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60章 给我打把刀

大汉与罗马 第60章 给我打把刀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袁华和崔力去了一趟水力铁匠工坊,里面巨大的铁锤,不断起落,“铛铛铛”的声音震耳欲聋。

袁华对其中一位铁匠师喊道:“给,我,打,把,刀!”

那师傅充耳不闻,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情,这让袁华感觉很没面子啊。

崔力看到哈哈大笑,他直接上前,拍了拍匠师的肩膀,那匠师转过头,看到是崔力也笑容满面,伸手从耳朵里掏出一块小羊皮,他乐着说:“崔头,你怎么来了?”

袁华这才明白,原来这师傅堵着耳朵,难怪听不见他的狮子吼。

崔力带着二人离开工坊,找了一个工人平时休息的地方,坐下说话。那工匠还洗干净木杯,装了三杯凉白开。

袁华很高兴,至少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喝生水,水要煮开了,放凉,再喝。

工匠很高兴,他是跟着崔力出师的,崔力当年带着他们十几个人,在流浪的棚车里一起做弓,一起修车轮,也一起抡着锤子锤匈奴人。这群人,感情好的不行,碰到难题就一起讨论解决,就像是十几个亲兄弟。只是。。。这些亲兄弟长的都不一样。。。

那工匠乐着问崔力:“是不是想老哥们了?”

崔力挠头,指着袁华说道:“他要做两把刀!”,这叔,从来不知道捣浆糊。。。

工匠正色道:“袁头,要做两把刀?”

袁华点点头,然后倒了一点水在手指上,在青石桌面上画了起来。

崔力和工匠看他画完,全都面面相觑,这是什么刀?这样式,好生奇怪?

你猜袁华画的是啥?

工匠兄走到袁华坐的位置旁边,再次仔细端详,说道:“莫非这是个船桨?”

崔力也点头道:“这确实是个船桨,袁华你画的真像!”

袁华无语,泪先流。。。

“听我解释,听我解释”,袁华向二人解释,“它像船桨,但它不是船桨!它是一把刀!”

工匠和崔力同时问道:“这是一把刀?”

袁华点头:“嗯。。。棹刀!”

袁华重新画,并开始讲解:“我用我的度量衡讲,你记下来就好。这刀总长两米,下面是长木杆,用有韧性的木头,带尾刺,刀头长六十厘米,两面开刃,顶部尖锐,中间有刀脊,用来加强重量和强度。刀脊要足够厚,建议一厘米,刀刃下窄,而上宽,力大势沉,一刀可断战马!”

崔力和工匠听完,同时说道:“两边开刃,这是剑啊!“

袁华懒得啰嗦开始耍无赖,说道:“我发明的,我说是刀,有啥问题吗?”

两人摇头,说道:“没啥问题!”

袁华问:“能做否?”

工匠想了想,说道:“能,就是刀脊一厘米,有必要吗?那是斧头!”

袁华说:“我发明的,有问题吗?”

工匠又想了想,摇头:“没问题!”

袁华接着画第二把刀,这下两个工匠都看明白了,同时说道:“这才是刀!”

袁华白眼,有完没完?

袁华说:“这是苗刀!”

崔力和工匠,异口同声的说,“这是斩马刀啊”

袁华皱眉,他反问:“大汉有这玩意!”

崔力反问:“你这刀是不是有点点弧度?看着有点弧度”

袁华点头,确实是有!

然后,崔力摇头:“我们大汉有这种长刀,但是,是直的!我们戏称拍屁股刀,这刀不是斜挎,是横跨在屁股后面,走起路来,不停的拍屁股,很有趣。”

工匠问:“你这刀为啥刀柄无环?”

崔力也觉得奇怪,说道:“怎么可以无环?”

袁华反问:“为啥要有环?”

工匠说:“调节配重用的,你不知道吗?”

袁华摇头,他苦笑:“我以为是扎红布条的!”

崔力和工匠懵逼,“为啥扎布条?”

袁华不准备和他们屁话了,他说道:“这刀1.45米,刃长95,刀脊底部厚度一厘米,然后逐步收窄,到锋锐。重量控制在三公斤以内”

工匠重复道,“须做环首!”,他看上去非常固执。

袁华无奈,“好吧!环首,环首,必须环首,这个听你的!”

工匠眉开眼笑,大汉工匠以环首刀为荣。

袁华想起一事,提醒道:“这把刀,刀刃的后面三分之一不开刃”

工匠又懵逼了,他反问:“那。。。不是钢条吗?”

袁华白眼,“我发明的。。。”,话还没说完。

工匠立马补充道:“没问题!”

崔叔问了一个好问题:“这两把刀给谁用?”

袁华说道,“前一把给重弩手,他们上马冲阵,或者步战冲阵时使用;后一把。。。我自己耍,一直想要一把。。。”

工匠说,“那棹刀也是极重,估计可比重斧,乃是极霸道的武器,这份量舞起来可吃劲啊!”

袁华觉得,战争就是搏命,战斗动作最简单越好,越单纯的武器杀伤力越大,这他娘不是表演套路!你武艺再高,能扛着三把长刀不?砍不死你!

崔叔也已经对袁华的度量衡认知非常深刻了,他继续问,“苗刀,你耍的动吗?三公斤可不轻啊!”

袁华想了想,说道:“开个血槽,应该可以减一点重量”,于是他画了一道血槽。

工匠看了,还挺欢喜,连连说:“这样好,这样好!”

崔叔也说,“这刀看着美,可为啥要弧度呢?”。

袁华画了一道曲线,又紧贴着画了一条直线,说道:“微微的幅度,划过铠甲时,可以将全部的力量集中在一点上,造成的破口可以加深,然后随着划拉不断加大”

工匠明白了,“明白咯,像偃月大刀”。

握草,孺子可教也!

可那工匠接下来说的话,挺让袁华伤心,他说道:“工时加铁料,木料,需要三金,或三百铁钱”

袁华无语,他摸了摸自己的小皮口袋,里面就只有三金。

于是这一天,袁华就成了赤贫大佬。。。

路上,崔叔笑着说:“没事,我还有钱!”

袁华浑不在意的说道:“我就是这么想滴!”

可转头他才想到,“握草,那棹刀又不是我用的,我出什么钱啊!回头要找刘玉报销。”

崔叔笑了,他提醒道:“若是士兵喜欢,部队真的采用了,你还能申请发明,还能多些俸禄。”

袁华哈哈大笑,确实是这么个道理,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有价格滴。

韧性木材和刀材,不奴族有常备库存。加上大型水力锻造,力大无穷,速度也远非常人可比,效率极高。

四天后,袁华先拿到了苗刀。

一群武将杀才,看见袁华手里的长刀,那是一个个激动非常,搞的像是他们的刀一样。

刘行直接就说:“走,咱试试看,这刀是兔子,还是狼?”,这是草原谚语,意思是到底厉不厉害?

先是一件皮甲,加一个羊腿,袁华一刀,直接两断,众人大声叫好。

厨师立马把羊腿拿跑了,边走边说:“掉在地上,我还要洗,真的麻烦”。

然后是铁甲,挥砍,没有砍透。

穿刺,倒是刺了进去。

刘行瘪瘪嘴,说道:“就是一只狐狸!”

乞力却骑上战马,大声喊道:“借我来试一试!”

袁华将刀抛给他,他临空接住,拍马奔驰,单手挥长刀,刀光闪烁,一刀砍在包裹着铁甲的木桩上,马速带着刀划过,带起丝丝刺耳之声,随后掠过。

众人跑上前去,定睛一看,好家伙,加上三十公里左右的马速和手速,这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乞力也回转马匹,骑在战马上伸头来看,乐道:“居然破甲了,还入木三分”

好家伙,这比汉语还学的挺好!

乞力再抬起刀,仔细观察刀口,他点了点头说道:“钢不错,只需稍微磨一下。”

又单手,双手都舞动了一下,乞力的眉毛挑了挑,问袁华:“为何后面不开刃?”

袁华伸手拿过来,左手握柄,右手握着未开刃的刀身,说道:“这样可以格挡,也可以穿刺,反正随便玩”

老阿拉什拿过刀,认真看了看,抬头问乞力,“你觉得怎么样?”

乞力想了想,说道:“就威力而言赶不上斧头,但它更长,攻击的范围要超过斧头很多,具体好坏,要多使用一段时间才知道。”

老阿拉什严肃的问袁华:“这刀几钱?”

袁华想了想,他觉得三个金币里面,应该有一半算它的,说道:“一点五个金币左右”

阿拉什想了想,说道:“借我使用两日,两日后如果好,我也定一把。”

刘行和乞力也叫道:“也借我两日”。

袁华看着这群老兄弟,能说什么,叹息道:“拿去吧!唉。。。”

正在此时,步兵训练营区的门外,冲进来一个士兵,喊道;“乌孙部请求支援”

袁华一个健步走上前去,扶住那个士兵问道:“可有信使?”

士兵说:“有,可彦的一封信”

袁华打开:“乌孙在阿姆河上游被击败,只能返回后方休整。”

袁华合上羊皮信,站起来对众人说道:“出发,去可彦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