都已经爆发了。

于此同时,大汉和华夏的贸易线路也受到了牵连。因为牵涉到很多世家的收入,贸易还在继续,但现在华夏的人已经不能进入大汉,所有物资必须要在边境交割。

张衡和三位道长,因为理学园被关闭,他们只能带着八百多学生,转到长江口的工业小镇,坐上秘密准备的船只前去北铁城,躲避大汉可能的政治迫害。

北铁城的位置比较独特,它处于大汉说的势力范围之内,但却完全没有汉军驻守,这里其实是高句丽的势力范围。

而高句丽现在西面面临大汉的军力压迫,南面又碰到北铁城这样一个武力强大的势力,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相对平静的军事对峙形式。

尔青把理学园的老师和学生安排去北铁城有两个原因,其一那里目前不在战区,高句丽打不赢华夏的铁骑。

而且,一旦北铁城真的有事,那么他们还能快速转移到北银城,甚至直接去美洲。

没有新的指令,大汉突然的政治迫害,逼得尔青唯有动手,才能维持南海城不会落于大汉政权之手。

尔青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守南海城,并始终保持和北铁城,北银城,以及美洲的联络。

现在,信使不能从陆地进入大汉境内,陆路信息通道已经断绝。

南海城的情报只能依托海路来和山海城通信,尔青第一次向西面派出了十条战舰组成的舰队,他们将横渡南海和印度洋,以大汉商队的名义在帕提亚沿海登陆,联系帕提亚境内的华夏国商队,来建立一条快速通信线路。

当然,他再次组织了新的船队,前去美洲,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两洋城,希望获得美洲的军事支持。

而古塔此时已经回到两洋城,他这一次带着二十条海船的移民和一大批造枪的工匠。现在,每一日,古塔都和这些工匠一起研究武器的改进,他们现在拥有三种火器,分别是高进他们研发的大口径火神枪,古塔线膛后装炮和古塔后装线膛枪。工匠们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在一点点改进工艺,完善标准件和组装流水线。

古塔炮已经实验完毕,整门古塔炮,分为三地进行生产。其中,非洲的前进城在生产内层铜炮管身,新世界城生产外层钢铁水冷大炮壳体,两洋城负责制造弹药和炮栓,三个城市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每个月大约能够制造三十门,两洋城在两边风船厂,为每一次抵达的移民海船进行安装。

每个月他们能替换八条海船的火吻炮,将射击距离延伸到一千二百米。经过测试,这种炮配备三种弹药,最多的是爆破开花弹药(远距离弹药,可以在一千二百米外炮轰船体),然后是散弹(二十枚小拇指粗细的钢铁圆形散弹,在六百米左右杀伤甲板人员),最少的是钢铁独头弹(重型钢铁弹头,四百米左右,近距离打击水线以下的部位)。

每条船还是被保存一门火吻炮,用来发射铁锚,可以将敌人船只拉近,进行夺船作战。

四月五日,朱崖郡官员在知道尔青刀斩洛阳官员后,紧急从交州刺史部调兵。四月二十日,五千汉军步兵乘坐船只抵达朱崖郡,朱崖郡立刻发兵攻打南海城,进行平叛剿匪。

由于开拓北铁城和北银城,分散了兵力。尔青只能带领南海城两千重甲兵,五百辆大车车阵和一千轻骑兵迎击,双方在南海城北部的沿海开阔地带相遇。

细雨蒙蒙中,尔青带着十名亲兵,骑马登上丘陵,远处是大汉行军的队列,正在朝着南海城而来。

尔青展开地图向亲兵下达命令,“第一,通知步兵,寻水源地高处,建立车阵,堵死汉军南下之路;第二,命令轻骑兵部队,绕道东北山区,斜切汉军后路,切断朱崖郡到此处的一切陆上补给;第三,命令海船封锁朱崖郡到此处的海路,禁止一切船只靠岸。”

华夏国把南海城交给尔青,尔青就绝不能扔,他现在思考的就是如何保住南海城,不惜一切代价。

大汉对于南海城的防务有所了解,南海城全城现在一共只有三千守军。所以大汉前期派遣五千步兵进行围城,然后再源源不断的从大陆派出士兵,来彻底剿灭这群造反者。

到现在为止,大汉对于南海城在海外的势力还不太了解,只知道他们向海外在移民,每个月都有船只离港,但具体数目却不甚清楚。

大汉和南海城的第一次冲突,并不是发生在大海之上,就在尔青带着两千骑步兵车阵和五千大汉步兵在南海城以北,列营对峙的时候。

朱崖郡的二十五条海船袭击了南海城运送煤炭的货船。汉军将领,在南海城外海将二十五条大大小小的海船一字排开,这批海船之中,有五条三层大型楼船,十条蒙冲之舰,十条赤马快船,五条重型槛船,五条斗舰。

楼船,是汉军的主力战船,特点是高大巍峨,船上有多层建筑,空间大,甲板上可行车走马,能搭载众多士兵和投石机等武器装备,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和作战能力。

蒙冲,体型相对楼船较小,船身狭长,机动性强,常用于突击作战。船头带有撞角,船体外通常用生牛皮等物包裹,以增强防护能力,可有效抵御敌方的箭矢和攻击。

赤马,是一种快船,速度快如奔马,主要用于侦察、通信、追击或突破敌方防线等任务,能够快速在海上行驶,获取情报或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槛船,上下都用双层板,带有投石机,属于重武装船,防护性能较好,可在战斗中发挥攻坚和防御的作用,适合在激烈的海战中与敌方战船正面交锋。

斗舰,甲板上设有战棚,约占船身总长的3\/4,女墙设有垛口,战棚四周有弩窗和四通大开门,便于弓弩手作战,利用帆、桨推进,无风时靠划桨。

天空下着雨,南海城的这一批运煤船队一共有十条海船,这些大多都是购买大汉船厂的货船,有大约三百吨载重量,采用标准硬帆,并不追求远洋航行的速度。

这些船只满载三千吨燃煤,正在细雨中向着南海城的海港航行,这些运煤船上的水手和士兵,还并不知道南海城已经反了。

此时运煤船队从汉军水师旁边的海域经过,有船员还隔着百米向大汉水军问好。

此时,雨过天晴,赤红的晚霞浸透了南海的海面,浪涛裹挟着红色的海浪扑向岸边的礁石。

大汉水军将领站在楼船的顶层了望台,钢护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二十五条战船在眼前排成蜿蜒的长龙,五艘三层楼船如同巍峨的山峰耸立其间,蒙冲舰的狭长船身在浪花中穿梭自如,赤马船的飞檐翘角刺破暮色。

\"射弩投石!\"随着他低沉的命令,重弩机齐鸣的声响惊起一群海鸥。数十支鸣镝箭掠过海面,精准命中三百吨运煤船的吃水线。这些装载着从交趾运来的乌木煤炭的巨舰,在汉军精锐水师的夹击下显得笨拙不堪。

第一波攻击来自赤马船的水兵。这些轻装快速的战船如离弦之箭,当先接近敌船。铁索抛爪在空中划出银弧,\"咔嚓\"一声咬住船舷的瞬间,三十名精锐士卒便攀上甲板。南海城船民的反抗出乎意料地激烈,他们手中的斧头划出一道道血线,但终究挡不住汉军的弩兵阵列。

楼船上的投石机开始咆哮。百斤重的石弹带着浑厚的气势砸向敌船,桅杆在巨响中应声而断。大汉武将看着下方混乱的景象,嘴角微微扬起。这是他精心设计的战术:先用赤马船夺取敌船,再以蒙冲舰实施撞击,最后让楼船的投石机彻底摧毁目标。

然而意外来得比预想更快。

尾部的两条南海船突然调转船头,开始敲响巨大的战鼓和长号,沉闷的鼓声和长号声低沉悠扬,传向远方。

更糟糕的是,南海船开始加速撤离。大汉武将刚要下令追击,海平线上,突然传来密集的鼓声。那是南海城守军的支援信号!

三十条战舰组成的黑色洪流正破浪而来,船头闪耀的钢铁撞角在夕阳下寒光凛冽。

汉军舰队顿时陷入混乱。赤马船试图再次突击,却被对方高速航行的战舰避开。楼船庞大的身躯难以灵活转向,投石机的准头也随着船体摇晃大打折扣。最令大汉将领心惊的是南海船特有的作战方式——他们根本不靠近汉军战船,只是在五百步之外不断发射燃烧弹。

\"撤退!\"大汉将领终于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战争法则已然改变。他嘶吼着下达命令,但为时已晚。两条斗舰被铁锚牢牢钉在原地,水兵们穿着浸油软甲冲向敌阵,却在漫天铁雨中化作跳动的血人。蒙冲舰群试图用撞击战术突围,却被南海船灵活的机动性戏耍得团团转。

当夜幕降临,残存的汉军战船接着夜色逃离,远处是黑夜中不断燃烧的大汉军舰。

大汉将领站在还在燃烧的蒙冲之上,身边都是呐喊着救火的水兵,望着远方隐约可见的南海城灯火,他面若寒霜。

二十五条战船,到现在只剩下了五艘,大船一条都没能逃离。更让他彻骨寒心的是,那些被焚毁的战船里,竟有十七艘是大汉新建的精锐战舰。

\"下次,我将集结三百艘战舰...\"他攥紧了腰间佩剑,咸涩的海风灌进喉咙。这次惨败暴露了汉军对南海城海洋战力的不了解,此时更大的风暴正在海平线后酝酿。

尔青在接到情报的一刻,只说道:“从现在起,留下十条海船护航运煤船队,剩余的二十条海船组成两个战队,彻底封死大陆到大岛的海路,凡有船只靠近大岛,立刻击沉。”

华夏国海军不是用来防守的,华夏国海军是用来进攻的。

因为袁华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描写海军和陆军的不同。

袁华在研究过希腊和罗马海战史以后,曾经这样对白马少年们描述海战:

“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湾,波斯王薛西斯将三百艘战舰排成绵延十里的铜墙铁壁。然而当雅典海军的轻装三列桨战舰突然撕开敌阵缺口,这场被誉为\"西方文明保卫战\"的海战,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在平坦无垠的大海上,防御永远都无法获得胜利。

地中海像一面巨大的青铜镜,映照着古代世界最残酷的生存法则。城邦林立的希腊半岛深陷陆地包围,唯有通过制海权争夺突围。雅典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深谙此道,他将战船全部撤出雅典港,主动引诱波斯舰队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当波斯的巨型战舰在湍急水流中笨重转向时,雅典人的轻舟如毒蜂般穿插分割,用青铜撞角击碎了所谓\"无敌舰队\"的傲慢。这场战役证明:在无遮蔽的海洋上,退守只会成为被围歼的活靶子。

迦太基人将战船涂成深紫色,却始终无法摆脱罗马军团的追杀。这个北非海洋霸主深谙商路即生命线的真理,他们建造了人类最早的装甲战舰\"雷盖姆\",却在公元前260年的米赛诺海战中,被罗马改进的\"乌鸦\"战舰用钩索攀登战术彻底颠覆。罗马执政官昆图斯·卡西乌斯·费边在战后冷笑道:\"迦太基人用商船丈量世界,我们却用战船书写历史。\"当海上贸易网成为帝国血管,守护航线的唯一方式就是让敌船永远沉没,进攻,进攻,不停的进攻,才是海军之道。”

袁华最后这样教导所有的白马少年,“若你是海军,那就要杀出去,绝不可在港口里防御,一个没有勇气决战海洋的海军,其实灵魂里就已经死了,没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华夏国的海军没有防御的概念,他们百分之七十的兵力都要进攻,要主动打击敌人,而不是在海港里等死。

南海城,将向大汉展现华夏海军的战斗力,他们永远都在进攻,日日夜夜,永无止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